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动车的气压制动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电动车的气压制动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电动汽车气压制动系统设计学院: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专业:交运1202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6 年 6月中文摘要摘要制动系统是电动汽车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它的工作性能会影响电动汽车的安全性。

电动汽车制动系统是用以强制行驶中的电动汽车减速或泊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的车速保持稳定以及使已停驶的遇上电动汽车在原地保持不动的机构。

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和车速的提高以及车流密度提高的日趋增大,为了确保行车安全,汽车制动系统的工作可靠性显得非常重要。

也只有制动效能良好、制动系统运行可靠的电动汽车,才能充分发挥其动力性能。

气压制动是最常见的制动系统,多用于中重型汽车。

气压制动系统是发展最早的一种动力制动系统。

其供能装置和传动装置全都是气压式的。

其控制装置大多数是由制动踏板机构和制动阀等气压控制元件组成。

本文以荣威E50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对其气压制动系统结构进行设计,讨论气压制动系统在纯电动汽车上的应用。

关键词:气压制动;制动性;电动汽车;制动装置;AbstractElectric vehicle braking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it directly affects the safety of electric vehicles electric vehicle braking system is used to force the running of the electric vehicle to slow or stop, the downhill driving car speed remained stable and was not in electric vehicles in situ resides not actuating mechanism.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xpressway and increase the speed and traffic density increasing day by day,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traffic safety, vehicle braking system working reliability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nt. Only the braking efficiency, good brake system work reliable electric vehicle,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its dynamic performance.The barometric brake system is the most familiar power servo brake system.The barometric brake system is the first development of a dynamic braking system. Its energy supply all equipment and gear-type pressure Most of the control device is a brake pedal and the brake and other institutions formed the original. In this paper, the application of Roewe E50 electric car,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its air brake system design, discussion of air brake system on pure electric vehicles.Key words: barometric brake syste;rake performance; Electric vehicle; Brake rigging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 II 第一章绪论 (1)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1.1.1 电动汽车历史 (1)1.1.2 我国电动车行业现状 (2)1.1.3 电动汽车发展前景 (3)1.2制动系统的作用 (4)1.3气压制动系统研究现状 (5)1.4本文研究内容 (5)第二章制动系的总体设计 (6)2.1制动系统的设计要求 (6)2.2制动系的参数选择 (6)2.3前后轴制动力分配系数与同步附着系数的确定 (7)ϕ (7)2.3.1确定同步附着系数2.3.2确定前后轴制动力矩分配系数β (9)2.4 本章小结 (9)第三章制动器的设计与计算 (10)3.1制动器制动力矩的确定 (10)3.2鼓式制动器的主要参数 (11)3.2.1确定制动鼓直径D (11)3.2.2摩擦衬片宽度b及包角β (13)3.2.3摩擦衬片初始角的选取 (14)3.2.4确定摩擦衬片的型号及摩擦系数 (14)3.2.5摩擦衬块内径R1与外径R2 (15)3.2.6摩擦衬块工作面积A (15)3.3制动器制动因数的计算 (15)3.4制动鼓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16)3.4.1摩擦材料 (17)3.4.2制动鼓 (17)3.4.3制动蹄 (18)3.4.4制动底板 (19)3.4.5制动蹄的支承 (19)3.4.6凸轮式张开机构 (19)3.5 本章小结 (19)第四章气压制动驱动机构的设计计算 (20)4.1 气压制动系统工作原理 (20)4.2制动气室 (21)4.3储气罐 (23)4.4空气压缩机 (26)4.5制动管路的选择 (28)4.6本章小结 (28)第五章制动性分析 (29)5.1制动性的评价指标 (29)5.2制动距离s (29)5.3摩擦衬片(衬块)的磨损特性计算 (31)5.4本章小结 (33)第六章总结 (34)参考文献 (36)致谢 (37)第一章绪论1.1 课题背景与意义当今社会的重要交通工具是汽车,为人们提供了便捷、舒适的出行方式。

