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润扬大桥工程案例分析分析解析
润扬大桥工程案例分析分析解析
二、设计简介
• 1. 主要技术标准
(1)
桥梁等级:六车道高速公路特大桥
(2)
车辆荷载等级:汽车-超20级、挂车-120
(3)
设计车速:100km/h
(4)
桥面净宽:32.5m(不含锚索区和检修道)
(5)
通航净空:
南汊 净高:海轮50m、 江轮24m
净宽:海轮390m、江轮700m
北汊 净高:18m
(3)索塔
南汊悬索桥南塔位于镇江侧岸上,周围为鱼塘、菜地和民居,地 面高程▽2.0~▽4.1m。北索塔位于世业洲南侧浅水区,地面高 程▽-3.0m左右。 索塔塔身由两个塔柱、三道横梁组成的门式框架结构,塔高约 210m,上、中、下三道横梁的高度分别为8m、8m、10m。 塔柱为钢筋砼箱型结构,横桥向两个塔柱斜置,底部外形尺寸 6x12.5m,顶部6x9.5m。塔柱壁厚采用双向变壁厚,横梁为 预应力砼空心箱型结构。 基础为32根直径2.8m钻孔灌注桩,按嵌岩桩设计,南索塔桩长 平均57m左右,北索塔桩长平均53m左右。承台厚6m,呈哑铃 形,北索塔承台采用带底钢套箱施工。
(2)加劲梁
采用全焊扁平流线形封闭钢箱梁断面,整体性好,满足抗风稳定性的要 求。箱梁标准梁段长16.1m,中心线处梁高3.0m,顶板宽32.9m,检 修道宽1.2m,设置在尖嘴外。箱梁总宽38.7m,高跨比1/497,宽跨 比1/38.5。吊索与耳板为销接。标准梁段吊点位置设在节段的 9.2m/6.9m分点处。两个标准段焊接连成一个标准吊装段,吊装重量约 471t。 箱梁主体结构采用Q345-D钢。顶板和斜腹板厚14mm,底板厚10mm, 采用6mm的U型肋和球头钢加劲。横隔板纵向间距3.22m。 板件组装成梁段的步骤是:底板—下斜腹板—横隔板—上斜腹板—顶板。 梁段吊装是从跨中开始,继而向两侧对称进行,然后反向安装端梁段及 靠近塔的几个梁段,最后吊装合拢段,吊装完成后采用全焊方式将所有 接头现场连接。 梁端设有竖向支座和横向抗风支座。 箱梁两端均设置伸缩缝,伸缩总量为2160mm(包括了引桥的伸缩量)。 行车道桥面铺装为55毫米厚的环氧沥青混凝土,检修道铺设20毫米厚的 橡胶板。
润扬大桥工程案例分析
一、项目背景及工程概况
•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以下简称润扬大桥)是江苏省“四纵四横四联”公 路主骨架和跨长江公路通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联同江至三亚、 北京至上海国道主干线(沂淮江高速公路),南接上海至成都国道主 干线(沪宁高速公路)。建设润扬大桥对于京沪、沪蓉两条国道主干 线的联接畅通,完善我国和我省公路网总体布局,缓解过江交通难的 矛盾,更好地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加强镇江与扬州两市联系, 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实现江苏省乃至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共 同繁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润扬大桥北自扬州南绕城公路起,跨经长江世业洲,南迄于312国道, 北联同江至三亚国道主干线,南接上海至成都国道主干线。工程全长 35.66公里,由北接线、北汊斜拉桥、世业洲高架桥、南汊悬索桥、 南接线和南接线延伸段6个部分组成 。