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教学方法探讨张明玉(甘肃省通渭县马营初级中学甘肃定西 743316)[摘要]: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下计算机网络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计算机网络教法改革的新思路,并对适合计算机网络课程特点的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字]:传统教学模式;计算机网络;教学方法计算机网络课程包含的知识点多、抽象、零乱,而且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在教学过程中同时兼顾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前瞻性和实用性难度很大,学生普遍认为计算机网络知识抽象、枯燥,所以学习兴趣不浓。
因此文章旨在探索适合计算机网络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1.传统教学模式现状分析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计算机网络教学呈现出教师“一块黑板、一支笔,一本教材、一张嘴”,以教师为中心被动、死板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存在很多弊端:1.1教学内容不健全。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导致计算机网络教材在内容上始终具有滞后性与局限性,照本宣科无法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先进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不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难以保证实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1.2“填鸭式”教学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方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受灌输的被动地位,容易养成学生“学而不思”、“述而不作”的习惯,难以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发现问题的意识与应用知识的能力。
1.3实验条件受限,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
由于网络设备更新快,成本高,一般高校无法建立功能完善的网络实验室,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甚至纸上谈兵的现象,使学生觉得课程内容抽象空洞、难以理解与掌握,学而无用。
导致很多计算机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不具备社会需求的网络实践操作能力。
1.4考核方式单一,不能全面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传统教学模式下计算机网络主要采用以期末笔试为主要依据的单一考核方式,导致学生普遍出现平常学习不努力,考前临时抱佛脚的现象。
综上所述,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对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计算机网络理论教学方法探索2.1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同时具备基础性、前瞻性和实用性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决定了计算机网络教学仅靠一本教材远远不够,教师要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改编、拓展和开发,将教材内容、学科发展及实际需要联系起来组织教学内容。
第一,认真梳理教材内容精选出教材中有关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术等相关内容,满足课程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第二,紧扣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前沿,引入新技术、新知识,进一步充实教学内容,弥补教材不足,使教学内容实现基础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第三,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结合专业特色适当增加实用性内容。
2.2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学取得成功、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现状的关键[1]。
首先,教师只有尊重、关爱和赏识学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则信其道”。
其次,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把学生感兴趣的网络活动引申至一些简单的网络应用或基础知识中,使学生轻松、主动地学习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保持饱满的热情,才能带动学生由被动变主动,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果。
2.3针对知识结构与特点选择恰当的教法与教学技巧2.3.1以“任务驱动”变被动灌输为主动学习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任务或问题,以任务为主线、以解决任务中的问题为目标,讲授知识点,变教学过程为“问题驱动,以学为本”的主动学习过程。
例如:可将组建校园网作为一个案例,从项目的规划入手,组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提高了动手能力。
2.3.2以“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采用启发诱导的办法传授知识,不仅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同时也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2.3.3巧用图解法、比喻法提升教学效果计算机网络中的许多概念、协议和技术,用学术语言讲解,费时费力,又达不到预期效果。
而巧用比喻不仅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而且学生容易理解[2]。
如:将单工、半双工、全双工通信与收音机、对讲机、电话联系,域名解析原理与“文件审批”过程联系等。
图解法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4充分利用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解决基本概念、原理抽象的难题。
例如,将TCP 的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滑动窗口协议和OSI 模型的通信过程等诸多知识点制作成Flash 动画,使抽象的概念、原理“看得到做得到”,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师把课程资料上传到网站以方便学生课外学习,学生还可以在留言板中提问,同学之间进行讨论最终理解、掌握知识。
利用网络数据包捕获软件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复杂原理与协议[3]。
例如,在讲述HTTP 协议时,利用Wireshark,学生可以直接看到自己的浏览器发送出去的HTTP请求报文,并且直观地看到TCP 连接时“三次握手”建立的过程。
提高了学习效率。
2.5教学内容与考证结合随着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资格证书已成为毕业生从业能力的有力证明,我们在备课时参考了全国计算机水平考试的网络管理员和网络工程师的考试大纲以及思科等行业认证的相关内容,并且鼓励学生考证,这样不仅能促使学生学到更多实用的知识,而且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条件。
实践证明,这种与认证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很受学生欢迎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实验教学方法探讨3.1实验内容设置适当,重点突出实验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的验证上,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对网络的分析、设计、管理与应用的技能,加深对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同时实验的设置要有侧重点,例如:网络原理、网络编程,组网技术等任选其一作为实验的重点方向,过分求全反而会造成每个实验都蜻蜓点水,最终都难以深入。
3.2以“阶梯型”实验目标,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对每个实验都设置多层目标。
后一层次的工作建立在前一层次完成与思考的基础之上,使每个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困难、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当然成绩的评定也呈现阶梯型,而且鼓励学生通过课外继续实验修改自己的实验成绩。
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既便于教师引导,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避免因难度不当造成学生的心理落差。
3.3采用“角色体验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实验的兴趣由于设备数量限制,网络实验通常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导致的结果组内个别学生滥竽充数达不到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充分使用角色体验式教学方法有助于调动学生实验的兴趣。
例如,在配置DNS 服务器的实验中,可以每三人一组,三名学生分别充当客户端、Web 服务、DNS 服务器,第一名同学配置Web 服务器,并发布相应的网站信息; 第二名同学配置DNS 服务器,并把第一名同学网站的域名告诉第三名同学。
如果配置成功,第三名同学就可以通过域名来访问第一台Web 服务器上的网站,从角色体验中学习技能。
然后角色轮换,使每个学生更快的理解和掌握整个实验的内容,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协调能力。
3.4充分利用网络模拟软件,突破实验设备缺乏问题受实验设备、空间及操作复杂程度等条件约束,加之有些设备,如交换机,是被设计使用在相对稳定的网络环境中,反复进行配置和接口的插拔等操作对设备损害很大,因此网络模拟软件的优势显而易见。
随着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许多模拟软件,如Packet Tracer,NS2 等已经具备相当完善的功能,可以胜任复杂的实验环境。
我们采用的模式是:对于基础的验证性实验,采用真实的设备进行操作;对于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用到的仪器设备较多、配置较复杂,采用虚拟实验或两者整合的方式完成,以达到最佳的实验效果。
结语: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跟上网络发展的步伐、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率,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1] 刘湖平李娟.“激情”式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年第十卷第五期:216-217.[2]张会雄,白乾.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体验. 计算机教育.第23 期:123[3]余伟.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思考与实验改革.电脑知识与技术第7卷第29期:7213作者简介:姜惠娟(1979--),女,汉族,甘肃泾川人。
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方向教学与研究。
Discussion on the teaching method of " computer network " JiangHuijuan Computer Department of Dingxi Teachers College DingXi 743000 [Abstract:]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of computer network course the existence problem analysis, put forward new thoughts on the reform of computer network teaching, and suitable for computer network curriculum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arious teaching methods were discussed.[Keywords:]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Computer network, Teaching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