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语拼音方案的演变

汉语拼音方案的演变

第一章补充老国音是指由读音统一会确定的以京音为主,兼顾南北的标准语音。

新国音是指由国语统一筹备会确定以以北京普通读法为标准的语音。

三大语文运动p兰28-切音字运动:定义:清末20年间发端于民间的提倡文字改革、创制拼音字母的运动。

切音字就是泛指在这期间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汉语拼音方案。

知识点:卢戆章-《一目了然初阶》-闽广方言-拉丁化拼音方案王照-《官话合声字母》-“京音官话”-汉字偏旁功绩:开始了中国人涉及创制汉语拼音的历史,切音字运动关于拼切何种话音的思考,使人们认识到确立统一的语音标准的重要性,直接引发了国语运动。

国语运动:定义:清末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统一语言,推行把以北京话作为汉民族共同语的运动。

国语即我们今天所说的普通话,明清时期成为官话。

知识点:1913年读音统一会审定国音——“老国音”(京音为主,兼顾南北)核定音素、采定字母——国语注音字母1920年京国之辨问题起因国语标准音1924年国语统一筹备会“新国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功绩:确立了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即以北京音(系)作为统一全国语言的标准音。

议定并推行了国语注音字母。

白话文运动:定义:1919年五四也那动前后从北京推向全国的提倡用能够表达公共口语的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作为正式的书面语的运动。

功绩:以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建立了现代汉语的书面语。

这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最后形成的一个标志汉语拼音方案的演变●清末明初《一目了然初阶》p4 《官话合声字母》p5●1913 国语注音字母(又名注音符号1930、注音字母)——读音统一会——中国历史上第一套由政府部门法定的拼音字母(拼音方案)——字母采用楷书的篆文古体字——国音字母第一式——58年前使用p23●1926 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国语罗马字拼音研究委员会”——自己拟定、政府公布第一套音素制拉丁字母式的汉语拼音方案——国音字母第二式——没推广p24●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北拉)p25●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的汉语拉丁化拼音方案——字母采用拉丁文字母——现行p22《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

关于语音单位的几个判断:音位就是语音单位,语音单位就是音位。

音节开头的一定是声母。

音位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一个汉字一定代表一个音节。

一个音节一定代表一个汉字。

1、汉语拼音方案的省略规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符号的省略,二是字母的省略。

——符号的省略:ü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时,ü上两点省略;跟j、q、x相拼时,ü上两点省略。

ī行的韵母,当调号落在ī上时,可省略字母上的一点。

(举例见书34)——字母的省略:(举例见兰53)iou、uei、uen,前面有声母时,省略韵腹o、e;没有声母时,韵头ī、u要改写为y、w。

3、汉语拼音方案中的ī代表了什么?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字母ī代表一个音位,即/ī/音位;代表四个音素,即舌面前高元音[]、舌面前次高元音[]、舌尖前元音[]、舌尖后元音[];代表三个不同的韵母,例如音节zhi、zi、bi中的三个不同的韵母都是由这个字母代表的。

4、y、w的使用规则。

P52兰——Y的用法①由ü起的零声母音节,前加y,去掉ü上两点。

如与yu、远yuan②由ī起首的零声母音节,如果只有一个元音,则ī前加y,如音yin;如果多于一个元音,则ī改为y,如言yan、页ye——w的用法①由u起首的零声母音节,如果只有一个元音,则u前加w,如五wu;如果多于一个元音,则u改为w,如万wan5、为什么说汉语拼音方案中的韵母iou、uei、uen在实际运用中永远不会出现?P53兰6、ü行韵母的拼写P34声母表:普通话由21个声母、22个辅音音位。

韵母表:普通话有39个韵母音节中的韵母还原成实际韵母。

总结有以下几点:1、yu变成ü。

Xu变成xü;qu变成qü;ju变成jü。

如yuan的韵母是üan,jue的韵母是üe,quan的韵母是üan,xue的韵母是üe。

(注意是jqx必须和u连在一起)2.、w变成u——如果变了之后有uu,就省掉一个u。

如wu 的韵母是u,wan的韵母是uan。

3、i——如果变了之后有ii,就省掉一个i。

如ying的韵母是ing,yan的韵母是ian。

(注意是单个的y。

如果yu,就按第1条规则)4、、ci、si的韵母是-i[];zhi、chi、shi、ri的韵母是-i[]。

5、变成uei,un变成uen,iu变成iou。

如jiu的韵母是iou,gui的韵母是uei,hun的韵母是uen。

6、o变成au,iao变成iau。

如yao的韵母是iau,jiao的韵母是iau,hao的韵母是au。

6个元音的字母、音位(宽式国际音标)、音位变体(严式国际音标)及发音特点p兰611、字母i 字母i表示/i/音位,概括了4个不同的音素。

i /i/ [ ] zi ci si 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 ] zhi chi shi ri 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I] ei ai uei uai 舌面前、次高、不圆唇元音[i] 除以上所有的情况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2、字母u字母u表示/u/音位,概括了2个变体。

