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传读后感1000字左右范文5篇腾讯传读后感1000字“在创业的那些年,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未来,都在为明天能活下去而苦恼”这是马化腾对早期团队运营腾讯公司时最客观也是最直接的概括。
预见未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然而很多时候,人们会认为如果当年的自己在另一个领域发展定能有巨大成就,这也是我阅读《腾讯传》的原因之一。
我对自己的人物设定是在书中的背景及年代中,我将与丁磊、马化腾等人争相厮杀,结果在读书的过程中却发现,倘若设想为真,自己早已被杀得片甲不留。
在中国企业史上,出现在1998年至1999年的这些互联网创业群体是前所未见的一代,他们组成一条喧嚣而璀璨的星河,隔出了一个新的企业家时代。
通过阅读,人们可以了解整个互联网的大背景,同时也会意识到自己是如何被这些互联网企业影响的。
包括阿里的马云、网易的丁磊、搜狐的张朝阳、小米的雷军,乃至微软、苹果等国际公司,都被作者以时间为主线,不断穿插在书中,形成一个立体的时代影像,这是我选择这本书的第二个原因。
看着群雄并起,策马逐鹿的互联网竞争,让人不禁热血沸腾。
这些人,在你毫无察觉的状态下改变了你的生活方式,你不会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不再排着长长队伍去现场买电影票,出门不用在路边傻等着出租车的到来,甚至买一个煎饼果子时都习惯用二维码付款。
渐渐地你会发现,总有一些人在想办法改变世界,与此同时,又有一些人在想尽办法适应改变的世界,毫无疑问,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后者。
我清楚的记得,有一次回家,发现我家老爷子正在玩欢乐斗地主,还时不时的喃喃自语。
家母像训斥孩童般喊道“六十多岁人了,你就不注意点自己的眼睛,视力都开始模糊了自己不知道啊”。
无奈下,父亲只好躲在被窝里继续搞他的斗地主革命,耳朵还得时刻注意着母亲潜入脚步声。
这时我发现,这些互联网企业不光是改变了我们这代人的生活,包括父辈们在内,他们同在被潜移默化的影响着。
从1998年公司创建到现在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腾讯被无数人诟病。
有人说他只懂抄袭没有创新,有人说他只会靠游戏产业赚钱,人们一边斥责着,一边开心的用着微信付款结账,手指还不停的在“吃鸡游戏”画面上舞蹈着;就好比你口中大骂着食堂厨师做的红烧肉没有营养,但你却丝毫没有住口不吃的意思。
读过《腾讯传》后,不能保证你对腾讯的态度发生变化,但至少,我希望人们能意识到自己是如何在不知不觉中被支配的。
你定然回忆不起自己什么时候买的第一套QQ秀、第一次注册腾讯会员、第一次在QQ音乐上付款买歌只为送给自己心仪已久的女士。
当然,你更不会清楚当年的“QQ农场”是其无意中发现的可以让人们心甘情愿付费游戏项目,所谓的“彩虹QQ”只是企业之间窥探用户数据的一种方式,“3Q大战”是两家互联网公司为了霸占你的电脑而展开的商业竞争,雷军开发的“米聊”要比“微信”早了足足一个月,最后却被彻底挤出站台……褒也好,贬也好,太阳仍然照常升起,月亮依旧阴晴圆缺。
对人们来说,最难的事情是彻底认清自己,然而人们却坚信自己能够一眼洞穿他人,写了这么多不是让你更加了解腾讯这各公司,而是想让大家认识当时的自己,看看自己是如何在抱怨对方的同时又被对方所支配的。
在阅读时,你会不知不觉地顺着书中的事件回到自己的学生时代,找到一些自己青春的影子。
而此时此刻,电脑上一只胖胖的却怕冷的企鹅,围着一条厚厚的红色围巾,正与你四目相对,把你带回十几年前,去感受那自己都已经记不清的匆匆岁月。
腾讯传读后感1000字2011年11月,腾讯和360的3Q大战刚刚尘埃落定,新浪与腾讯正为争夺用户打得不可开交,微信是腾讯新上线的一个产品,已经有3000多万用户,并且每天新增20万,因为有微信,所以,的战争已经结束了。
