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视节目策划分析_以_康熙来了_为例

电视节目策划分析_以_康熙来了_为例

大 众 文 艺大100影视与传媒摘要:《康熙来了》是近年来收视率比较高的综艺娱乐类谈话节目,受到两岸广大年轻人的喜爱。

本文将探讨该节目策划,并对其节目策划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

关键词:康熙来了;策划;分析《康熙来了》是一档台湾的综艺娱乐类的谈话节目,于2004年开播,每周一至周五晚上10点播出的带状节目,具有极高的人气。

《康熙来了》节目名称的确定就是在蔡康永和徐熙娣名字中各取一个字组合而成,该名称具有相当强烈的主持人的个人特色,同时也强调了主持人的核心地位。

到目前为止,《康熙来了》已制作播出了一千多集的节目,并在2005年夺得金钟奖。

一、关于《康熙来了》的策划所谓电视节目策划就是指策划者在策划之初,进行充分的调查与准备,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观众的需要利用已经掌握的信息,对节目的定位选题、整体风格、特定内容、效果评估等一系列流程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规划,并判断和预测节目发展变化的趋势。

如今,收视率成为衡量生产者水平的重要数据,台湾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分析甚至精确到每分钟。

于是,策划就成为一个节目开播甚至成功的重要手段。

虽然《康熙来了》看起来很没有顺序甚至有些乱,但是它还是一档策划成功的节目。

《康熙来了》的第一期嘉宾是李敖。

李敖的肆无忌惮,蔡康永的玩世不恭,小S的古灵精怪,一下子让节目吸引了众多眼球,并为节目定下了一个基调。

这个基调就是:让名人回归为普通人。

蔡康永说他和小S的目标是,“让名人撕下,至少是撕下部分面具。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康熙》的采访都让嘉宾必须说“人话”,不要场合话,也不要讲公关稿。

《康熙来了》整个节目的制作就是一条娱乐生产的流水线。

幕后制作团队要预定嘉宾,工作人员需要了解近期娱乐热点,然后提出节目方案,得到制片人认可后,开始与嘉宾联系,确定上节目的时间。

嘉宾联系好以后,主持人、工作人员收集嘉宾资料、草拟谈话问题、内容和方式。

嘉宾来了一批又一批,只等着上节目,一般一天可以录制两到三集节目。

节目的后期制作也非常迅速,最迟一个星期后就可以和观众见面。

这种纯粹流水线化的传媒娱乐工业化理念让《康熙来了》从周一至周五每晚10点准时亮相,形成观众新的收视习惯。

二、关于《康熙来了》的评析《康熙来了》无论是在海峡两岸都有着相当高的人气。

与台湾观众不同,大陆观众一般通过网络观看。

不同于香港综艺节目,台湾综艺节目没有语言障碍问题,更容易让大陆的观众接受。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对《康熙来了》的评价也各有不同。

1.《康熙来了》的优点(1)主持人:《康熙来了》这档节目有着很强的主持人为中心的特点,就算是大腕明星上节目依然有主持人的戏份。

蔡康永和小S一冷一热、一张一弛,节目的火花就在这样的碰撞中产生。

小S时常在节目里面戏称蔡康永为读书人,而蔡康永也说些阿谀奉承的话让小S欢心,他们时而合伙问嘉宾问题,时而有些小争执,又或两人撂下嘉宾自说自话。

虽然他们在电视中的表现有时毫无逻辑,但是这种不做作的自然反应也是受观众喜欢的原因之一。

(2)幕后工作人员:《康熙来了》有非常优秀的节目制作人,其制作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猜》非常有名,近年另一著名的节目《超级星光大道》也是由詹仁雄制作的。

