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关爱他人习惯培养

小学生关爱他人习惯培养

小学生关爱他人习惯培养
主动关爱他人的孩子是富有同情心与责任心的孩子,他们具有良好的社会认知,容易获得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然而,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孩子的成长环境日益优越,家庭中走出来的“小公主”与“小皇帝”也日益增多,他们大多有很强的自我中心主义思想,很少考虑同伴的感受,于是孩子们身上或多或少地出现了自私自利、孤傲偏执、人际关系不协调等问题,如何培养小学生关爱他人的好习惯显得十分重要。

我们必须让孩子明白,要想得到别人的关爱,首先必须学会关爱别人。

一、培养自爱是起点
只有懂得爱自已的人才知道如何去爱别人。

微笑能温暖别人也能快乐自己,笑能让人甜到心里。

为了让孩子们快快乐乐地渡过每一天,我开展每日评选“微笑天使”的活动,让孩子们每天带着微笑与老师问好,和同学游戏,当他们答出难题,受到表扬,帮助同学,交到新朋友时也让他们用微笑来奖励自己。

自爱源于自信。

而对于小学低年级儿童而言,他们对自己的评价来源于外界给予的评价,而老师与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让孩子们对自己充满信心,首先我们应对他们充满信心。

通过与家长们沟通交流,我们达成共识,在学习与生活中多发现孩子的优点,甚至可以扩大
他们的优点,加以鼓励,长此下去,孩子就会信心十足了。

二、教师言行作示范
我爱我的每一个孩子,无论他的学习是否优异、能力是否出众。

同时我也感受到了来自孩子们爱,孩子们的爱是真挚而又单纯的我和学生之间,有四个共同:共同感受:感受学习的过程;感受同学的情谊,感受生活的美好;共同分享:分享学习的快乐,分享友情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共同成长:不停的学习新的知识,更新观念,和时代同步和学生共同成长;共同感受与付出爱。

三、班风营造是保障
每一个孩子都生活在班级这个大家庭里,营造团结友爱的班级风面貌与培养关爱他人的孩子二者相辅相成,于是教学生关爱集体至关重要。

关爱集体就是要从小事做起:上课不迟到,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上好两操,做好卫生清扫,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组织的活动,把班级的荣誉放在第一位……把这些小事做好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每位同学都愿为共同营造这个幸福的“家”而努力。

学生有了把班级当成家的观念,班集体有了很强的凝聚力。

好习惯的培养大多需要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关爱他人习惯的培养更是如此,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需要一以贯之,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抓紧时机指导,灵活地选用不同的
方法,用最适合孩子的方法教育孩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