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0号线0标工程车站地表袖阀管注浆施工方案编制:项目总工:项目经理:中铁0局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0号线0标项目经理部目录1 编制说明11.1 编制依据11.2 适用范围11.3 编制原则12 工程概况22.1工程简介22.2工程地质情况42.3水文地质条件52.3.1地表水52.3.2地下水类型及补给及排泄5 2.3.3水土腐蚀性评价62.3.4地层渗透系数63 施工部署73.1人力资源配置73.2 施工工期74 袖阀管注浆施工方案84.1 管线探测84.2施工工艺流程84.2.1场地平整94.2.2孔位放样94.2.3钻机定位94.2.4钻孔104.2.5安装袖阀管104.2.6封孔114.2.7注浆114.2.8提管124.3注浆加固区域124.4施工步骤134.5注浆量计算144.6施工重难点及对策15 4.6.1孔间串浆154.6.2注浆压力长时间不上升15 4.6.3地表隆起154.7地下管线保护措施15 4.7.1组织保护措施164.7.2制度保护措施174.7.3技术保护措施174.7.4监控量测185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86 施工注意事项197 施工技术保障措施208 安全措施219 环境保护措施2210 附件22车站地表袖阀管注浆施工方案1 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本工程相关施工设计图纸、设计交底等资料;(2)现场踏勘所掌握的环境资料;(3)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4)《深圳市深基坑工程管理规定》;(5)国家及深圳市现行相关法律、法规;(6)现行有关法规、标准、技术规范、定额以及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面的政策和法规;(7)主要采用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如下:《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深圳地区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JG04-96)《深圳市基坑支护技术规范》(SJG05-2011)《广东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12)《地基处理手册》(第三版)(8)我单位现有的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套能力;(9)类似工程的施工实践经验。
1.2 适用范围本施工方案适用于车站周边建筑物地面跟踪注浆加固施工。
1.3 编制原则(1)确保技术方案针对性强、操作性强;施工方案经济、合理。
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及实事求是相结合。
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周边环境及工期要求等条件选择最具实用性的施工方案和机具设备。
(2)技术可靠性原则根据本标段工程特点,依据深圳及其周边地区类似工程施工经验,选择可靠性高、可操作性强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
(3)经济合理性原则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本着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比选施工方案,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从而使旋喷桩加固施工达到既经济又优质的目的。
(4)环保原则施工前充分调查了解工程周边环境情况,紧密结合环境保护进行施工。
施工中认真作好文明施工,减少空气、噪音污染,施工污水、废浆经沉淀并取得相关部门的批准后方可排放。
施工过程实施ISO14000标准,进行环境管理。
建设“绿色工地”,实施“环保施工”。
2 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车站为地下三层双柱三跨岛式车站,主体结构采用现浇整体式框架结构,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
附属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
车站起点里程DK1 4+000,有效站台中心里程DK15+000,车站终点里程DK15+000。
车站全长0m,标准段宽21.6m。
车站设有两组风亭和A、B、C、D四个出入口(其中B、D出入口预留)。
主体围护结构采用1000m厚地下连续墙(工字钢接头)+局部内支撑系统。
车站位于X区车路路中,站址地势较低,地面略有起伏。
东南侧为临街商铺(1层,距离主体5.26m)和坂田大酒店(5层,距离A号出入口4.83m)、南侧国惠康百货(4层,距离车站主体8.25m)和坂田邮电所(5层,局部7层距离主体16.20m);东侧为税务局坂田征收所(5层,距离车站主体7.02m);北侧为民房(2、3、4、5、6层,距离车站主体2.68m);西北侧为中心门诊部(4层,距离C号出入口3.07m,距离主体13. 05m)和天长地久婚纱摄影楼(3层,距离车站主体13.19m);西侧为龙波通讯等商住(3层,距离车站主体7.98m)和魅族、苹果等商住楼(3层,距离车站主体5.62m)。
由于车站离周边建筑物较近,为了防止施工过程中引起周边地面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造成破坏,故需对离基坑较近的建筑物进行跟踪注浆加固,图2-1车站总平面布置图2.2工程地质情况本站施工范围内覆土地质从上往下依次为素填土、淤泥质粘性土、粉质粘土、局部砾砂层、砾质粘性土、全风化花岗岩、强风化花岗岩、中风化花岗岩、微风化花岗岩。
图2-2 车站地质典型剖面图上述地层中砾砂层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含黏粒,局部成黏土团块,局部含少量圆砾,透水性极强,揭露层厚0.90~5.40m,平均厚度2.41 m,层顶埋深2.70~9.00m,层顶高程61.38~67.52m,层底埋深4.4 0~11.70m,层底高程58.07~65.82m。
砾质粘性土以灰白、褐黄、褐红色为主,可塑~硬塑,由下伏中粗粒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含约20%~30%石英颗粒,透水性较强。
