做好文献阅读和读书报告,以及文献综述的撰写Point1:选择和阅读文献Point2:做文献阅读笔记Point3:读书报告和专业文献阅读报告Point4:文献综述的撰写选择和阅读文献一、阅读文献力求对一个方面或一个主题,或者一个概念的历史发展都要搞清楚,清楚来龙去脉。
文献有新有旧,有些学科或专题文献的半衰期很长,经典文献的阅读是很重要的,只下载几篇新文献是很难理解全貌的。
有意识阅读”大家”的文献,阅读某个领域或专题里程碑式的文献或文献综述。
这些文献对于初学者了解一个学科或领域的发展很有帮助,对于某个阶段的重要文献提供了一个查找的捷径。
从这些文献可以很快了解一些相关理论和学说、重要结果的进展。
要善于分析本领域一些代表性学者的论文。
通过分析这些引领学科或领域发展的科学家的论文目录,同样可以看到他(她)个人研究兴趣和研究生涯的发展,以及他(她)所领导的研究团队的发展过程。
文献阅读笔记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要善于总结和整合,类似Minireview的方式。
可以将类似相近的一些重要文献(如10-20篇)进行整合和归纳,理出最新的几个专题的进展,无疑会加深对所阅读的文献的理解。
文献阅读笔记应该记:记录新进展,哪些是新进展?需要广泛阅读才能知晓。
阅读任何文献或专著,一定要记录清楚文献题目、出处、作者、发表年代、期卷、页码等等信息。
这些信息是以后引文时必须的,不要嫌麻烦,如作者栏目是需要将所有作者都要记录全的。
有些重要文献需要精读,读几遍是不行的,要很熟悉。
这类文献在不同时期读有不同时期的理解,如开题阶段,可能比较注重某个方向或领域的理论和观点、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在实验阶段,可能比较注意进行结果之间的比较,根据文献结果和变化规律,对自己的结果进行一些趋势预测;在论文写作阶段,可能会比较关注结果分析、理论学说的验证等等。
与之相应,多数文献是需要泛读的,可能只需要读读题目,可能只看看摘要,也可能只浏览一下图表等等。
要重视论文的题目和摘要,这是很重要和简洁、精炼的信息。
一篇论文的精华部分都在这里了。
同样文章中的一些重要信息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阅读文献和专著是需要积累的,要坚持不懈。
阅读文献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阅读量大了,积累多了,需要总结的方面就多了。
日久天长,通过知识的整合,知识框架会逐渐完善,自己肚子里的“货”就会感觉逐渐充实起来了,用和取的时候就会很自如。
信息就是资源,知识就是信息的积累、过滤和整合。
无论参加学术会议,还是讨论会,有些人说了很多,占用很多时间,但你会感觉没有多少新的信息或知识,但有些人一开口,话不多,你马上就会感觉到人家肚子里知识的储存量,激烈争论的氛围,会立即安静下来,听众会被吸引,这就是所谓的专家了。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该记的就要记,做学问,捷径不多。
记住“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道理。
如果兴趣太广,面面俱到,在信息时代,成为万金油是可能的,但要成为专家可就难了,要学会“舍”和“得”。
读书报告读书报告的三种类型:一、摘要式读书报告(summary-tape book report):把原作的故事情节或论述要点简要复述一遍,不掺杂自己的看法,不能随心所欲的发挥。
但是必须自己审题、构思、布局,按原文顺序,运用自己的话语将原著简述出来。
二、简评式读书报告(brief-comment book report):要求不仅把一书的情节、要点复述一遍,而且要在简述原作的主要内容之外还必须表达自己对该书和作者的看法,也就是说,从自己的观点来写,必须包括虚实两个方面。
实的方面是记录原作的内容,虚的方面是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书评式读书报告(book review):一种专门体裁,常见于各类期刊、杂志。
它篇幅较长,是针对最近出版的文艺作品、学术专著、科学著作、词典、全书等而写的。
为什么要写读书报告?1、传承知识2、训练理解、概括与语言表达能力3、体会治学奥秘4、为创新而积累5、学术论文及学位论文的必要训练读书报告的书面基本格式引言一、内容概述二、理论与方法三、扩展讨论或个案分析四、评价结语注释参考文献写读书报告要领学术文章或书籍都应带有一个中心论点。
阅读过程中:(1)掌握其中心论点,用自己的话(一段,甚或是一句话)表达出来。
(2)用三、四段总结其主要的次级论点,同时总结其经验证据。
(3)总结的时候,关键在于不要摘抄,要用自己的话,因为那样才会消化,使它变成自己的东西。
一个可行的阅读次序是先看首尾,掌握其中心论点之后才逐章阅读,看完之后用自己的话总结。
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把你说服了没有,为什么?(甚或更进一步:如果由你来写,你会做怎样的修改?)。
对于比较纯理论性的文章,要问:它对你自己的研究课题有什么用?这样的看书写笔记方法乃是一种思维上的锻炼,也是养成自己的思考、写作习惯的办法。
报告最好既不要太简短也不要太详细,应在一、两千字的范围之内。
这样长年积累,随时可供将来的研究之用。
专业文献阅读报告专业文献阅读报告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文献阅读报告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读书报告的讲述基本格式引言一、内容概述二、理论(方法)三、扩展讨论或个案分析四、评价结语文献综述的撰写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
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
文献综述:英文名为review。
它是利用已发表的文献资料为原始素材撰写的论文。
综述包括“综”与“述”两个方面。
(1)所谓综就是指作者必须对占有的大量素材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而使材料更加精炼、更加明确、更加层次分明、更有逻辑性。
(2)所谓述就是评述,是对所写专题的比较全面、深人、系统的论述。
综述是对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等方面,以作者自己的观点写成的严谨而系统的评论性、资料性科技论文。
综述反映出某一专题、某一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工作进展情况。
可以把该专题、该领域及其分支学科的最新进展、新发现、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比较全面地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尤其从事该专题、该领域研究工作的读者获益匪浅。
