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干化学分析 PPT课件
尿十项干化学检测参数临床应用 ※ 简述尿液检验基础知识 ※ 参数名称/检测原理与临床应用
※ 简述尿液检验基础知识
尿液生成
尿是在肾脏内形成的。当体内血液经肾小球 毛细血管时,其中的细胞、大分子蛋白质和 脂类等胶体被截留,其余成分则经半透膜滤 过,经过肾小球囊,此称为原尿。
原尿通过肾小管时,绝大部分水分、电解 质和葡萄糖等物质又重新被吸收回血。同时, 肾小管也分泌一些物质加入尿中;最后生成 终尿,经由输尿管 、膀胱和尿道排出体外。
尿液PH检测的临床意义
观察尿酸碱度的变化,可指导临床用药,预防肾结 石形成和复发及减轻泌尿系微生物感染;
酸性尿易形成尿酸和胱氨酸结石。解决办法:给药 使尿液PH值保持碱性或至少在PH6.5以上,就不 会形成酸性结石;
碱性尿易形成碱性结石。解决办法:给药使尿液 PH值保持酸性,就不会形成碱性结石。
留置过久又未加防腐剂的尿,因细菌繁殖, 分解尿素产生氨,因而呈碱性;
服用酸性或碱性药物,亦可影响尿的酸碱 度。
尿量与比重
正常成人每昼夜尿量在1000~1500毫升之间。
尿比重:是指在4℃条件下尿液与同体积纯水的重 量之比,取决于尿中溶解物质的浓度,与固体总 量成正比,常用来衡量肾脏浓缩稀释功能。
增高:表示尿液浓缩,见于急性肾炎、蛋白尿、 糖尿病、高热、大量出汗、脱水、出血热少尿期 等;
尿比重(SG)测定的临床意义
减低:表示肾脏浓缩机能减退,见于尿崩症、慢 性肾炎、精神性多饮多尿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 症、出血热多尿期及恢复期;
尿比重比较固定:一般固定在1.010左右,呈等 张性,表示肾实质有严重损害;
尿十项干化学检测原理及影响因素
对白蛋白敏感
12
尿液PH检测的临床意义
参考值范围:4.6-8.6 测试原理:PH试纸含有指示剂甲基红和臭麝香草
酚。两种酸碱指示剂适量配合可反映尿PH4.5-9.0 糖尿 病、IV型肾小管酸中毒、白血病等; 碱性尿: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泌尿系变形杆菌 感染时等;
用尿比重与尿量的动态变化来监测肾结石病人的 尿物理变化,可用于指导病人饮食习惯,预防病 人结石的再次形成。
比重可作为鉴别糖尿病与尿崩症的参考,前者尿 量多,比重高,后者尿量多,比重低。
注意事项:高尿钙、酮酸中毒和尿蛋白在100500mg/dl之 间,使比重偏高;PH偏碱时,结果 偏低。
尿蛋白(PRO)测定的临床意义
饮水量、运动、出汗和气候等对尿量有相当大的 影响。尿量的多寡直接影响尿的比重。
正常参考值:1.003—1.030,晨尿常1.020左 右。 健康人24小时尿比重在1.015~1.025之间,比 重高低与进水量有关,进水多则尿比重低。健康 人禁水一夜后第一次晨尿比重应大于或等于 1.020。少尿时尿比重低于1.014说明肾浓缩功能 丧失可能是肾功能衰竭。
深黄色:振摇后有不易消失的泡沫,多见于 胆红素尿;
红色而又浑浊:常见于血尿; 酱油色:多见于血红蛋白尿。
尿的酸碱性
正常尿多呈弱酸性,PH在6.0左右,但PH 在4.6-8.6亦属正常。
饮食对尿的酸碱度有一定的影响,如多食 蛋白质,可使尿酸度增加;
多食蔬菜、水果以及饭后不久排出 尿可呈 碱性;
尿标本的采集与保存
嘱患者留取清晨第一或第二次清洁中段尿;
一般定性试验可采集清晨尿,清晨尿较浓缩, 细胞和管型等病理物的检验出现机会较多,但 对其它代谢物的检查,以采取 饭后3小时左右 的尿液较好。
如作定量检查,则应收集24小时(或12小时, 均需加防腐剂)尿,标本采集后均应立即送检。
标本如不能及时检验,应将样品放2-8度冰箱保 存,但时间不能超过2 小时。
尿的透明度
正常新鲜尿通常是透明的,但久置后会因盐 类析出或生长细菌而显浑浊。
尿中含有大量的细胞、管型或乳糜,亦可出 现浑浊。
新鲜的碱性尿也因有非晶型磷酸盐析出而呈 现浑浊。
尿的颜色
正常尿为淡黄色。色泽的深浅常随饮水量、 运动、出汗等不同情况而变化。
乳白色:见于乳糜尿但亦见于含大量脓细胞、 非晶形磷酸盐或非晶形尿酸盐的尿;
注意事项: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容易被菌污染而使 PH偏高;试剂带浸尿时间过长PH偏低;试条浸尿 样过量也会影响结果检测。
尿比重(SG)测定的临床意义
正常参考值范围: 成人:1.015~1.025 晨尿大于1.020, 新生儿:1.002~1.004。
测试原理:试纸测试区域含有一种离子交换剂和 指示剂。在尿液阳离子存在时,能释放出H+(质 子)指示剂溴麝香草酚蓝产生从蓝色经蓝绿到黄 色的变化。
尿的主要成分
尿液含水分约96-98%,固体物3-4%; 正常人每天由尿中排出总固体物约60g,其中无
机盐约25g,有机物约35g;
无机盐中约一半是钠和氯离子; 有机物中主要是尿素(每天可排出约30g); 其次是少量糖类、蛋白质(包括酶、蛋白质性激
素和抗体)以及种类繁多的代谢物。
※参数名称/ 检测原理与临床应用
参数名称
白细胞 LEU 红细胞 ERY 比 重 SG 酸碱度 pH 蛋 白 PRO
酮 体 KET 亚硝酸盐 NIT 尿胆原 UBG 胆红素 BIL 尿 糖 GLU
既要发展现代技术,也要继承经典方法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丛玉隆 秦小玲
中华检验分会提出的标准化建议指出:尿液干化学(简称尿10项检查)中红 细胞、白细胞结果不能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只能作为“镜检”筛选标准。
参考值范围:阴性 测试原理:试纸测试区含有缓冲液和指示剂四溴溴
酚磺酞,当PH恒定,有蛋白质存在时,指示剂黄浅绿-再到绿色。 生理性或无症状蛋白尿:指泌尿系统并无器质性病 变,而是由体内诸多因素所致尿蛋白含量增多,可 分功能性和体位性(直立性)蛋白尿: 1、功能性:由诸多因素使肾血管痉挛或充血,导致肾 小球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如运动、发热、低 温刺激等),一旦诱发因素消失尿蛋白也迅速消失 (一般蛋白不超过 +); 2、体位性:其机理可能是与直立时前突的脊柱压迫肾 静脉或直立时由于肾向下移,肾静脉被扭曲,而使 肾脏处于暂时淤血状态,与淋巴血流受阻有关(蛋 白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