2011年前后正是横扫天下的时候,面对微信的横空出世,改变移动互联网的布局,事后看待这个事情,在为张小龙团队欢呼的同时,也为马化腾捏一把汗,如果微信不是由腾讯公司孕育出来的,而是由其它公司创造出来的,今天的腾讯还是腾讯吗?微信和腾讯使我不由的想起了得到和罗辑思维,得到用户现在也已经突破1000万了,每天新增10万左右,都是大量占用用户时间的工具,不同的是微信主要偏社交属性,得到是知识服务商,主要偏学习属性,得到里面的用户需要交流联系还是要通过微信来传递,但是微信的用户,不一定只有得到一个平台来学习,微信用户基数大是原因之一,得到版本不断更新,也在注重用户交流这一块,但其精髓还是知识服务,社交体验这一块应该不会大突破,所以双方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为什么是腾讯,而不是其他互联网公司,成为当今中国市值最高,用户数最多,盈利能力最强的企业?它的成功是一次战略规划的结果,还是偶然的产物?——为什么腾讯曾经遭遇空间的质疑,它所面临的模仿而不创新、封闭而不开放的“指控”是怎样形成的?性情温和的马化腾如何成为很多人眼中的“全民公敌”。
——中国互联网与美国互联网有什么异同?前者的繁荣是一次长期的追随之旅,还是有自己的东方式生存之道。
以上问题,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后续会慢慢给出答案。
“大行业和大时代”促使马化腾一骑绝乘。
罗胖曾经说过关于洛克菲勒是怎么样发财的,在现代的商业环境里一个商人要想成就洛克菲勒那种级别的财富,你至少要过三关:第一关:就是挖到第一桶金。
第二关:你就必须变成一口猪,站到那个时代性的风口面前,让风把你这头猪吹起来,这叫把握一次大机会。
第三关:就是你必须找到一种全新的方式完成你的财富帝国的横向扩张。
请思考一下腾讯帝国的崛起是否有其相似的地方?马化腾的七种武器产品极简主义简单就是一种美,少就是最合适的。
马化腾是“细节美学”和“白痴主义”的偏执实践者。
用户驱动策略注重用户体验,分析用户心理,形成了大数据下的用户反馈体制。
内部赛马机制中层团队并驾齐驱,内部厮杀。
试错迭代策略小步、迭代、试错、快跑。
生态养成模式进化论和失控论并行,连接一切,互联网+资本整合能力流量是优势,战略设想,转化并放大资本是动力。
腾讯传读后感1000字2019年,这是我第一次立下flag要每月读完一本书,并写读后感。
2019年也将是我离开校园、进入社会的第一个元年,误打误撞的选择2019年1月读完这本《腾讯传》也算是我送给自己进入社会的开路书。
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可是腾讯的成功、pony的青春仿佛比别人的血泪史都容易些,有人说腾讯的成功靠着模仿和超越做到了如今,也有人说腾讯靠着残害祖国花朵建立了今天的游戏帝国,可如果单单靠模仿和游戏就能成为21世纪互联网帝国的霸主,那或许会有战国七雄或春秋五霸来平分现有的互联网帝国,而不是腾讯一家独大。
从pony创业、融资、上市、微信,似乎每一步都不能少,每一次腾讯的运气都恰到好处,但也不仅仅是这些,腾讯的每一次模仿都不单单只是模仿,是注重每一份用户体验,是将每一个产品做到极简,只有极简才是无法超越的。
所以说微信的成功不仅仅是偶然,是一个团队在将产品做到极致、是满足所有用户体验的产物。
未来的互联网世界将是怎样的,谁也无法清晰的预言,但可以肯定的是互联网将成为一种工具,就像电、能源对于如今社会一样,互联网将成为一个促进社会发展的载物,承载着未来社会的发展。
对我而言,其实对自己的未来并没有一个很清晰的定位,也不止一次想象去做下一个可以引领社会的产品,但还需要积淀,攒足实力、把握机会,希望20年后再回首今天,能为自己的青春感到骄傲。
腾讯传读后感1000字最近花了一些碎片时间把《腾讯传》读了一遍,这是一本企业传记,但同时也是一本腾讯产品的成长记录,对其中产品的思考和感悟稍微记录和分享。