此外,ong中的字母o变体使用。

u /u / [u] u ua uo uen uai uang uei ueng 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 ou iou 舌面后、次高、圆唇元音3、字母e字母e表示音位/e/,概括了4个音素。

e /e / [e] ei uei 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Е] ie ǖe 舌面前、正中、不圆唇元音[ə] en eng er 卷舌、央、中、不圆唇元音[γ] e 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4、字母o代表两个音位变体。

O /o/ [o] o uo 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ə] ou iou 舌面、央、中、元音[ ] ao iao ong 舌面后、次高、圆唇元音5、字母a字母a表示音位/a/,概括了5个音素。

a /a/ [ε] ian 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 ] ǖan 舌面前、次低、不圆唇元音[A] a ia ua 舌面央、低、元音[ɑ] ao ang iao uang 舌面后、低、不圆唇元音[a] ai uai an uan 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ǖ /y/ [y] ǖ舌面前、高、圆唇元音汉语语音系统中最重要的音位组合关系就是声韵配合关系。

汉语语音单位中的声母和韵母的组合、配合规律,以“类”为位单位进行。

主要就是声母的发音部位和韵母开头的元音(介音)的组合。

介音——介音即韵头,是韵母开头的元音,作为介音的元音只能是ī、u、ü。

如韵母iao 中的i。

普通话音节组合特点(简述汉语语音系统的音位组合关系特点):p兰56同化:某个语音成分受相邻的不同语音成分的影响,而变得相同或部分相同,就是同化。

顺同化——是前面的语音成分影响后面的语音成分,使后面的语音成分变得与前面的语音成分相同或部分相同。

如books[bu:ks]、bows[bauz]。

逆同化——是后面的语音成分影响前面的语音成分,使前面的语音成分变得与后面的语音成分相同或部分相同。

如汉语“版面”[panmian]一般读成[pammian]。

▲音位定义: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如/A/、/o/等。

普通话共有22个辅音音位,6个元音音位,4个调位。

p76▲音位变体:处于互补分布中的各个音素,被看成为同一个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异形式。

如[ i] 、[I]、[ ]、[ ]都是音位/i/的音位变体。

▲复韵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元音组合而成的韵母。

▲前响复韵母:没有韵头,由韵腹和韵尾组成的韵母。

如ai/ei/ao/ou。

▲中响复韵母:由韵头(介音)、韵腹、韵尾三部分组成的韵母。

如iao/iou/uai/uei。

▲后响复韵母:没有韵尾,由韵头(介音)、韵腹两部份组成的韵母。

如ia/ie/ua/uo/üe。

▲舌尖鼻音韵母——由舌尖鼻音n充当韵尾的韵母,叫舌尖鼻韵母。

▲舌根鼻音韵母——由舌根鼻音ng充当韵尾的韵母,叫舌根鼻韵母。

▲开口呼韵母——无韵头,且韵母不是ī、u、ü的韵母。

▲齐齿呼韵母——由元音ī起头的韵母。

▲合口呼韵母——由u起头的韵母。

▲撮口呼韵母——由ü起头的韵母。

▲开尾韵母——无韵尾的韵母。

▲元音尾韵母——以元音ī/u为韵尾的韵母。

▲鼻音韵尾韵母——以n/ng为韵尾的韵母。

▲前尾韵:从韵尾着眼,又可以把-ī尾韵和-n尾韵归并为一类,叫前尾韵。

如ai、an等。

▲后尾韵:从韵尾着眼,又可以把-u尾韵和-ng尾韵归并为一类,叫后尾韵。

如au、ang 等。

▲韵基:一个韵母,除去韵头,剩下的部分就是韵基,包括韵腹和韵尾,韵基是组成韵母的基本成分。

例如韵母iang,其中ang就是韵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