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必修3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最全)[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3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最全)[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3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最全)
第一单元古今中外小说
刻画人物形象,人物心理,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人物,情节,环境是传统小说的基本要素,现代小说则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有淡化情节的倾向,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小说语言,叙述语言,人物语言,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1.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
人物外貌和心理描写,典型环境描写,对比,正侧面结合,欲扬先抑,古典小说的一个特点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2.祝福………………………………………..鲁迅
一个人的悲剧是个人悲剧和社会悲剧共同造成的,环境描写,倒叙(开篇是高潮,变成乞丐,最后是死了),渲染气氛,调动多种感官,白描,反复,首尾照应,深化主题,反衬出了悲凉,
3. *老人与海…………………………………….海明威
淡化情节,注重细节描写,语言风格简洁,“冰山一角”创作理论,只写一些在文章里,其他都隐藏在冰山下,题目象征,(老人象征人类,出海象征人生旅程,鲨鱼象征敌人磨难,马林鱼象征人生目标)
第二单元
4.蜀道难……………………………………….李白
历史传说,神话传说,典故,夸张,想象,山势高危,行人角度,环境角度,风光奇险的角度,现实角度,
危乎高哉(高),蚕丛及鱼凫(古代蜀国国王名),开国何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尔来(从那时以来)四万八千岁,横绝(飞越),地崩山摧,六龙回日之高标,都是典故,盘盘,形容山路曲折盘旋,扪参历井(山高入天,人在山上,可以用手触摸星星,甚至从它们之间穿过),坐(徒,空),子规,杜鹃,杜宇,相传为蜀国古代帝王所化,啼叫声哀怨动人,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盈,满、足),剑阁(险要之地),所守或匪亲(或,
倘若,匪,通非,)咨嗟(叹息),
5.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①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②气萧森③。

江间波浪兼天涌④,塞上⑤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⑥他日⑦泪,孤舟一系故园⑧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⑨,白帝城⑩高急暮砧(zhēn)⑪。

对偶,借景抒情,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明妃,青冢,特指王昭君的墓,昭君爱国,思乡,批判君王昏庸,怀才不遇,以昭君自比登高
借景抒情,生命意识,人生迟暮的感伤
6.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情景相生,情节曲折波澜,详略得当,虚实相生,比喻,香草美人,用女人容颜的盛衰,得宠失意,使人联想到男人仕途的穷与通,诗人与琵琶女的共鸣,
予(我),左迁,明年(第二年),因为长句(因此创作了七言诗),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暗问(悄悄地),信手(随手),钿头银篦击节碎(节拍),等闲度(随随便便),暂(忽然,一下子),却坐(退回原处坐下)促弦(把弦拧紧)弦转(更,越)急,向前(以前),司马青衫(官位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
7.*李商隐诗两首
锦瑟(多义,年华,恋人)
象征,用典,比喻,对时光的感叹,
马嵬wéi(其二)
海外徒闻更九州⑹,他生未卜此生休⑺。

空闻虎旅传宵柝⑻,无复鸡人报晓筹⑼。

此日六军同驻马⑽,当时七夕笑牵牛⑾。

如何四纪为天子⑿,不及卢家有莫愁⒀。

以史为鉴,抒发国家兴亡感慨,借古喻今,借古讽今,今昔对比,设问,
第三单元
四书:孟子,论语,大学,中庸
8.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河内凶(荒年,收成不好),无如(没有像···),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少),弃甲曳兵而走(拖着,逃跑),或(有的人),直不百步耳(只是,不过),违,违背违反,耽误,不可胜食(粮食吃不完),数罟cù gǔ不入洿池(细密的渔网不进入池塘)是使民养生(供养活着的人)
丧死(为死了的人办丧事)无憾也。

五十者可以衣(穿)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不要错过繁殖的季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申之以孝悌(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之义(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颁(斑)白者不负(背着东西)戴(头顶着东西)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zhì食人食而不知检(制止,约束),涂(途,道路)有饿“殍”莩piǎo而不知发(打开粮仓),人死,则曰:'非我也,岁(年成)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归罪,归咎)岁(年成),斯(那么)天下之民至焉。

"
9.劝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停止)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合乎)绳,輮(用火烤)以为轮,其曲中规(圆规)。

虽有(又)槁暴(晒干),不复挺(直)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接近)砺(磨刀石)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检查)省(省察)乎己,则知(智慧)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片刻)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强)也,而闻者彰(清楚)。

假(利用借助)舆马者,非利足(脚走得快)也,而致(到达)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游水)也,而绝(横渡)江河。

君子生(性,资质,禀赋)非异也,善假(凭借)于物(外物,客观条件)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人的智慧)自得,圣心(圣人之心,通明的思想)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刻)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浮躁,不专心)也。

10.*过秦论…………………………………….贾谊(西汉)
11.*师说………………………………………韩愈
古之学者(求学的人)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知道,懂得)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哪,岂)知(知道,了解)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因此,所以)无(无论,不分)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从师的风尚)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超出一般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一般人),其下(低于)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更加)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以从师为耻)焉,惑(糊涂)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断句)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放弃了),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拜别人为师)。

士大夫之族(类),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年龄差不多)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以地位低的人为老师,感到耻辱),官盛则近谀(阿谀,奉承)(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接近谄媚)。

”呜呼!师道之不复(恢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不屑与之同列,看不起),今其智乃(竟)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固定的老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这些人),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一定)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学习,研究),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普遍)习之,不拘于时(时俗)(不受时俗的限制),学于余。

余嘉(赞许)其能行古道(古人从师之道),作《师说》以贻(赠送)之。

第四单元说明文
12.动物游戏之谜………………………………周立明
13.宇宙的边疆…………………………………卡尔•萨根
14.*凤蝶外传……………………………………董纯才
15.*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加来道雄
表达交流
立意的最佳角度
学会宽容,选择角度和使用论据
善待生命爱的奉献早岁那知世事艰,苦难,漫谈终身学习,学习方法的革命,尊师爱生与师道尊严,我理想中的老师
梳理探究
一、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1、称谓语
谦称,敬称,雅称,俗称,婉称,绰号,
2、禁忌语
渔民家不说翻,沉,生意人不说,赊,折,探望病人,不说死
3、委婉语
死了说成老了,
寒暄语,致谢语,祝颂语,抚慰语,吉祥话
亲属,非亲属,按职称,按职业,按年龄,泛称(师傅)
4、名作重读,名文共赏,续写改编
个性化阅读之我见,我看朦胧诗,文学作品的多义性,谈阅读跟着感觉走,尊重作者的原意,经典作品何以不朽,
名著
《红楼梦》
《高老头》拉斯蒂涅,鲍赛昂夫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