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资企业的高新物语记者I 丁云多?年之前,苏州高新区就已经是日本企业在中国沿海地区投资最密集区域之 聚集了多达500余家的曰资企业。
但“曰资高地” 一直以来低调。
本 期我们探访苏州高新区有代表性的曰资企业,通过近二三+年在这里成功 发展、转型的它们,还原“曰资高地”的曰常生态模样。
并借由一个角度展现时代浪 潮下’苏州高新区不断革新的发展步伐,大致勾勒其近30年的发展变迁。
苏州日本电波:又该是一次转型升级的时候了藤原信光的办公室里悬挂着一幅书法作品,“电 光火石”四个字恰似他的行事风格。
每天,他21:00就 寝,在凌晨2: 00起床工作,自2006年履职苏州日本电 波董事长、总经理一来,一直保持这种工作节奏。
中日恢复邦交1个月后的访问预埋了 25年前的合作作为苏州高新区的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日本电 波与中国有着深厚的缘分。
1972年9月29日中日恢复邦交,10月24日,曰本 电波工业株式会社创业社长竹内正道,就作为日本技 术交流团团长,率团访问中国,受到周恩来总理亲切 接见,并与之合影。
“中国很大,大市场一定在中国,一定要到中国投 资。
”抱着这样的信念,1994年1月,竹内正道的长子,已任会长的竹内敏晃拍板决定,在苏州高新区独资设 立苏州曰本电波工业有限公司。
在外资企业一般均以 合资方式成立的年代,坚持要以独资方式投资建n “1994年,正是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 体制快速转型的关键时期。
苏州位于长三角的中心区 域位置。
苏州高新区承诺会竭尽全力配合我们建厂。
从公司设立、工场建设到生产准备,确实无一不热情 关心、积极配合我们。
”筹建之初就一直参与的苏州 曰本电波现任董事长、总经理藤原信光说。
1999年,竹内敏晃会长获苏州市荣誉市民称号。
而今年,也是 苏州日本电波成立的第25个年头。
25年里,伴随苏州高新区的区域发展,苏州曰本 电波取得了巨大成就。
1994年1月设立之初,注册资本15亿曰元,投资总额25亿曰元,之后经6次增资,注册资本达到4720万美 元,投资总额达到9070万美元。
苏州日本电波的产品是将人造水晶加工成晶片,继而制造出的控制元器件,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产 品,移动通信产品和汽车产品。
特别是汽车,安全气 囊、车载信息服务、遥控车锁、空调、导航等均受元 器件控制。
25年中,产品从最初有2个脚的引线式向着贴片化发 展。
贴片化产品再从大到小,经历4代里迭,从一开始的 8.0*4.5毫米大小,发展到现在最小的仅2.0*1.6毫米。
目前,苏州日本电波最大的竞争领先优势还在汽车市场。
由于市场对品质保证的要求非常高,将大量潜 在竞争对手抵挡在门外。
同时,移动通信产品要求元器 件产品越来越小型化,“苏州日本电波有技术力量可提 供比2.0*1.6毫米更小的产品,一且需求量增加,优势 会更突出。
”藤原信光透露。
在汽车市场和移动通信市 场,苏州日本电波的产品都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压倒性 优势。
由于控制元器件产品都是经由供货给汽车零部 件企业,再提供给整车制造商,苏州曰本电波的产品在 汽车市场的专业领域内实际占有率非常高。
“在华综合性总部”30年周期内的重大转型升级25年来,伴随着苏州高新区的不断变化发展,公 司形态不断发展,苏州日本电波也从原先的单纯出口 加工,逐渐增设了销售部门。
并正在考虑,把在整个 大中华区的销售基本全部集中到苏州,为此,与苏州 高新区共同提出“在华综合性总部”的概念,整合企 业在华的商流、物流。
MODERN SUZHOU I063曰本电波目前的销售点分布在香港、深圳、上 海、台湾及苏州5个地方,充分利用了各地区的优势和 特点。
