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追寻红色足迹三下乡总结

追寻红色足迹三下乡总结

“三下乡——追寻红色足迹”
既纪念建党九十周年专题调研实践工作总结
7月7日早上八点十五分,在辅导员的带领下我们怀着激动又愉悦的心情开始向我们的目标——“追寻红色的足迹”出发。

这次活动共分为:红宫红场、彭湃故居和莲花山三个地方。

红色代表革命的胜利
追寻红色足迹,品尝革命胜利的成果。

“三下乡”的第一站,我们来到了诞生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的红宫红场。

从车上远望,那宏伟的布满红色印记的外观深深地吸引着我们的眼球。

下车后我们疾步走到牌坊的前面,可以感受到想当年革命烈士的英雄气概。

走进门口,一条长长的林荫大道摆放在我们的眼前,两旁的树木高高耸立,为那些革命烈士的子孙后代遮风挡雨。

凤微微地吹过,树轻轻的摇摆,仿佛在向我们招手,迎接我们走向伟人——彭湃的怀抱。

绅士的风度,自然的站姿,让我们心中燃烧起革命之火。

向左走,走过幽深小道,领略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穿过细长巷道,回忆革命烈士的金戈铁马;站立在小礼堂之外,倾听当年革命路线方针。

一张座子,一把椅子,一面党旗,一把刀枪。

让我们拿起墨和纸,挥笔记录下革命烈士的红色足迹,胜利的成果。

红色的墙面代表革命烈士铁一般的信念。

红色的语言代表革命烈士坚强不屈的身躯。

红色的鲜血代表革最终的胜利。

信念改变人生
追寻红色足迹,领略伟人风采。

“三下乡”的第二站,我们来到
了伟人的故里——彭湃故居。

走近彭湃以前居住的地方,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大和白。

简简单单的几张座椅,没有过多的装饰。

彭湃同志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袖和宝贵的财富。

他最可敬仰的是坚定的革命信念。

为了信仰,背叛生活优裕的家庭,走上艰苦的革命道路。

为了信仰,在革命最艰难的时候矢志不移,最终慷慨对敌,从容赴死。

记得徐向前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彭湃:“他是一个革命意志很坚强的人,又是能和当地农民群众真正打成一片的人。

个头不高,身着普通农民衣服,身穿草鞋,不论走到哪里,他都能和群众谈心、交朋友,住在一起,吃在一起,像家人似的。

他常说,失败了再干,跌倒了再爬起来!在共产党人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苦难。

”因为信念,我们的革命才会胜利。

因为有信念,我们才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你是我们的骄傲,我们的自豪。

英雄美景
追寻红色足迹,超越自我,跨越巅峰。

“三下乡”的第三站,我们来到了空气清新、景色格外迷人的莲花山。

刚下车,我们就急不可待地跑上了最高的寺庙。

欣赏莲花山的美景。

莲花山主峰高耸,云雾缭绕,旁有银屏山,形成山峦连绵,峡谷陡峻,飞瀑泻潭,松林葱翠,有“雄”、“奇”、“秀”、“幽”特色。

万里江山,尽收眼底。

那样的山陪伴着那样的人。

相传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一位日本的军官在莲花山一个寺庙中休息。

天亮的时候,公鸡鸡鸣,使这位日本军官逃过了从后面追来的八路军。

那位军官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归国,为了纪念这件事,特捐款从修寺庙,并题名为鸡鸣寺。

鸡鸣寺的名字由
此得名。

在幽美景色的诱惑下,我们沿途下了山,找到了用石头雕刻而成的公鸡。

感受当年八路军把敌人赶出祖国的坚决之心,实现革命的胜利最后我们来到了山脚下,摘起了莲花山的茶叶,又香又嫩。

口嚼莲花山的果子,又甜又瑟。

喝一口莲花山的清泉,读红色的足迹。

通过本次“三下乡”活动,我们从温革命烈士曾经呆过的革命根据地、居住过的地方、走过的革命道路。

让我们领略当年革命是那样的艰辛,革命是那样的遥远。

正因为革命烈士凭借着那份坚硬不拔的革命信念,换来了我们革命的胜利,祖国的统一,人民幸福的生活。

我们要不断学习革命先烈的精神,不断端正自我,努力学习,报答祖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