值得一提的是《康熙来了》的键盘手在节目录制过程中根据访谈进行的过程来使用各种不同的音效也为节目增色不少。

(3)后期制作:节目的后期制作主要包括两部分,节目的片头、片花和节目内容的剪辑、加工。

在片头的设计中,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做一个全新的调整。

曾经出现过的片头由主持人分别扮演《大长今》中的角色。

目前康熙最新的片头是几部经典电影的画面,分别来自于《乱世佳人》、《泰坦尼克号》和《外星人》。

在节目内容方面,会对一些词语打出卡通的字母,并配上音效,幽默感十足,也会根据情况在画面中一只乌鸦飞过,或者是脑袋上三根黑色的竖线,如果有人讲了冷笑话在画面中则是飘雪的景象,还有一些表现“脸红”等效果。

(4)节目内容:《康熙来了》有一些比较成功的单元,如检查女明星的包、舞蹈大赛、女星卸妆等。

这让许多人知道了女星不是像在屏幕上一样光鲜亮丽,她们也需要药物来解决便秘的问题,也让观众知道了女星卸妆以后,皮肤到底是什么样的状况,或者也只有半边眉毛。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至少撕下部分面具”的愿望。

(5)其他:对于大陆观众来说,尽管赴台限制放宽,但是能够去台湾的毕竟还是少数,综艺节目成为了解宝岛的一个平台。

有网友曾在百度贴吧留言说,《康熙来了》是一部台湾娱乐圈的普及教材,通过收看这个节目,除了认识了一些从来没有听过的明星之外,有些人甚至是通过这个节目认识了蔡康永。

就笔者来说,也是通过这个节目认识了台湾的艺人,知道了台湾著名的101大厦和微风广场,台湾的小吃甜不辣、大肠包小肠等。

同时,对于一些过气艺人或者是刚刚起步的新人来说,上节目也是重新制造话题的一个重要的机会,如曾创作《我愿意》的音乐人黄国伦自从参加节目以后人气陡增,在参加了多次《康熙来了》之后被詹仁雄发掘,加入《王牌大贱谍》的主持。

2.关于《康熙来了》的批评王刚曾罢上《康熙来了》,他认为 “难道离开性,难道离开伦理,对于伦理道德的挑战,就没有可谈的了吗?”他觉得作为文艺工作者,绝对不能去又到、迎合这种低级趣味。

“当然并不是指名人所有的隐私都不能问”,王刚认为如果能给人以启发,如果能给人良性引导,这样的隐私也是可以问的。

就笔者收看该节目经验来看,康熙二人时常会问一些相对隐私的问题,但他们并没有一定要嘉宾回答,有时只是做做效果而已。

台湾综艺节目的一个宗旨就是“一切为了笑果”,他们做节目的目的就是要让观众觉得好笑,要让他们笑出来,这样就够了,没有需要多深刻的教育意义。

蔡康永本人也经常奉劝大学生们不要收看这些节目包括他自己的《康熙来了》,尽管他知道他这样说没有效果。

他还认为,世界上本来就不应该存在综艺节目,生活得很舒适的人在人生中就会笑了,只有人生有问题的人才会需要综艺节目。

蔡康永曾说:“所谓读书人面对电视这个媒体,一定会觉察出电视本身有堕落的天性——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看电视,……电视本来很俗,如果想从电视里要深度,那也太高估电视的能力了。

如果是国家某个研究机构的院长来讲电视俗,我理解他的立场。

但如果是其他做电视的人来讲电视很俗,那他要想想自己做的节目。

” 他也曾说道过:“如果你想找深度,请关掉电视,打开书,或者你自己的人生。

” 而笔者认为,王刚说能给人以启发,能给人良性引导,这样的隐私也是可以问的,其实这样说明王刚还是站在了一个通过媒体来教育大众的位置,他是在俯视受众,而《康熙来了》是在和观众对视,他们问一些观众关心的明星最平常的生活问题。

蔡康永曾经说过没有必要让观众看完一个节目以后伤心的痛哭流涕,也曾有女明星讲到和女儿分离的时候流泪,但是主持人很快就打住了这个话题,没有让该女明星继续回忆这段伤心往事,如果同样的情况放在大陆甚至是央视如《艺术人生》,主持人一定会揪着这个问题不放,让现场内外、电视里外哭成一片。