随着苏州高新区不断发展,并成立了综合保税 区,曰本电波已筹划将香港、深圳、上海、苏州的销 售业务归并、统括在苏州,合理精简部分物流成本。
归并以后的苏州部门销售额将在现有单单制造工厂的 基础上翻倍。
2018年,苏州曰本电波的销售额约5亿人 民市。
藤原信光认为,25年来,苏州曰本电波能够顺利 发展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积极、主动地推进“本 土化'“本地化'根据他的观察和总结,一些日资企业到异国投资 建厂之所以失败,原因或许有两个,或者日方管理太 细太多,中方仅仅作为普通员工;又或者曰方几乎不管,管理责任全部由中方员工承担。
两种情形都不太 会成功。
他认为,日资企业要日方先构筑好体系,然 后由中方员工在大框架下运营。
这是日本电波这些年 来在苏州工厂取得成功的关键。
例如,苏州日本电波 的副总经理由中方员工担任,她在公司的权限仅次于 董事长、总经理藤原信光。
财务主管也由中方人员担 任。
“外资企业的财务人员全部由中方担任,一般也 比较少。
”董事、副总经理徐菁说。
目前,企业有员 工135◦名,其中日方人员8名。
今年是苏州日本电波创立25周年,藤原信光说,也是比较关键的一年。
公司经营期限是50年,正好走 过一半。
在日本,通常认为一个企业的平均寿命是30 年左右,而25年也差不多临近这个关键点了。
为什么 是30年?因为就事业本身而言,以30年为一个周期,肯定要有大变化,包括发展战略调整、继任者培养等,如果没有变化,可能就只能止步于此。
日本电波 在苏州设立“在华综合性总部”的构想,正是企业的 一次重大转型升级。
N G K:市场的发展,最终影响企业决策NGK(苏州)环保陶瓷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长 良直的中文说得非常好,上电视接受参访也完全无障 碍。
长良直是第二次赴任。
第一次是2007-2008年,这 一次从2017年4月份开始。
两次赴任刚好相隔10年。
跟着中国市场的节奏调控企业的步伐NGK主要生产汽油汽车的过滤器,每一辆汽车安装一个这样的产品。
近期,其同样位于苏州高新区的 第二工厂正在加紧建设。
新工厂的加紧建设是有理由的。
中国国内将于2020 年7月1曰起分阶段实施新的国六排放标准。
为此,NGK 专门设立第二X厂,生产符合内扫随漸规的产品。
虽然中国国内大力推广清洁能源汽车,类似海南 岛2030年开始禁售燃油车,但NGK对市场的研判谨064 |MODERN SUZHOU慎而客观。
长良直解释,目前国内汽车年销量3000万辆,其中电动车的市场占有率仅5%,电动车的产量当下还无法满足整个市场的规模。
即使到2030年,预计中国电动车市场占有率将达到20%左右,燃油车仍有80%的市场。
另外,除供乘用车以外,NGK的产品还供卡车、面包车等柴油汽车。
到2021年7月1曰,中国的重型柴油车也将全部实行国六排放标准。
NGK为此也开发了适合柴油车的新产品。
总结而言,就是虽然清洁能源车处于一个快速发 展阶段,但近几十年内,中国国内市场仍有大量燃油车需要加装过滤器。
现阶段,3000万辆的汽车年销量中约有2800万辆 汽油车,以一辆汽车安装一个产品计算,NGK的目标是达到40%的市场占有率。
目前第一工厂年产值30亿人民币左右,预计第二工厂全部完工投产后将产值相当,等于产值翻了一倍。
整体环境支持企业持续髙速发展两次履任,让长良直对日资企业的变化了然于胸。
NGK第二工厂的施工现场“苏州位于发达的长三角核心地带,距离上海很近,地理位置优越,有很好的高新技术人力资源。
NGK的很多汽车行业直接用户就在上海、苏州、无锡 这一地带。
”长良直说,苏州高新区的整个投资环境,对曰资 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行业优良而友好。