综述是教学、科研以及生产的重要参考资料。
※文献综述的类型综述可分为归纳性、普通性和评论性三类。
(1)归纳性综述: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按一定顺序进行分类排列,使它们互相关联,前后连贯,而撰写的具有条理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学术论文。
这类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当前研究进展,但很少有作者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2)普通性综述:普通性综述系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作者,在搜集较多资料的基础上撰写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都较强的学术论文,文中能表达出作者的观点或倾向性。
这类论文对从事该专题、该领域工作的读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3)评论性综述:评述性综述系有较高学术水平、在该领域有较高造诣的作者。
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原始素材归纳整理、综合分析、撰写的反映当前该领域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的评论性学术论文。
这类论文的逻辑性强,有较多作者的见解和评论。
故对读者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并对读者的研究工作具有导向意义。
※文献综述的书写格式综述与一般科技论文不同:科技论文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结果的可信性,特别强调阳性结果。
综述要写出主题(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详细情报资料:(1)指出发展背景和工作意义,还应有作者的评论性意见,指出研究成败的原因;(2)指出目前研究的热点和争论焦点,还应指出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处女领域;(3)要介绍主题的研究动态与最新进展,还应在评述的基础上,预测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综述的书写格式比较多样化,除了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这四部分与一般科技论文相同)以外,一般还包括前言、主体、总结和参考文献四部分,其中前三部分系综述的正文,后一部分是撰写综述的基础。
※专业文献综述格式题目署名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中英文)前言(引言)主体结束语参考文献1、前言:与一般科技论文一样,前言又称引言,是将读者导入论文主题的部分,主要叙述综述的目的和作用,概述主题的有关概念和定义,简述所选择主题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现状、争论焦点、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同时还可限定综述的范围.使读者对综述的主题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这部分约200~300字。
2.主体部分:综述主体部分的篇幅范围特别大,短者5000字左右,长者可达几万字,其叙述方式灵活多样,没有必须遵循的同定模式,常由作者根据综述的内容,自行设计创造。
一般可根据主体部分的内容多少分成几个大部分,每部分标上简短而醒目的小标题。
区分标准也多种多样,有的按年代,有的按问题,有的按不同论点,有的按发展阶段。
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应该包括历史发展、现状评述和发展前景预测三方面的内容。
(1)历史发展:按时间顺序,简述该主题的来龙去脉,发展概况及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2)现状评述:重点是论述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提出可能的解决途径;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并作出理论解释,亮明作者的观点;详细介绍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和假说,并引出论据,指出可能的发展趋势。
(3)发展前景预测:通过纵横对比,肯定该主题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示研究的捷径。
3.总结部分:总结部分又称为结论、小结或结语。
书写总结时,可以根据主体部分的论述,提出几条语言简明、含义确切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对主体部分的主要内容作出扼要的概括,并提出作者自己的见解,表明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对于篇幅较小的综述,可以不单独列出总结,仅在主体各部分内容论述完后,用几句话对全文进行高度概括。
4.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综述的原始素材,也是综述的基础,因此,拥有并列出足够的参考文献显得格外重要。
除了表示尊重被引证作者的劳动及表明引用的资料有其科学依据以外,更重要的是为读者深入探讨该主题提供查找有关文献的线索。
※综述的写作步骤(1)选题:综述的选题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选择的专题或领域。
②选题与作者的关系。
③题目要具体、明确,范围不宜过大.切忌无的放矢,泛泛而谈。
④选题必须有所创新,具有实用价值。
(2)搜集文献:题目确定后.需要查阅和积累有关文献资料.这是写好综述的基础。
搜集的文献越多、越全越好。
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文摘、索引期刊等检索工具书查阅文献。
也可以采用微机联网检索等先进的查阅文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