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建筑设计PPT课件
影响教学用房部分,应将这些干扰源布置在下风向,并加大间距。
.
8
第一节 中、小学校的基地选择和总平面设计
三、中、小学校校址选择和总平面设计
(二)总平面设计 3、总平面布置方式: (1)教学楼与体育场地前后布置:适用于南北向较长,东西向较
短的地形。一般地将教学楼设于基地北端。体育场设南端。 (2)教学楼与体育场地平行布置:适用于东西向稍长,南北向稍
课间操:小学2.3㎡/生, 中学3.3㎡/生。
●每六个班应有一个篮球场或排球场。
●田径场、根据条件设200-400m环形跑道,用地紧张时,至少应
考虑设置一组小学60m,中学100m直线跑道
●球场、田径场长轴以南北向. 为宜。
7
第一节 中、小学校的基地选择和总平面设计
三、中、小学校校址选择和总平面设计
(二)总平面设计 1、设计要求: 2、功能分区: 教学区(由教室和实验室组成):要求安静,有良好的朝向、
日照、通风。 办公用房:行政办公用房与校外联系较多,应靠近出入口。 教员办公:应适当集中,并与教学用房、行政办公用房联系方
便。 生活区中的单身宿舍和学生宿舍:应有相对安静的环境。 体育活动部分、校办工厂、厨房等:均以噪声、烟尘、气味等
三、中、小学校校址选择和总平面设计
(二)总平面设计
1、设计要求: (1)首先做好整体规划,一次建成或分期建设。 (2)平面布置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满 足教学与教学卫生的要求。 (3)解决好朝向、采光、通风、隔声等问题,
日照要求:教学用房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少于2h,教室长边相对 和教室与运动场的间距,不应小于25m。
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
教室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000mm;教室最后
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小学不宜大于8000mm,中学不宜大于
8500mm。教室后部应设置不小于560mm的横向走道。
短的 地段。由于二者平行布置,均可获得良好的朝向,干扰较小。 (插图)(插图)
4、主要入口的位置 ●主要入口以教学楼为主 ●主要入口在教学区与运动场之间 5、各种类型组合平面
.
9
第二节 中、小学校的各类房间设计
一、各类教学用房
小学教学楼不应超过四层;中学、中师、幼师教学楼不应超过五层。
(一)普通教室 1、教室容纳的人数:小学45人,中学50人 2、使用面积、形状和尺寸 1)面积: 小学:1.10㎡/每生,一般为50-55㎡ 轴线:6×8m,6.6×9.0 中学:1.12㎡/每生,一般为55-60㎡ 轴线:6.6×9.6 2)形状:多采用矩形平面,简单、规整、施工方便。布置应满足 视听及书写要求,便于通行,并尽量不跨座而直接就座。
(4)主要出入口不宜开向城镇干道,如必须开向干道,校门前应留 出适当缓行地带。
.
5
第一节 中、小学校的基地选择和总平面设计
三、中、小学校校址选择和总平面设计
(二)总平面设计
(4)主要出入口不宜开向城镇干道,如必须开向干道,校门前应 留出适当缓行地带。
用地出入口的位置应根据用地的性质和所处的环境决定。用地出入 口的数量可根据用地规模和建筑使用功能与规模确定。一般建筑用地宜 设不少于两个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出入口(包括用通路连接的出入 口)。出入口间应有足够的距离。较小的建筑用地也可设置一个宽度不 小于7m(双车道)的出入口。由于中小学校建筑使用人数较多且集中应 将主入口设在交通状况不很紧张的道路(居住区道路)方向上。但道路 宽度与条件必须满足车辆进出的要求。与外部道路联系的通道宽度不应 小于4m(单车道)或7m(双车道)。
中学六年 学生比例1:1 中学18-24个班 <30班 中学13-16㎡/座 中学4.6-4.99㎡/座 中学≯0.9
二、中、小学校的组成与功能关系
用地组成 1、建筑用地:包括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校园(含校前区) 道路和环境绿化等 2、运动场地:包括课间操、球类、田径器械用地。 3、绿化及室外科学园地:包括成片绿化、种植、饲养、天文、气 象观测等用地。 4、其他用地:包括总务库、校办工厂等。
.
2
第一节 中、小学校的基地选择和总平面设计
功能关系图
.
3
第一节 中、小学校的基地选择和总平面设计
三、中、小学校校址选择和总平面设计
(一)校址选择: 1、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考虑到学校的服务半径及分布情况 一般小学生上学路程不超过15分种,并不跨越城市交通干道,服务
半径在500米以内,中学的服务半径在1㎞以内。 2、场地应有足够的面积,能满足定额规定的要求,且基地选择应
考虑运动场地的尺寸,朝向及教学楼体型的要求。 3、基地应易于排水、能充分利用地形,避免大量填挖土方。 4、有足够的水源,电源和排除污水的可能。 5、学校应有安静及良好的卫生环境: 1)有充足的阳光,良好的通风条件。 2)避免交通和工业噪声干扰。 3)学校宜设在无污染的地段,避免各种污染源。
.
4
第一节 中、小学校的基地选择和总平面设计
.
10
第二节 中、小学校的各类房间设计
一、各类教学用房
(一)普通教室
2、使用面积、形状和尺寸
3)课桌椅、黑板、讲台的布置及尺寸
课桌椅的尺寸应与学生的身高适应。
课桌椅的排距:小学不宜小于850mm,中学不宜小于900mm;纵向走
道宽度均不应小于550mm。课桌端部与墙面的净距离均不应小于120mm。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适用
参考资料:《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
1
第一节 中、小学校的基地选择和总平面设计
一、中、小学校的规模与面积定额
学
制:小学六年
规
模:小学12-18个班 <24班
用地面积定额:小学10-11㎡/座
校舍面积定额:小学3.56-3.84㎡/座
建 筑 容积率:小学≯0.8
.
6
第一节 中、小学校的基地选择和总平面设计
三、中、小学校校址选择和总平面设计
(二)总平面设计 1、设计要求:
(5)教学用房的外墙面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与机动车
流量超过每小时270辆的道路同侧路边的距离,不应小于80m(6)运动场地:
●运动场地应能容纳全校学生同时作课间操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