其中南汊主桥为主跨长 1490m的单孔双铰钢箱梁悬索桥,目前位居 “中国第一、世界第 三”。北汊主桥采用(176+406+176)m的三跨双塔双索面钢箱 梁斜拉桥。从扬州南绕城公路至镇江312国道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 路标准,设计车速100公里/小时;南接线延伸段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 公路标准,设计车速120公里/小时。工程概算总投资约57. 8亿元, 建设工期5年,于2000年10月开工,2005年5月1日提前建成通车。
润扬大桥全长7371m,其中:南汊主桥采用 主跨1490m悬索桥,北汊主桥采用主跨406m
斜拉桥,引桥和高架桥均采用预应力砼连续箱梁 桥。
三. 主桥结构及技术特点
• 3.1 南汊悬索桥来自(1)主缆系统 综合考虑桥位地形、河势、通航、桥位线型及构造统一等因素,南汊 桥采用470+1490+470m三跨双绞悬索桥。矢跨比经1/9~1/10.5 四种不同方案比较,在成桥状态下,根据全桥整体刚度及经济性的分 析比较,确定矢跨比为1/10。主缆共两根,平面间距34.3m。采用强 度1670MPa的镀锌高强钢丝,钢丝直径为 5.30mm。主缆由平行 钢丝索股组成,每根主缆为184股,每股含127根镀锌高强钢丝,竖 向排列成正六边形,施工采用预制平行钢丝索股法(PPWS法)。主 缆外径分别为895mm(索夹处)、906mm(索夹外)。主缆安全 系数为2.5。索股锚头采用套筒式热铸锚,在铸钢制成的锚杯内,浇 铸锌铜合金。吊索材料选用耐久性好的平行钢丝束股(PWS),为 1670MPa的镀锌高强钢丝,钢丝直径5.0mm,其外采用PE防护套 防护。吊索上下锚头均采用叉形热铸锚。锚杯内浇铸锌铜合金。叉形 耳板与锚杯用螺纹联接。索夹分为上下两半,用螺杆夹紧相连。索夹 采用铸钢,每个吊点由2根吊索组成,上下端均为销接式。由于刚性 中央扣能使缆、梁在跨中处相对固定,对梁的纵横向位移进行约束, 从而有效的改善吊索受力状态,尤其是跨中短吊索的受力性能,本桥 设计在跨中加设刚性中央扣连接。主索鞍由鞍槽、鞍座和底座组成。 鞍槽用铸钢铸造,鞍座由钢板焊成。鞍槽和鞍座焊成鞍体。为减轻吊 装运输重量,将鞍体分成两半,吊至塔顶后用高强度螺栓拼接。塔顶 设有底座格栅,以安装底座。鞍体与底座间设不锈钢板—聚四氟乙烯 滑板,以适应施工中的相对移动。施工中鞍体相对于底座的移动,系 借助设在塔顶的临时千斤顶分几次有控制地推动。到达规定移动量后, 用夹件锁紧。散索鞍由鞍头、鞍座和底座组成。鞍头用铸钢铸造,鞍 座由钢板焊成。散索鞍呈扇形,可绕底座销轴转动,安装架缆时,需
• 2. 桥位和桥型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桥位位于长江镇扬河段世业洲 汊道尾端,镇扬汽渡上游约2.2km处。桥位北端
位于扬州市邗江区境内的运西园林场西侧,经世
业洲下新滩,南端位于镇江市润洲区龙门口附近。
桥址江段被世业洲分隔成南北两汊,其中南汊为 长江的主流,主要通行海轮和江轮船队, 北汊为 支流。世业洲长约13km, 呈东西走向,平面呈 菱形。由于桥位处南北两汊斜角40度,世业洲上 两汊之间设R=1500m的平曲线。
净宽:210m
(6)
设计洪水频率:1/300
(7)
设计基本风速:29.1m/sec
(8)
船舶撞击荷载:
南汊北塔 横桥向32.7MN,顺桥向16.3MN
北汊南塔 横桥向19.1MN,顺桥向9.55MN
(9)
设计基准期:100年
(10)
地震设计烈度:VII度
(11)
设计通航水位:最高:7.34m
最低:-0.4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