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常见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及其处理

认识常见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及其处理

广泛性舞蹈样徐动症
机制 受体向上调节,使黑质纹状体DA功能 相对增强。
处理措施
• 停用安坦,减药或换药,口服或注 射非那根,促大脑代谢治疗
• 预防:
尽量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锥外反应强的药物 避免长期服用安坦
(4)药源性癫痫
• ①大发作(属较严重的不良 反应,氯氮平较易诱发);
• ②局限性发作; • ③癫痫持续状态; • ④阈下发作(脑电图异常)
,均衡的饮食,规律正常的生活。 • 体格瘦小者应每天多喝水以便增加血容量。 • 起床时缓慢地改变体位,起立不能突然,转
身缓缓而起,动作不要过猛过快,做些轻微 的四肢准备活动,有助干促进静脉血向心脏 回流。
体位性低血压的处理措施
• 排便后起立动作都要慢些。 • 洗澡水温度不宜过热,因热可使血管扩张
而降低血压。
• 同时锥体外系副作用的出现会 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处理措施
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D2样受体,纹状体DA功能 减弱而ACh功能增强所致,减量或停药可减轻或消
除。 治疗 ???
中枢性抗胆碱药苯海索
(3)迟发性运动障碍
长期(>1年)和大量服药所致
表现 停药后长期不消失
口、舌、腮三联症 不自主的有节律的 刻板式运动如吸吮、鼓腮、舔舌等以及捻动
• 多见于治疗初期、改换药物或药量骤增时,大多 在迅速改变体位时发生,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时病 人突然出现眼前发黑、头晕、面色苍白、冷汗, 直立晕倒以至于外伤。
• 刚服药时,腿部血管放松。如果突然站起,血管 来不及收缩,血液来不及供应脑部,就有可能出 现头晕、甚至昏倒。服药久了,就会适应。
正常体位变换时血压的调节
药物用于治病,可以产生 有利于身体的治疗作用;
同时,也可产生与治疗目 的无关或有害于身体的副作 用。
side effects
beneficial effects
一、抗精神病药物作用机制
抗精神病药物通过阻断大 脑多巴胺受体(尤其是多巴胺 D 2 受体)而具有抗精神病作 用。
但抗精神病药对机体的其他 受体同时起作用,因此出现相 关的副反应。
处理措施
处理原则:
立即停药; 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包括补液、
降温、防感染、抗痉挛、吸氧、纠正 水电解质平衡、心血管(包括血压) 处理;大剂量胞二磷胆碱可增加DA受 体活性,DA激动剂溴隐亭; ECT有效,不宜使用胆碱能药。
(7)消化系统症状
• (1)胃肠道反应 口干、恶心 、呕吐、胃纳差、腹泻、便 秘及肠麻痹等;
• 不在闷热或缺氧的环境中站立过久,以减 少发病。
• 用药后,夜间起床大小便最容易引起体位 性低血压,故夜间起床尤其要小心。
• 大量出汗、热水浴、腹泻、感冒、饮酒等 都是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诱因,应该注意 避免。
(5)心血管系统
心动过速和心电图异常(ST–T改变和Q–T
延长)。
•心肌损害时需予营养心肌药改善心功能,必 要时需停止用药或换药,同时合并抗心律失 常药治疗
• 如果是患者向你诉述的、或祈求你或医生 解决的,大多是药物的副反应。
• 当然问题是症状和药物副作用还是要由医 生来下判断和处理。
处理措施
(1)鉴别并明确原因,采用心理 治疗、安慰及解释。
(2)出现明显药源性精神症状时 ,应采取措施促进排泄,足量输 液,给予维生素B、C等治疗;必 要时停药观察。
(2)急性锥体外系症状
体位变 换
回心血量下降 心输出量下降
刺激大血管容量感受器、 压力感受器
心血管中枢整 合传入信息
适应体位的改变
维持正常血 压
心脏输出量增加
动脉和静脉血管收缩、 心率加快、心脏收缩力增加
体位性低血压的处理措施
• 无需停药,出现症状时去枕平卧休息就可。 • 睡觉将头部垫高,可减少体位性低血压的出
现。 •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平时养成运动的习惯
• (2)可引起药源性肝功能损害 。
处理措施
• 口干患者嘱其多饮水,便秘患者嘱其改 善饮食结构,加强运动;持续3天未解大 便需予肥皂水灌肠;
• 肝功能损害较轻者可予以护肝药对症处 理,较严重时需立即停药。
(8)血液系统副反应
• (1)血小板减少症
• (2)再生障碍性贫血
• (3)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症 属严重不良反应,氯氮平引起 较为多见,为其他抗精神病药 的10倍,严重者可致死亡。
其他
意识模糊 恶心呕吐 皮疹 体位性低血压
(1)药源性精神症状
过度镇静
情绪抑郁
焦虑激越
紧张症状群 谵妄状态 原有精神病 性症状加重
症状与药物副作用的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鉴别小技巧
• 往往在精神病情严重时,抗精神病药的副 作用显不出来。一旦病情好转后,副反应 就明显了,病家不必紧张,这些并不是病 情恶化。
• 如果是病情恶化,患者不会向你诉说,不 会要求治疗。
◆ 药源性帕金森用肌综药张数力合周增症至高数、月面发容生呆。板动(作面迟具缓脸、)
◆ 静坐不能
、肌肉震颤和流涎等。
◆ 急性肌张力障碍 烦躁不安,反复徘徊;
一般1月或第1次用药后产生。面、颈、唇及舌 肌痉挛多见,表现口眼歪斜、斜颈、伸舌、张
口和言语障碍等症状。
(2)急性锥体外系症状
(2)急性锥体外系症状
处理措施
(1)对敏感患者宜选用致抽搐作用较弱 的药,缓慢加药;
(2)若发作频数很少,不必停药,但要 合并抗癫痫药;
(3)发作较重、次数较多者,应及时停 药或换药,急性期按癫痫治疗原则处 理。
(5)心血管系统
• 体位性低血压:也称直立性低血压,α-受体阻断 ,逆转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抑制血管运动中枢 ,反复用药产生耐受,减弱降压作用,不用于治 疗高血压。
阻 断 作 用 特 点
一、抗精神病药物作用机制
药源性 精神症状
急性锥体 外系症状
迟发性 运动障碍
抗精神病药 常见副反应
药源性癫痫
自主神经 系统失调
恶性综合症
消化系统 症状
血液系统 副反应 内分泌系 统副反应
皮肤副反应
药物检测观察的十个副作用
抗胆碱、 多巴胺作用
口干 视力模糊 静坐不能 震颤 肌张力增高 心动过速
(6)恶性综合症
• (1)肌紧张(强直);
• (2)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包括:高 热、大汗、心动过速、血压不 稳;
•剂(量机3骤制)增意:骤可识减能、障与合D碍A并功。用能药下、降脑;病药患物者更、换紧过张快症、
者、酒药依赖者是发生NMS的危险因素。 病程数小时至7天。严重死于肾脏、呼吸功 能衰竭,死亡率20-3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