1.小步快跑,试错迭代。
这8个字在本书中多次出现,在互联网如今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每款产品的上线、更新,都不是完美的,需要不断地去发现问题、修正问题,快速响应,需要不停地对产品进行打磨、试错。
2.成为自己产品的用户发现产品的不足,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天天用你的产品,让自己成为用户,坚持这样做,一定能发现不少问题。
同时,去一些用户聚集的地方听听反馈,比如论坛、博客等,主动与用户接触,帮助和解决用户的问题。
3.关注细节,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不强迫用户;不为1%的需求骚扰99%的用户;淡淡的美术,点到即止;Don’t make me think!美术呈现:尽可能简单产品设计:让功能存在于无形之中对这几点的解读,我的理解是,从服务用户角度出发,做产品不是为了炫技,而是通过产品,给用户带来更简单舒服的服务。
4.建立口碑作为一个有良好口碑的产品,每加一个功能都要考虑清楚,这个功能给10%的用户带来好感的时候是否会给90%的用户带来困惑。
有冲突的时候要聪明,分情况避免。
每个功能不一定要用得多才是好,而是用了的人都觉得好才是真正的好。
可能不少产品设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地会混淆两个概念:不常使用和不好用。
即使不常被使用的功能,也需要达到「用了的人都觉得好」的水平。
好用的功能设计,是不需要任何说明的,应该是用户上来就知道如何操作,流畅愉悦的操作体验,能帮助产品建立良好的口碑,而让用户产生迟疑、感到困惑的功能,也会让口碑大打折扣。
腾讯传读后感1000字初识腾讯,是在2002的时候来深圳的叔叔婶婶家玩,发现深圳这边流行一种叫OICQ的东西。
出于好奇,便申请了一个账号,这个可爱的企鹅,从此竟然陪伴了我一直到现在。
工作之后,因为在深圳(腾讯总部),也有幸对腾讯有了更多了解。
曾经去腾旭面试过,去腾讯参观过。
可以说,现在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腾讯,每天你都会花至少一个小时在腾讯相关的产品上。
每天我需要在微信上完成与同事,亲人,朋友的沟通,在QQ上与同事传发文件,在微信读书上打发自己的碎片时间。
可是对于腾讯这个企业,我却是陌生的,阅读完此书,才让我第一次进入了腾讯的世界:1、领导人。
一个企业的领导人可以说是企业的核心和精神支柱。
他是这个企业的掌舵者。
犹如伟大的企业都有一位伟大的掌门人。
诸如苹果的乔布斯,华为的任正非,阿里巴巴的马云。
但是腾讯这位掌门人却非常独特,他低调且神秘,但是他身后的腾讯帝国,却是无比的强大和富裕。
马化腾是潮汕人,有着潮汕人特有的敢闯敢干和低调务实的精神,外表文静,内心却刚毅和柔软。
大学就读于深圳大学,这所当时并不出名的大学。
他从一个普通的工程师,白手起家,创建了属于自己的互联网商业帝国,也体现出马化腾骨子里的狠劲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斗志。
马化腾的个人魅力,对于腾讯而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的产品至上的原则,极简主义的用户思维,以及对于互联网的洞察和把握,是常人不可企及的。
他的性格中既坚持原则,又有像水一样的性格,能够变通和捉摸不透。
喜欢天文的马化腾,低调谦和,像看待宇宙一样看待这个世界。
2、创业期(1998-2004),腾讯是马化腾和几个同学包括张志东,曾李青等人一起创建的。
创立之初只有5个人。
在深圳华强北的赛格广场租了一个写字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