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营养状况的现状及发展
摘要:本文从中国传统膳食营养结构及特点的角度,分析了现阶段中国居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以及传统中国膳食营养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
题并提出合理膳食的建议,同时说明了合理膳食结构对人体
健康的重要性。
关键词:膳食结构形成过程合理膳食健康饮食建议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膳食结构一方面受长期的、传统的风俗习惯的影响,另一方面又随生产水平、文化教养、宗教信仰,社会
习尚和国际交往影响而不断改变。
我国是文明大国,民族
众多,地域广阔,食物品种和资源丰盛,形成了东方膳食结
构的特色。
本文研究中国的膳食结构与营养状况及其发展
趋向,本文分析营养与健康状况以及传统中国膳食营养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合理膳食的建议, 说明了合理膳食结构对人体健康的重
要性。
(一)关于膳食结构
膳食结构是指膳食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适当的干预可以促使其向更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
当今世界大致有四种膳食结构模式:
一是发达国家模式。
二发展中国家模式。
三是日本模式。
也称营养模式
四是地中海模式。
(二)我国膳食结构的现状及分析
中国居民传统的膳食结构特点高碳水化合物我国南方居民多以大米为主食,北方以小麦粉为主,谷类食物的供能比例占70 %以上。
高膳食纤维谷类食物和蔬菜中所含的膳食纤维丰富,,低动物脂肪我国居民传统的膳食中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量很少,动物脂肪的供能比例一般在10 %以下。
当前中国城乡居民的膳食仍然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品为辅。
但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各民族以及城乡之间的膳食构成存在很大差别,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差别较大。
而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向“富裕型”膳食结构的方向转变。
1959 年、1982 年、1992 年、2002 年分别进行过四次全国营养调查,调查发现以高谷物膳食类型为主的居民主要反映在住校的学生群体、大部分农村地区等。
同时据调查,有一部分居民特别是上班族和学生不吃早餐,有一部分是早、中、晚餐分配不合理。
我国长期来形成的膳食分配方式可以用民间俗语“早饭早、中饭饱、夜饭少”来表达,这是根据我国的工作及生活习惯来决定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膳食方式在一些地区正在慢慢地改变,一些家庭已将晚餐作为一天的正餐。
我国现行的膳食分配中早餐的食物品种较少,以碳水化合物食物为主,其他的营养素供给不足。
一些人群的中餐食物较为单调,不能与人体
一天活动的能量及营养素需要相适应。
我国膳食习惯是合食制,具体地分析一下,发现在食物分配上都存在着老、小和中青年成员间的差异。
(三)合理膳食的建议
十年来,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而膳食营养在这些慢性病的发病及进展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如何通过调整膳食结构来预防这些慢性疾病呢?
1.食物的多样性
应注意协调食品结构:第 1类为谷物、薯类、杂豆类,为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是热能的主要来源;第2类为动物性食品,包括肉、禽、蛋、鱼、奶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 A、B族;第3类为大豆及其制品 ,这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 B族维生素;第4 类为蔬菜水果 ,这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C和胡萝卜素;第5类为纯热能食物,主要包括∃植物油脂、各种用糖和酒类,这直接提供热能。
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热能来源以粮食为主 ,避免西方发达国家膳食模式所带来的脂肪过多、热能太高的弊端。
在食物的选择中,应尽量选择不同的食物,尤其应更多的选择深绿色的或其它色的蔬菜,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胡萝卜素和矿物质。
2.饮食适度
保持和维护人体的正常体重是健康重要指标。
俗言道:“食不过饱” ,既是饮食适度的主张。
适度饮食、饥饱适当,使热能和蛋白质的摄人与消费相适应,避免体重超重和消瘦。
进食时应细嚼慢咽,使肌体能从容准确的反映出食欲状况,从而避免暴食引发的热能过量。
要判断体重状况,可用正常男女体重标准来衡量。
3.油脂摄入要适量
应避免过多的摄入脂肪,尤以少食饱和脂肪酸为主。
过多的食人饱和脂肪酸,会明显的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而胆固醇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但又不可断然不食用,因为脂肪类食物一般能提供高质量的蛋白质和矿物质。
这类食物的摄人应以不超过总热量需求的30%为宜。
4.适度增加引用膳食纤维较高的食物
膳食纤维主要是指随食物摄人体内的不被分解的纤维。
这类纤维能刺激肠道蠕动,减少慢性便泌,而且对心血管类疾病、糖尿病、结肠癌等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在每天的饮食中,应适度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粮食、杂粮、豆类、蔬菜、水果等食品。
因为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壁。
经过细加工的食品 ,这类成为物质绝大多数已流失。
5.少用甜食
少吃甜食,尤以少吃糖为主。
食糖仅是提供热能,而其它营养物质极少。
过多的吃人食糖 ,必然要影响其它营养物质的摄人,
同时,还可能诱发多种疾病。
因此,一定要避免大量食用含过多糖的甜食。
6.合理搭配三餐
合理搭配三餐,既有食物的选择搭配,又有热能的合理分配。
仅就热能的合理分配来说,应以早餐占全日总热能的30 %,午餐占总热能40%,晚餐占总热能的30%为宜。
其中早餐的质量应更好一些。
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早餐饮用150ml奶是较好的,但奶量以每日不超过 250ml为宜。
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但是膳食结构演变造成的营养不足与营养过剩的问题日渐突出。
只有合理的膳食才能满足人体内各种营养素的需要,促进机体的抗病能力,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因此,调整好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不仅是对于每个家庭更是对于社会都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2]刘志皋《食品营养学》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
[3]陈炳卿《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4]黄伟坤等编《食品检验与分析》轻工业出版社
1 马冠生,郝利楠,李艳平等。
中国成年居民食用油消费现状[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8,9:29-32.
6崔朝辉,周琴,胡小琪等。
中国居民谷类及薯类消费现状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3: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