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糖尿病中医养生保健方案

糖尿病中医养生保健方案

糖尿病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一、糖尿病的定义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而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

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葡萄糖利用及存储受阻,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血糖浓度)就会升高。

血糖浓度超过一定水平,部分葡萄糖便通过肾脏排出体外,这时化验小便会发现尿糖阳性,故称糖尿病。

基本特征是长期高血糖伴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综合征。

其发病与遗传因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饮食因素、不良情绪等多种因素相关。

调治失宜,可发生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代谢紊乱;病程迁延日久,易发生心、脑、肾、眼底、足等多种慢性血管神经并发症。

二、糖尿病的中医分型
中医对此病早已有精辟论述,根据其临床证候表现为口渴、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无力、消瘦等,相当于“消渴病” 。

类似《内经》有关“脾瘅” 、“消渴”“消瘅”的论述。

结合众多专家对
本病的认识,本病可分为气阴两虚型、阴虚火旺型、气虚血瘀型、燥热入血型、阴阳两虚型。

三、糖尿病现在医学分型
1、1型糖尿病:胰岛素绝对缺乏,包括自身免疫性(急性型、迟发型)糖尿病、特发型糖尿病。

2、n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相对缺乏;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有胰岛素抵抗。

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继发于胰岛外分泌疾病,内分泌疾病,药物或化学制剂损伤、感染,非常见型免疫介导性糖尿病,其他伴有糖尿病的遗产综合征等。

4、妊娠糖尿病:多次妊娠流产者。

四、发病原因
1、i型糖尿病的诱发因素
I型糖尿病的诱发因素主要是感染,此外与牛乳喂养亦有一定的关系。

2、n型糖尿病的诱发因素
(1)肥胖:肥胖是诱发n型糖尿病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 2)饮食: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进食过多,高糖高脂肪饮食,可诱发糖尿病。

( 3)年龄:糖尿病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 4)体力活动:体力活动的减少亦是目前糖尿病患病率增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 5)应激因素:应激是当人体受到外界致病因素时机体的保护性生理反应。

( 6)妊娠:有人认为多次妊娠可能是糖尿病的诱发因素之一。

(7)药物:某些药物可诱发或加重糖尿病,如氢氯噻嗪、糖皮质激素 (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口服避孕药及普萘洛尔等。

五、证候表现
口渴、多饮、多尿和多食,身体消瘦、乏力;皮肤易长疖或痈,特别在天冷时也长;妇
女在怀孕过程中出现糖尿,易发生流产、早产、死胎或胎儿出现时特别大;中老年在餐后3小时出现心慌、出汗和饥饿感;手术或创伤后曾出现过糖尿。

六、施养要点
1、精神调理
糖尿病患者中痰湿体质、阴虚体质与湿热体质者较多,兼有淤血体质。

痰湿体质者多性格偏温和,稳重恭谦,和达,多善于忍耐。

适当增加社会交往活动,多参加集体公益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增加知识,开阔眼界。

合理安排休闲。

度假、休假活动,以舒畅情志、通畅气机,改善体质增进健康。

阴虚体质与湿热体质者均性情较急躁,外向好动,活泼,常常心烦易怒。

五志过级,易于化火,情志过极,或应学会善于调节自己的情志,释放不良情绪,安神定志,以舒缓情志。

学会正确对待喜与忧、苦与乐、顺与逆,保持稳定的心态。

2、饮食调养
饮食调养总原则:通过控制摄入的总热量,使体重努力接近和达到理想重量,并长期维持之;适当限制碳水化合物、脂肪(动物性),保证必要的蛋白质(优质)摄入量;适当限盐;保证其他营养成分(微量元素、维生素、纤维素、水分);戒酒;进食定时定量。