曾经有网友说过,生活已经很辛苦了,就想找一些轻松的娱乐有什么不可?不管外界对《康熙来了》的评价如何,这档节目依然有着较高的收视率,尽管康熙二人也时常在节目中说不知道什么时候节目就停掉了,但是至少目前这个节目还在继续,依然保持着它的高人气。

我们无法影响《康熙来了》的制作和走向,但是分析《康熙来了》也能让从类似的这些台湾综艺节目中汲取经验。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大陆的电视节目策划人员学习台湾综艺节目的原则。

我们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大陆的节目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1.项 缪.《台湾电视综艺节目研究》.厦门大学,2006年4月.电视节目策划分析——以《康熙来了》为例叶冰清 (江西财经大学 330013)大 众 文 艺101摘要:本文从国内情景式广告的现状出发,针对其表现形式探讨其广告的效果、创意的发挥、媒体的选择及构思的巧妙、放置的位置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广告的最终效果。

本文重点分析怎样将广告画面与其所在媒体巧妙地结合;怎样才能使情景式广告信息传达效果发挥到最佳,以及如何使情景式广告的宣传区域扩大,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关键词:广告媒体;巧妙结合;效果一、前 言现今,广告形式丰富多彩,广告氛围的营造是一种较新的形式,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它是由广告画面的创意、色彩、大小、宣传内容等各方面因素与其所在媒体的地点、形状、材质等特有因素的完美结合。

创造一种媒体与广告画面巧妙结合的,能让受众去感受去参与的广告情境。

在这个商业社会里广告媒体种类繁多,表现形式多样。

许多新媒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运而生。

这里所说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除了传统媒体广告以外,独特的、新颖的、甚至是奇怪的媒体:学校公车、购物车、马桶、垃圾车等等都有可能成为新兴的广告媒体,几乎囊括了公共场所内的所有设施。

“新广告媒体现在被认为填充了‘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和缝隙’。

” [1]因此广告的创意也就不再是单纯的广告画面、文字的创意,而应该是广告内容和媒体形式的共同表现。

在我国,目前常见的新媒体上的广告大多只是报纸、杂志等各种平面作品的移植和扩大,设计者没能很好地挖掘和利用媒体的特性,广告内容也没有与媒体形式有机结合。

对于媒体来说一个好的广告创意,应该是以实现广告内容与媒介以及目标人群的关联,充分挖掘广告媒体的潜力为目的。

成功的媒介表现能有效地提升广告效果,能使低价的媒介费用发挥出高价的广告效果。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可能花费更少,潜在着更多的效果,并较少地存在混乱现象。

[2]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新兴的广告媒体在不断涌现,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物件都有可能成为新的广告媒体,它们促进了信息传播的发展,同时也使这个信息时代变得更加繁杂。

许多广告的投放都是在做一些无谓的牺牲。

商家在广告媒体上的投入是有限的,如果广告媒体的表现力不够,广告信息的传播就会湮没于市场的汪洋之中,虽有声有色,却毫无效果。

国内一则成功的减肥产品广告:广告发布在一则目标消费者为年轻女性的晚报上,利用报纸中缝来做广告,加以文字的创意,使产品的性能与报纸中缝细长的特点产生直接的联系,达到一种不言而喻的效果。

这则广告使得减肥产品的销量直线上升。

报纸中缝本是最不起眼、价格最低廉的版位,但将这则广告植入其中,却达到了不同凡响的效果,创造了意想不到的价值。

所以,选择适合的媒体,并将广告与之特性巧妙结合起来可以大大提升广告信息的传播效果。

二、创造全方位的情景式体验(一)注重情景式广告的渲染一个成功的情景式广告必需是广告与广告媒体巧妙地合二为一,充分传达广告的信息。

因此情景式广告与媒体本身的一些因素:地点、空间、材质、特殊性、与受众的关系等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同时情景式广告与广告本身的创意、文案、色彩、画面效果等各方面也有很大关系。

广告与媒体的结合有好有坏,同样对周围环境、受众心理的影响也有好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