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设计方案总结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设计方案总结《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设计方案总结一、课程的地位和任务物理学是研究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科学.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一切领域中,应用于生产技术的各个部门,它是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和工程技术的基础.因此,我院将”大学物理”列为各专业的一门必修的统设公共基础课.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1.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内容有较全面,较系统的认识.即学生通过学习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实验课教学,了解自然界比较完整的物理图象,对物理学所研究的各种运动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有较全面,较系统的认识,对物理学的当代发展和成就以及物理学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有初步的了解.2.使学生在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受到初步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物理实验技能;使学生对科学实验在物理学研究和发展中的作用有正确的认识.3.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帮助学生增强爱国主义观念并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4.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工程技术以及今后知识更新打下必要的物理学基础.二、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是一门公共基础课.根据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目标,并参照近年来国际上物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趋势,本课程应具有以下的特点:1.保持物理学的核心内容系统,完整;在讲授经典物理学的有关概念,规律时尽早介绍相应的近代物理学的观点;注意增强对当代发展较活跃的物理学领域的成果和进展的介绍.2.以中学物理为起点,注意知识衔接,避免简单重复.3.本课程应安排在高等数学讲授完微商和不定积分的有关内容之后开始.应注意训练学生使用已掌握的高等数学知识来表达物理规律,分析和处理物理问题.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要求应适当.对本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分为以下三级:1.深入理解,熟练掌握(属较高要求):规定为深入理解或熟练掌握的内容,要求学生在学习后能准确,完整地理解有关物理概念,规律的表达及其依据的现象,实验,能运用这些概念和规律,熟练地分析和解决一些问题,包括某些带有综合性的问题.2.理解,掌握(属一般要求):规定为理解或掌握的内容,要求学生在学习后能依据这些概念和规律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能应用所学的公式进行计算.能正确地调整和操作有关的常用物理实验仪器,能应用处理实验数据的有关方法.3.了解(属较低要求):规定为了解的内容,要求学生学习后知道其所涉及的物理现象,概念和规律,能识别其主要特征,方法和结论.对当代物理前沿专题部分标明的有关概念的定义能够识记.三、学时与作业本课程共需64学时学时分配如下:第八章静电场26学时第九章磁场20学时第十章电磁感应与电磁场10学时总复习8学时四、大学物理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1.理论核心部分教学内容教学的基本要求绪论物理学与我们周围的世界周围世界中形形色色,绚丽多彩的物理现象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物理学对提高科学素养和学习专业知识以及对现代化建设的作用第八章静电场8.1电场库仑定律电荷守恒定率8.2电场强度及电场强度的计算8.3E的通量8.4高斯定理及应用8.5静电场力做的功电势能8.6电势与电势差8.7电势的叠加原理及电势的计算8.8电势梯度8.9静电场中的导体8.10电容电容器1.深入理解静电场,电场强度的概念和电场强度叠加原理.2.理解电场力的功.理解电势能的概念.深入理解静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及静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的概念.掌握简单情况下根据电场强度分布,用线积分计算电势差和电势分布的方法.3.理解真空中静电场的高斯定理.掌握电荷分布具有对称性时应用高斯定理求解电场强度的基本方法.4.理解静电场的环路定理.5.理解电容的概念.掌握电容器的储能公式.理解真空中的电场能量密度公式.第九章磁场9.1磁感应强度磁通量磁场中的高斯定理9.2毕奥—萨伐尔拉普拉斯定律9.3安培环路定理9.4安培环路定理的应用9.5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及其应用9.6安培定律9.7载流平面线圈在磁场中所受的力矩9.8磁力的功1.了解磁现象的电本质.2.理解磁场和磁感应强度的概念.3.掌握毕奥—萨伐尔定律,能应用该定律求解通电长直导线周围和通电圆线圈轴线上的磁感应强度分布.4.理解磁场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5.理解洛伦兹公式.掌握带电粒子垂直射入均匀磁场时作圆周运动的特点.了解霍耳效应的原理.掌握安培公式及计算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力和对通电线圈的作用力矩的方法.第十章电磁感应与电磁场10.1电磁感应定律10.2感应电动势10.3自感和互感10.4磁场能量10.5位移电流10.6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1.理解感应电动势的概念.深入理解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熟练掌握其应用.2.理解电动势,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的概念.3.了解互感,自感和涡电流的概念.4.了解磁能密度公式.5.了解麦克斯韦位移电流假设.6.了解电磁场的概念.7.了解真空中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2.大学物理专题讲座大学物理专题讲座以物理学核心内容为基础.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对在当代获得重大发展的物理学的主要领域有所了解,对其中的重大成就的理论意义和应用有所了解.大学物理专题讲座以定性介绍的内容为主,不强调教学推导.讲授中应将相应的研究,应用和发展和各种科技文献以及物理学史的有关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大学物理专题讲座包含的内容非常生动和丰富.因此,各教学班应认真组织学生收看电视课.扩展阅读:《大学物理》课程总结大学生电脑主页大学生的百事通校级精品课程申报材料《大学物理》课程总结理学院物理系二OO五年五月《大学物理》课程总结【本文由大学生电脑主页[]大学生的百事通收集整理】《大学物理》课程是高等院校工科各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它在为学生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学基础,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思想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又由于《大学物理》课是在低年级开设的课程,它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尽快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规律等方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我校物理系的全体教师非常重视《大学物理》课程改革和建设工作,1996年《大学物理》被评为江苏省二类优秀课程。
