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卡修他他铁矿地质报告

卡修他他铁矿地质报告

甘肃省矿产储量委员会编号:审字第14号———————————————————————————————————★————————————————————————————————审批《甘肃省阿拉善右旗卡休他他M51铁矿地质勘探报告》决议书一九八0年四月十六日提交报告单位:甘肃省地质局第六地质队报告编写人:陈振兴参加审批人:省储委副主任、金属组组长赵金印(高必松代)省储委副主任、金属组付组长赵生贵、项福智省储委委员、金属组成员钟道崇省储委委员贾怀周、武继德省储委金属组成员莫介槐、任端进、鄢少华阳龙宗(朱昶明代)省储委办公室任荫理、周明。

甘肃省矿产储量委员会金属及冶金辅助原料勘探报告审批专业组,于一九八0年四月十六日在兰州对“甘肃省阿拉善右旗卡休他他M51铁矿地质勘探报告”进行了会议审查。

该报告系省储委恢复前的积压待审项目,现予以补审,其审批决议如下:一、地质勘探报告概况1、M51铁矿,位于甘肃省阿拉善右旗卡休他他北约2.5公里,南距兰新铁路河西堡车站直距137公里,有简易公路,行程171公里。

2、甘肃省地质局第六地质队配合物探队,于一九六七年对M51航磁异常进行地质填图和地面磁法工作,同年进行钻探验证,证实为磁铁矿。

一九六九年进行检查评价,寻找富铁、富铜等矿产。

一九七二年四月提交地质勘探报告。

3、地质勘探工作方法以地质测量、钻探和采样化验为主。

使用主要工作量钻探37个钻孔2628米,采集各类样品5878个,1:5千地质测量1.47平方公里。

4、矿区地层为震旦系黑云母石英千枚岩夹大理岩。

矿区为走向近于东西,倾向南,倾角42°—78°的单斜构造。

火成岩发育,以与成矿有关形成矽卡岩母岩的辉长岩为主。

矿区分南北两个矿带,南矿带由八个矿体组成。

该报告提交的储量为北矿带,共有十六个矿体组成。

其中③矿体较大,长1300米,厚12.9米,最厚31.5米,为似层状,走向近东西,南倾,倾角46°—81°。

矿床为一隐伏的矽卡型磁铁矿床。

北矿带富矿平均品位为48.18%,占总储量的34.17%;贫矿平均品位为32.89%,占总储量的60.32%;另有表外矿占总储量5.5%。

矿石主要金属矿物为磁铁矿,呈致密块状和浸染状。

矿石化学成分的主要有用组分是铁,伴生有益组分为钴、铜、镓,具综合回收利用价值。

有害元素硫超过允许含量(富矿平均含硫为1.35%,贫矿平均含硫为1.93%),属高硫磁铁矿。

5、因无对口矿山企业和承担矿山设计单位,故按甘肃省地质局(71)甘革生字第6号文批复的工业指标,采用剖面法计算储量。

6、提交储量如下表:二、审查意见(一)成绩和优点1、甘肃省地质局第六地质队,通过三年的野外工作,查明了M51航磁异常的性质为磁铁矿引起,完成了上级指示检查评价M51航磁异常,寻找铁矿的任务。

2、对矿区地层及火成岩基本特征以及区域水文地质、矿区水文地质特征进行了相应的调查研究,基本查明M51铁矿为一隐伏在第四系之下的中等规模、局部较富的磁铁矿床。

3、基本查明了矿石物质成分、结构和构造。

对矿石的选矿性能进行了初步可选性试验,为下一步详细可选性试验提供了资料。

4、根据铁矿物质组分、品位和脉石成分等因素,均相应的划分了矿石类型和品级。

5、注意了综合勘探,综合评价,对伴生有益组分钴、铜、镓的含量、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分别计算了钴、镓的储量。

6、对与成矿有关的火成岩和含矿矽卡岩的种类、物质成分、结构和岩相及其分布规律均作了较详细的研究。

7、对成矿区域地质特征和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寻找同类型铁、铜、钴矿床的远景区和找矿标志。