一是招商工 作能力强,政府服务企业的工作效率精简高效,二是 整个区域的发展趋势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整体环境支 持企业向着未来持续高速发展,这也是NGK增资建 厂,并坚持继续待在苏州高新区的原因。
2001年,NGK投建苏州工厂时,已有很多日资 企业选择了这里,政府很重视,给予了很优惠的建厂 条件。
18年后,当年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已经结束,但仍有这么多包括曰资在内的外资选择留在苏州高新 区,有政府对企业高服务质量的原因,“在NGK的18 年苏州记忆中,没有遇到这方面的障碍。
”2000年左右,劳动密集度较高的企业来中国投资,看中中国劳动费用低。
NGK当时的投资也看中了 有竞争力的劳动力价格,加工生产然后向国外出口。
但随着这一块费用的增加,一些企业搬去了东南亚,继续留在中国国内或继续加大投资的企业,主要目标 转换成了开拓中国国内市场。
在曰企眼中,中国电子 行业和汽车行业的市场非常优质,特别是汽车行业,稳定性较高,苏州周边一带这样的企业又较多。
市场的发达会通过产业链带动个体企业从2001年NGK落户高新区时中国国内汽车第三次排放新规,到现在的第五次,马上第六次,排放标准 的不断提高、强化,令NGK的市场变得愈加广阔。
产 品最初约有20-30%面向国内销售,以出口为主,到 2010年市场转向,现在有80%以上的销售在国内。
总 公司4个部门中,陶瓷部门是最大的骨干部门,创造 了 60%的销售额和70%的利润,日本本土以外的9个国 家运营11个工厂中,中国工厂是第二大规模,包揽了 30%的产量。
最初,NGK对投资兴建中国工厂的风险性也并不MODERN SUZHOU I 065能把握。
但这些年来,投资规模逐步增大,18年里增 资10次,产量也翻了 10倍。
企业一直在适应中国国内 的排放标准变化,调整着自己的产品,伴随技术的改 氣提升,生产规模也随之扩大。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快速增加,NGK工厂也不断提 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第二工厂增加了高智能的自 动化生产线,所以虽然一厂二厂的产值基本等量,但 操作工人一厂1200人,二厂减少了 1/3,约800人左右。
由于产品的特性,生产仍有工序需要人工辅助。
NG K研发功能向来由总公司来负责,苏州工厂 本身并没有这项功能。
但长良直说,因为中国国内汽 车行业在技术先进性上已基本与先进国家相当,所 以汽车组装企业的研发机构首先已在慢慢转移向中国,NGK这样的产业链关联企业之后可能也会作出相应变化,在中国设立研发部门或将在考虑范围之内。
±t I?1置菜i化供应也是竞争力苏州松下半导体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松岛博同时担 任两家“松下”的领头人。
在苏州约有十一家松下系 企业,位于苏州高新区的数量最多。
每家企业都有独 立运营法人,所属母公司也不尽相同。
苏州松下半导 体是目前销售额最高的一家。
为巨大的市场引人开发团队苏州松下半导体主要生产与车辆安全相关的车载 品以及半导体产品。
在苏州高新区投资建厂18年,企业的发展战略有 了调整。
产品从最初的一般民生用产品,逐渐向汽车 用和工业用产品过渡。
同时,由于新生代汽车都在向 着自动驾驶和新能源汽车方向发展,苏州松下半导体 也在这个领域发力,开发、生产了新能源锂电池控制 芯片、自动驾驶的辅助系统等。
总经理松岛博说,企业整个经营的基础就是构建 在根据社会环境作出相应变化的基础之上。
当整个社会大环境从过去满足民生用领域,转变至发展先进汽 车工业、发展新能源领域时,无论松下母公司还是松 下苏州工厂,都做了转变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