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春节习俗海南儋州

春节习俗海南儋州

海南儋州春节
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

每年农历的正月,无论是在外乡打工的人们,还是求学的莘莘学子,或是常年离家打拼的青年。

都会纷纷的在农历三十之前赶回家,即使旅途艰辛,奔波劳累,也要回家与家人团圆。

父母,爱人,孩子,期盼了一年,才能等到此刻团圆的机会。

这是一个举国欢乐,同庆的日子。

当然,海南人民也不例外。

虽然地处祖国的最南方,远离祖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但也正因为如此,没有受到太多的限制和干扰,乡风民俗才更加淳朴和原生态。

让我们这些出生于新时代的孩子们,在二十一世纪这个经济文化政治大繁荣的背景下,仍然能够感受到自己家乡渊源流传的过年传统。

南方毕竟和北方的传统不同,南方不会像北方一样似的,过年包饺子,下面条。

南方的饮食会更丰富一些。

鱼鸡鸭猪牛羊,都会摆上饭桌。

可想而知南方的过节的菜肴是多么的丰富。

海南人过春节是大同的。

但依旧有些小差异,不同的地区,过年的规矩方式自然不同。

我是属于海南儋州地区。

儋州地区有很多种方言,有客家方言,儋州方言等等。

不同方言代表一个地区,这些地区过年的习俗又会不同。

比如在儋州地区,有一部分人呢信奉基督教。

他们过年和我们就会不同。

他们不会祭祖,不会烧香,只是简简单单的杀鸡过年变完了。

相对儋州地区来说就会比较单调。

我是正宗的海南儋州人。

儋州人过年会有很多习俗和规矩,是代代流传下来的,没有人能够随意更改,否则就是忤逆祖制。

儋州市中心在那大镇。

儋州下面还有一些附属的乡镇地区。

我家住在市里,每年过年前一两个星期,家里都要里里外外的大扫除一遍,除旧布新。

还要准备一些过年的物品。

除了糖果饼干饮料外,还有鸡,鸭,鱼,腊肠,腊肉,酒等这些必备的。

鸡要提前两个星期或者一个月准备,数量大多在五到十只不等,大户人家会准备更多。

除了自己吃,还有便是客人来拜年的时候要杀鸡奉上,以表示主任欢迎客人的诚意。

为什么要提爱按那么长时间准备鸡鸭呢?因为早些买鸡回家自己养着,肉会比较香,比较实。

鸡还分很多种。

其中有一种鸡叫阉鸡,是把公鸡的生殖器割去,使其不能再进行交配,用其来供奉祖先,以表诚意。

鸭则是看各家人的喜好来准备的,不是必要的,但还是要有的,不用提前买来养,可以在农历三十前几天买回家。

儋州人过年一般都要准备鱼,寓意是年年有余。

鱼大多是腌制晾干的红鱼。

大的有十公斤,
小的五六斤不等。

而腊肠则需要提前一个月准备。

腊肠一般是由自己家里的妇女制作。

制作方法也很简单。

主要材料有猪肠,五花肉。

将猪肠洗净和五花肉用盐味精五香粉酱油腌制。

腌制好后,将五花肉塞入猪肠中在烈日下暴晒便可完成制作。

腊肉和腊肠的制作方法差不多,讲腊肉腌制好后,晒干。

最重要的便是酒了。

过年这么喜庆的日子怎么能没有酒呢。

但我们家的酒不是从外面买的那些,也是自己家做的。

我们家会在年前两个月准备酒。

有葡萄酒和糯米酒。

都是家里自己做的。

纯发酵,不含人工酒精。

除了准备吃的东西外,还要准备一些香,纸钱,蜡烛。

这些都是供奉祖先时用的。

还有鞭炮,烟花。

在我们的城市,鞭炮和烟花都不禁放,虽然会有一些安全隐患,但这也让年过的梗有年味儿,传统是要放鞭炮的,没有了鞭炮声,这年便也就没趣儿了。

我家的对联是爸爸写的。

我们家从来不买外面的对联。

爷爷在世之前,过年的对联是爷爷写的。

爷爷去世了,这一任务便落到爸爸肩上了。

这也是我家的一个传统。

我们家一般不在市里过年,在二十九的时候,我们全家便回到村里的老家去和叔叔伯伯一起过。

家里的大人孩子们都回来了。

男人们在喝茶谈天说地,女人们在厨房边忙活边唠家长里短,孩子们则东跑西窜的闹腾着,老人则拄着拐杖在一旁乐呵呵的看着。

一副其乐融融的画面,也许只有在春节这个喜庆的时刻才能看到。

高度发达的城市里,也许没有办法感受到这样的温馨。

全家人吃年夜饭之前,应该先供奉给祖先吃。

儋州人的加里,一般都会有神台。

神台上拜访的贡品有鱼头一份,五花肉一条,切好的三块甘蔗,五碗米饭,五杯酒,一只阉鸡,一盘糯米糕。

还要给祖先上香,点蜡烛,烧元宝。

一切都安排妥当后,全家老小才上桌吃饭。

吃完年夜饭后看春晚的看春晚,打麻将的打麻将,喝茶聊天的聊天。

妇女们还要在年三十的晚上多杀两条鸡,因为大年初一是不能杀生的。

会不吉利。

当大年初一零点的时刻快接近时,已经可以听到零星的鞭炮声了,然后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响,越来越多。

我们家一般都是一点放鞭炮,因为这个时候比较安静一些,会听到自己家的鞭炮声比较响亮。

放完鞭炮后,大小孩子们会拿出烟花在楼顶上放,星光璀璨。

放完后大家都会去睡觉了,除了那些通宵打麻将的人。

睡觉前,大人们都要给孩子红包压在枕头底下,俗称“压岁钱”。

大年初一一早醒来全家迟团圆饭后,就各自去找娱乐消遣了,有去村头玩要骰子赌钱的,赌的钱一般都是五毛一块不等。

还有的和隔壁邻居唠嗑,孩子们则在村里东窜系窜的
找同龄人玩儿。

大年初二则是回娘家拜年日,嫁出去的女儿都要带着夫婿孩子回娘家拜年。

家里的姑姑都在这一天回来了,家里更是热闹和拥挤了。

大年初三我就随着父母回市里了。

大年初四妈妈回娘家拜年,我们全家都会一起回去。

大年初五是我家的拜年日子,爸爸的同时朋友,我和弟弟的同学,亲戚等都会在这一天同时过来我家吃饭。

除了杀鸡外,我家准备的几乎都是海鲜,有红鱼,沙虫,海参,鱼肚,虾,螃蟹,墨鱼,海螺等。

吃饭前也不能忘了供奉祖先。

村里面会比城市的娱乐活动多一些。

比如一些青年男女会聚在一起调声。

调声是儋州的传统娱乐项目,是祖祖辈辈相传下来的。

也就是青年男女各分成两队,男女各一对,各自的队友用小指拉着小指,跟着音乐节奏摆动身体。

然后对歌,直至把对方对输为止。

除了调声,还会舞龙庆贺,舞龙的人由村长指派人,一整条街一整条街的舞,每个人家都会到,舞到的人家要给一些小费。

以上就是我们海南儋州过春节的习俗。

有一些可能描述的不够详细,因为由于年代久远,很多传统习俗并没有一一保留,比较麻烦和不合时代的一些习俗都被抛弃了,可能偏远地区的乡村还保留着。

但是不得不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具有包容性的,求同存异,去除糟粕,保留精华。

我个人也认为应该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和差异性,这样各个民族和各个地区的文化传统才能达到一个百花齐放的一个繁荣的景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