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既要科学合理摄取饮食,又要充分注意饮食禁忌。

一般而言,饮食宜清淡,应适当多摄取够宣肺、健脾、益肾、化湿、通利三焦的食物。

常用的食物可以选用薏仁、赤小豆、扁豆、蚕豆、花生、海蜇、胖头鱼、鲫鱼、鲤鱼、鲈鱼、羊肉、橄榄、萝卜、山药、洋葱、豆角、冬瓜、紫菜等。

还可以配合药膳调养体质。

糖尿病患者中体形肥胖的痰湿质人,应少吃肥甘、油腻、滋补、酸涩及苦寒之品。

如油炸食品、肥猪肉、龟、鳖、燕窝、银耳、芝麻、核桃、板栗、西瓜、桃子、梨、香蕉、枇杷、甘蔗、醋等都应少吃。

偏于阴虚者,由于阴虚质者应该多食一些滋补肾阴的食物,以滋阴潜阳为法。

常选择的食物如芝麻、糯米、绿豆、乌贼、龟、鳖、海参、鲍鱼、螃蟹、牛奶、水果等。

这些食品性味多甘寒性凉,皆有滋补机体阴气的功效。

适当配合食用一些血肉有情之品,滋补阴血的功效更好。

也可适当配合补阴药膳,有针对性地调养。

阴虚火旺之人,忌吃辛辣刺激性食品、温热香辣食品、煎炸爆炒之品、
性热上火食物、脂肪含量过高的食物。

可服用一些药膳和中成药调养,如长生保命丹,把枸杞子、地骨皮、甘菊、牛膝、石菖蒲、远志,生地各等分,炼蜜为丸,如梧桐大小,每服60 丸,温酒送下,日服两次。

其功效是养阴安神,延年益寿,用于肝肾阴虚,未老先衰,心虚健忘,肝血不足,头昏耳鸣,须发早白等。

阴虚质者应戒烟限酒,长期吸食易致燥热内生,而见口干咽燥,或咯血咯痰等。

3、起居调护
糖尿病患者中痰湿体质之人以湿浊偏胜为特征,湿性重浊,易阻滞气机,遏伤阳气。

所居居室应该朝阳,保持居室干燥。

平时应多进行户外活动,以舒展阳气,通达气机。

衣着应透湿散气,经常嗮太阳或进行日光浴,借助自然界之力宣通人体之阳气。

在湿冷的气候条件下,要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受寒淋雨。

属于阴虚者,畏热喜凉,适应秋冬,夏热难受。

尤其要注意“秋冬养阴”的调养原则,居住环境宜安静,选择坐南朝北的房子。

阴虚质者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藏养阴气。

工作紧张、剧烈运动、熬夜、高温酷暑的工作等则能加重阴虚倾向,故应尽量避免。

特别是冬季,更要注意保护阴精。

肾阴是一身之本,要节制房事,惜阴保精。

4、运动锻炼糖尿病患者中痰湿体质者,形体多肥胖,身重易倦,故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循
序渐进,长期坚持运动锻炼,如散步、慢跑、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武术,以及适合自己的各种舞蹈。

患糖尿病的人多体形肥胖,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因此,要加强机体物质代谢过程,应当做较长时间的有氧运动。

运动时间应当在下午2:00~4:00 阳气极盛之时,运动环境温暖宜人。

体重超重,运动能力极差的人,应当进行游泳锻
炼。

一般体重较大,运动负荷强度较高时,要注意运动的节奏,循序渐进地进行锻炼,保障人身安全。

糖尿病患者中阴虚体质是由于体内津液精血等亏少,运动时易出现口渴干燥、面色潮红、小便少等,因此只适合做中小强度的锻炼,其运动锻炼应重点调养肝肾之功,如可坚持打太极拳、八段锦、固精功、保健功等比较柔和的功法,以取得内练生津咽津养阴之功效。

也可经常练习传统动静结合的健身项目,如可练习“六子诀”中德“嘘”字功,以涵养肝气。

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

阴虚质的人多消瘦,容易上火,皮肤干燥等。

皮肤干燥甚者,可多选择游泳,能够滋润肌肤,减少皮肤瘙痒,但不宜桑拿。

静气功锻炼对人体内分泌有双向调节功能,能促进脾胃运化,增加体液的生成,有利于改善阴虚体质。

总之,运动锻炼的意义在于:①有助于体内能量消耗,对肥胖者起到减肥作用。

②肌肉运动使肌细胞摄取较多的葡萄糖,故有一定的降糖作用。

③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④增强器官(主要指心肺等)功能。

在心理、生活上有充实感、欣快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