但是传统燃油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有害废气,并加剧了对不可再生资源资源的依赖。

在能源方面,目前全球汽车大约9.2亿辆,并以每年3000万辆的速率增长,估计到2020年全球汽车将增加到112亿辆,主要增幅来自发展中国家。

就整体而言,我国传统能源汽车的研发水平、自主创新能力,与世界水平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但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我国并不落后。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汽车动力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的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飞速发展。

油电混合技术进入产业化,锂电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燃料电池技术不断进步。

我国目前每天有超过9亿度低谷电,可供大约5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

我国锂资源、稀土资源和镁资源丰富,可为电动汽车关键部件提供原材料资源保障。

我国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等轻型电动车已超过5000万辆,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这为电动汽车产业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人们对电动汽车的兴趣不断上升,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电动汽车产生的污染比汽油动力车要少,因此从环保方面考虑,电动汽车是汽油动力车的一种合适的替代方案。

2、任何有关混合动力车的新闻报道也会谈论到电动汽车。

3、由燃料电池提供动力的车是电动汽车,而燃料电池现已在新闻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4、汽油发动机正在逐步被电动马达替换。

5、电动马达从燃料电池获取动力。

1.1.1 电动汽车历史电动汽车的历史并不比内燃机汽车短,它也是最古老的一种汽车,在一定程度上要比Otto cycle engine还要早。

Robert - Anderson从1832年开始,通过7年时间研发出电动车。

1835年,荷兰教授 Si brandus Stratingh设计了一款小型电动车,他的助手克里斯托弗-贝克负责制造。

然而更有使用价值,更成功的电动车,Thomas - Davenport和Robert – Davidson于1842年开发,他们第一次使用了不可充电电池。

加斯东普兰特在1865研发电池,Camille - Frey在1881对电池的改进,增加电池容量,为电动汽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弗朗茨Kravogl于1867年的巴黎世博会推出的一二轮驱动电动汽车是重大突破。

法国和英国成为第一批支持发展电动汽车的国家。

1881年十一月, 不古斯塔夫在巴黎举办的国际电力博览会上,通过三轮电动汽车的示范效应成功的引起了世人的注意。

1885年起,直到1915年,电动汽车迎来了第一次黄金时期。

这一期间,因为车用内燃机技术相对于电动汽车还是比较落后,行驶距离短,工作不稳定,维修技术跟不上等许多方面不及电动车,所以电动车在这一时期被广泛认同。

1967年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与Ford Motor Company分别开发了新式电动汽车。

此后,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迅速建成了全球第一家电动汽车总装厂,正式将电动汽车的量产化推向了世人的眼中。

Citroen、Peugeot也不甘落后,通过对电动汽车的自我理解与技术消化,利用现有车辆经过改造也拥有了一批自主产权的电动汽车。

以此为契机,全球掀起了电动车热潮。

自1800年以来,电动车方面的技术稳步发展,国内外电动车的研发有了质的飞跃,其中最为关键的突破就在蓄电池上。

氢镍电池、铁电池、锂离子和锂聚合物电池在电动车上应用彻底改变了人们对铅酸蓄电池的依赖,这些新型电池有效地改善了蓄电池的容量,使得汽车拥有足够的动力和续航能力,而成本的下降也让现代电动车逐渐成型并量产。

1.1.2 我国电动车行业现状汽车如今己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无论是工作上班,还是外出游玩,都需要一辆汽车来给我们带来舒适与便捷。

在我国,这种情况更加显著,经过了5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汽车产业已经比较成熟,然而在某些方面,对比国外的发展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

在加入WTO之后,我们曾经一度认为国内的汽车行业会被国外冲击,但是事实上,在加入WTO的第一年,进口汽车所占据的市场不到4%,这无疑是个巨大的喜讯。

在这个前提下,国内的各个汽车厂商大力加快生产,我国如今已经是继美国,日本之后的全球第三大汽车大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