该层场地内广泛分布,揭露层厚1.10~22.40m,平均厚度11.17m,层顶埋深3.10~11.40m,层顶高程58.98~67.27m,层底埋深6.90~26.60m,层底高程43.56~62.41m。
2.3水文地质条件2.3.1地表水本场地地表水不发育。
2.3.2地下水类型及补给及排泄根据其赋存介质的类型,场地地下水主要有二种类型:一是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岩土层中;另一类为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块状强风化、中等风化带裂隙中,略具承压性。
(1)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在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砂层中,为场地内的主要含水层、透水层,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排泄方式有蒸发和地下迳流,流向总体上由南往北,水量较丰富,水质易被污染。
(2)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赋存于花岗岩的块状强风化~中等风化带裂隙中。
富水性因基岩裂隙发育程度、贯通度、及地表水源的连通性而变化,主要由孔隙水补给,排泄方式为地下迳流。
因地层分布的不均一性、岩土层富水性及透水性的差异性导致基岩裂隙水局部具微承压性。
根据初勘地温测试结果显示勘察期间场地地下水水温26.0~31.0℃。
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位埋深0.42~5.70m,高程64.46~68.92m。
根据地区经验地下水位的年平均变化幅度为0.5~2.0m。
2.3.3水土腐蚀性评价(1)地下水腐蚀性评价根据室内水质分析结果,本站点地下水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T 50021-2001 2009版)进行综合判定,环境类型按Ⅱ类考虑,按地层渗透性判定时按A类考虑。
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为弱;在长期浸水及干湿交替的条件下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的腐蚀性为微。
(2)土的腐蚀性评价根据土的易溶盐分析结果,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T 50021-2001 2009版)进行判定,环境类型按Ⅱ类考虑,采取的地表水位以上的填土(黏性土),按地层渗透性判定时按弱透水层考虑,对砼中钢筋腐蚀性判定按B类考虑。
场地内地下水位以上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为弱,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为微。
2.3.4地层渗透系数车站地层自上而下为人工填土,冲洪积黏性土、砂层以及残积层,全风化~微风化岩层。
渗透系数建议值用于施工降水,具体如下表:3 施工部署3.1人力资源配置注浆工序施工项目部安排2名技术管理人员轮流值班做好质量控制及记录,另设现场负责人1人、领工员1人全面负责施工生产管理及协调。
施工班组按要求配置各类技工20人,现场施工分为2个工作面,由于施工场地狭小,且紧邻民房和商铺,现场作业工人只分为1班,其中每班设钻机引孔工6人,注浆工12人,杂工2人。
3.2 施工工期基坑北侧回填注浆施工工期计划在20天,具体如下表:主要设备及材料一览表根据施工场地条件,将采用2套设备两个工作面同时施工,具体机械设备配置如下:主要设备及材料一览表名称单位数量工作内容钻机台2钻孔KBY-70/型灌浆泵台2灌浆低速搅拌机台2储浆高速搅拌机台2制浆塑性袖阀管米9920注浆机械式止浆塞个500止浆4 袖阀管注浆施工方案注浆施工前,先熟悉了解注浆区域的管线分布情况,并开挖探沟,确认管线的具体位置,做好标记后,避开管线方可进行引孔施工,然后安装袖阀管,进行注浆。
由于注浆区域较大,施工分为两个工作面同步进行。
4.1 管线探测场内进行开挖作业之前,务必对开挖区域进行管线探测,人工开挖探沟,开挖区域横、纵向均需开挖探沟,探沟根据场地面积大小设置,同一方向各道探沟间距不大于10m,如遇路口、小区出入口等地方,探沟设置间距不得大于5m。
探沟人工开挖深度为不小于2m,1:1放坡开挖,沟槽底部宽度0.8m。
4.2施工工艺流程袖阀管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图4-1 袖阀管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图4.2.1场地平整将注浆加固范围内杂物、垃圾等清理干净,不相关的材料、机具等调出施工场地,并进行平整、压实,达到地质钻机平稳施工的条件。
4.2.2孔位放样根据设计图纸放样,注浆孔横纵间距为1m,超出地面建筑物外包尺寸不小于3m。
4.2.3钻机定位孔位确定后,钻机进场就位,钻机底部需平整稳固,钻孔原则上按图纸进行定位,孔位偏差不大于0.05m,。
若受建构筑物、地下管线、架空线、交通及地形等条件影响无法施工,应及时通知工程部协商调整。
4.2.4钻孔开钻前检查钻机钻杆钻进角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在钻进2m时及以后每加一节钻杆均对钻机调平校正,要求钻孔的倾斜度及设计倾斜度偏差≤ 1.5%。
钻孔方式及深度根据不同的加固区域有所不同,详见下图:图4-2注浆加固横剖图4.2.5安装袖阀管钻孔至设计深度后,应立即拼装袖阀管至设计孔深长度,在连接好的注浆管底部加下闷盖,将注浆管下入孔内,并向注浆管内注满水,以免注浆管上浮,确保注浆管下到孔底,上面高出地面,在注浆管顶部封上密封盖,防止杂物进入管内。
4.2.6封孔在地面1m以下采用套壳料填充,套壳料强度必须适中,既要防止孔内上下串浆,又要保证注浆压力能够劈裂套壳料。
套壳料一般采用水泥:膨润土:水=1:1.5:1.9配制而成,通过循环泥浆的管接到挤压式注浆机上,套壳料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钻杆进入钻孔底部,随着套壳料的进入,泥浆从地面孔口置换出来,置换出来的泥浆通过钻孔口的泥浆沟排到泥浆循环池。
在发现排出的泥浆中含有套壳料时,停止置换。
地面及地面下1m范围采用速凝水泥砂浆封堵,防止注浆过程中返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