在新的起点上,物理系的教师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大学物理》课程的改革和建设之中。
近五年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重新制定了课程建设规划,利用“211工程”的资助和“世行贷款”的资助,初步形成了教学管理严格,教学文件齐全,教学全面开放,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内容现代化,实验室全面开放,教师队伍合理,教学、科研研究活跃的新局面。
一、《大学物理》课程简介《大学物理》课程总学时112,总学分7,分上下两个学期开课,每学期56学时。
先修课程是《高等数学》。
课程性质属公共基础课。
适用理工科各专业。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经典物理学和近代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以运动规律分类,建立全新的课程教学体系。
课程中注意阐明物理学的概念与联系,注重物理学思想、科学思维方法、科学观点的传授,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注重介绍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和认识论,重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
阐述物理学在科技革命、人类社会进步中所起的重大的革命性的变革作用。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经典力学基本原理,狭义相对论基本原理,气体分子动理论和热力学,静电学,稳恒磁场,电磁振荡和电磁波,振动与波动理论,波动光学(干涉、衍射、偏振),近代物理学(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玻尔氢原子理论、量子力学初步,原子结构等)等物理学的主要规律。
二、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自我评分依据1、教学队伍(人员组成见附件1)1-1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师德好,多人获得师德模范、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称号和奖励。
学术造诣高,近几年来,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具有多年教学经验,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获得教学质量奖、教学成果奖20余次。
(证明材料见附件)自评分:8分1-2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目前教学队伍共25人,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8人,助教10人。
其中博士3人,硕士7人,在读硕士10人。
40岁以上教师6人,30-40岁之间教师5人,30岁以下12人。
教师多数既从事《大学物理》教学,也从事专业课教学,学术方面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实验研究。
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有高级职称教师;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物理系制定有科学合理计划,并取得实际效果,近几年,有多人到校外进修,在校内在职读研,有多人晋升高级和中级职称。
(证明材料见附件)自评分:4分1-3教师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物理系定期组织教学活动,平均每学期10次,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
近年来,申请到各类教学研究项目20余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0余篇,获得省部级教学奖励3项,校级教学奖励10余项。
(证明材料见附件)自评分:8分2、教学内容2-1课程内容《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内容从经典物理到近代物理,物理学理论与工程技术及现代高新技术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教学中,及时把教改教研成果或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研制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课件,将现代教学手段应用于教学,跟踪物理学最新发展成就,如诺贝尔物理学奖等信息,及时融入教学中。
处理好《大学物理》课程与后续相关课程内容关系,教学内容起点高,与后续相关课程重复少。
自评分:10分2-2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大学物理》课程与物理实验课程紧密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课堂教学与课外作业、网络教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相结合,培养学生科学素质。
教学中,将课堂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环境保护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教书育人效果明显。
近年来,在教师指导下一些学生在公开出版刊物上发表论文47篇,在各种比赛中获奖数十项。
(证明材料见附件)自评分:6分2-3实践教学大学物理实验可以开出30多项实验,全面开放,供学生选择,实验开出率高,且紧密结合理论课教学。
开出的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能很好地满足培养优秀学生的要求。
自评分:6分3、教学条件3-1教材及相关资料《大学物理》课程选用的《普通物理学》(第五版,程守洙、江之永编),系全国发行量最大的大学物理教材,该教材获得国家优秀教材一等奖。
教学参考书为学生推荐的都是目前国内比较有名的获得部级或国家级奖的图书,如清华大学的《大学物理学》(张三慧编)、东南大学《物理学》(马文蔚编)、上海交大《大学物理教程》(吴锡珑编)等等。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指定了有效的文献资料,如《大学物理》杂志、《物理与工程》杂志、《现代物理知识》杂志、《物理实验》杂志等等;实验教材配套齐全,满足教学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