8、地质勘探方法和手段正确。

计算储量方法合适,储量数经抽查验算基本准确。

报告章节基本齐全。

(二)存在主要问题1、文字报告中区域性的F2断层与1:5千矿区地质图上的F2断层是否是同一个断层,没有阐明。

对1:5千矿区地质图上F2断层之西南震旦系地层走向北30°—50°东,倾角46°—85°,组成的背斜和向斜构造以及与另一组走向北50°—60°西,倾向南西,倾角大于42°的构造现象未予论述。

同时对F4断层和10个钻孔中16处断层角砾岩、破碎带和TC2槽北破碎带等构造现象研究控制不够。

2、北矿带计算储量的16个矿体中,有14个为单孔单剖面见矿,因而对矿体的产状、形态、规模及其变化规律,控制研究程度较差。

控制较好的③号矿体,在8行与9行间、10行与12行间以12行与14行间的⒁号矿体,其形态、产状、矿石品级、空间位置和伴生元素等都有明显的差异,因而是否为同一个矿体,值得研究。

同时对南矿带八个矿体的分布、规模、产状、形态和矿石类型、物质成分等基本特征,控制研究不够。

3、由于对矿体的规模、产状、形态和矿区构造控制研究不够,加之对计算矿体厚度变化系数的公式和方法没有阐述,因而单纯根据矿体厚度变化系数,将该矿床划为“第一、二类——级稳定及稳定的矿床类型”。

依据不足。

4、由于该矿为一隐伏矿床,显得对③号主矿体部分上下界线和沿走向往东的延伸以及③号主矿体之上的①号矿体沿走向往西和向深部的延伸情况,控制不够。

5、对于单独圈出的26个钴矿体,多为单孔单剖面控制,故对矿体的产状、形态、规模等控制研究不够。

对局部富集的铜矿(含Cu >0.5%),没有单独圈出计算储量,不便于综合回收。

6、对与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有关的断层破碎带、风化带和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分布规律和矿体及其顶底板近矿围岩的坚固性等工程地质条件研究不够。

7、参与计算储量的21个钻孔中,有11个钻孔矿心采取率平均低于70%,个别钻孔回次矿心采取率为0,如ZK1、ZK5、ZK16、ZK30,但仍有矿石品位,其依据不清。

由于没有附钻孔柱状图和钻探成果一览表,故对钻探质量不易检查。

8、小体重样数较少(富矿13个,贫矿5个),且无大体重样校正:选矿试验样原矿品位较高,没有代表性,如贫矿选矿样原矿品位TFe为36.71%,而基本分析贫矿平均品位TFe为32.89%;表外矿选矿样原矿品位TFe为33.93%,而基本分析表外矿品位TFe为20—29.9%。

且上述两个选矿结果铁精矿含硫仍然较高(0.24—0.32%),今后继续工作时应引起注意。

9、没有附1:2.5万区域地质图和参与计算储量的钻孔柱状图以及物探工作报告。

没有矿区正测地形地质图,勘探线剖面标高为假定高程,亦会不合要求。

三、处理意见1、该报告本应补充修改有关资料,但因属初步地质勘探报告不能作为矿山设计的依据,又无对口使用单位和正式工业指标,故可不予修改补充。

2、根据上述问题,同时考虑到报告不予修改补充,为便于计算降级储量,故按块段将③号矿体在3行与5行、8行与9行和10行与12行之间的C1级储量和⒁号矿体的C1级储量,均降为C2级储量。

3、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对铁、铜、钴等矿产的需要,如工业部门利用该矿时,地质勘探单位应与有关设计单位、工业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地质勘探设计和工业指标,进行详细地质勘探。

同时加强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和矿石选冶性能的试验研究;加强南矿带和外围成矿远景区的找矿工作,并注意综合勘探,综合评价。

4、批准降级后的储量如下:前言钢铁,是国民经济必不可缺少的矿产资源,是国防建设所急需的战备物资。

一九六九年,根据省局指示,检查评价卡休他他M51号航磁异常,寻找富铁、富铜等矿产。

M51航磁异常,位于甘肃阿拉善右旗卡休他他北约2.5公里的巴丹吉林沙漠南缘。

南距兰新铁路河西堡车站直距137公里,简易公路171公里,距阿拉善右旗址距39公里,简易公路52公里(见插图I)。

一九六七年,我队航磁检查分队与张掖物探队配合,对此异常曾作了部分地质填图和地面磁法工作。

同年,进行了钻探验证,证实为较富的磁铁矿引起。

由于当时进入严冬,停工撤离工地。

六八年由于再未继续工作致使该矿搁置一年。

一九六九年,二次重返工地。

重新开始了铁矿地质的侦察工作。

经过了将近三年的野外奋战,终于查清了异常性质(C1、C2、C3、C4异常为铁矿引起),进一步查明了矿区的地层、构造,探明了矿床的规模,矿石质量及其伴生元素的含量等,最后证实该矿床是一个埋覆在沙层以下的一个矽卡岩型磁铁矿矿床,中等规模,铁矿较富,且含钴、镓,同时验证了C5、C6和M50号异常为超基性岩引起,为今后在该区布置重力、电法,寻找铬和铜镍等提供了一定的前提。

附:阿右旗M51铁矿储量计算指标的说明一、M51铁矿,均属原生磁选矿石,无氧化矿或未氧化矿:1、经54个样品的计算,TFe≥45%的富磁铁矿石TFe/FeO在1.4—2.5之间,平均2.15。

2、经42个样品计算,TFe30—44.9%的贫磁铁矿石TFe/FeO在1.2—2.5之间,平均2.12。

3、经14个样品计算,TFe20—29.9%的表外磁铁矿TFe/FeO在1.1—2.4之间。

平均1.70。

二、关于矿石工业品级划分考虑以下几点:1、矿石中铁矿物单一,为磁铁矿。

脉石矿物主要为透辉石、透闪石、阳起石,其物理性质近似。

有用铁矿物有良好的磁选性。

2、经过98个样品统计非可熔铁含量很低。

TFe与SFe绝对差平均值如下。

富磁铁矿石:TFe-SFe=2.53%(43个样)贫磁铁矿石:TFe-SFe=3.81%(50个样)表外磁铁矿石:TFe-SFe=4.66%(5个样)3、TFe≧45%作为富磁铁矿石界线,根据品位变化曲线,尚能圈出较完整的矿体,有利用开采和提高回采率。

4、富矿、贫矿中Cu含量均<0.3%。

表外矿中一般<0.3%(很少数在0.3%以上)且较均匀。

成为矿石的有益组分存在,所以不必参与矿石类型的划分。

5、有害组分S,矿石中含量普遍偏高,且很不均匀,对S不作要求,也不参与矿石类型的划分。

但在块段储量中计算其平均品位并在文字报告中予以详细说明。

经126个样品统计含S情况如下:富磁铁矿石:S平均含量0.789%(68个样)贫磁铁矿石:S平均含量2.065%(56个样)表外磁铁矿石:S平均含量3.235%(12个样)6、有害组分P含量很低,经统计:富磁铁矿石:P平均含量0.028%(77个样)贫磁铁矿石:P平均含量0.038%(65个样)表外磁铁矿石:P平均含量0.053%(12个样)三、可采厚度主要考虑两点:1、M51为盲矿,可采厚度太小,并无实际意义。

2、根据钻孔与主矿体倾斜夹角和边缘小矿体的统计,真、假厚度比例关系平均近似值1:2:3,假厚度取4米,实际真厚度为1.5—2米左右。

假厚<4米且能在图上表示矿体,也予以圈定,但不计算储量。

四、根据夹石统计情况夹石≤2米(假厚)代表真厚约1米左右,计入储量一般不影响矿石品级。

>2米计入储量则有所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