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11211095数据分组的应用举例

201111211095数据分组的应用举例

确的结论。实践不仅能够让我们把课堂知识加以巩固运用,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帮助我们接触新事物。
说明:
1、该实验报告填写好后,以学生的学号+实验项目名作为该word文件名保存,例如某学生学号为20080001,本次实验名称是:信息检索,则本次实验报告的保存文件名为:20080001信息检索。
2、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将本报告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实验指导教师,邮件的主题为:班级名+学号+实验名称。
4按[Old and New Values]按钮进行分组区间定义。这里应根据分析要求逐个定义分组区间。(具体操作步骤在机房老师进行了详细的指导,以及在实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老师都进行了及时的纠正)课本71页3—9
5如果仅对符合一定条件的个案分组,则按[if]按钮并输入SPSS条件表达式即可。
至此,SPSS便自动进行组距分组,并在数据编辑窗口中创建存放分组结果的名为mj的新变量。(课本72页3-10)
二、实验内容和过程
第二章课本18页图2-1为本实验的调查数据图
本例中,由于人均住房面积是定距型数据,要了解其分布特征应首先进行分组,可对“人均面积”变量进行组距分组。这里,首先利用数据排序功能对“人均面积”进行排序,得到其最大值和最小值。根据理论应将数据大致分为12组,但出于实际问题的研究需要,姑且将数据分为4组,“人均面积”10平方米以下的为第一组,10-20平方米的为第二组,20—30平方米的为第三组,30平方米以上的为第四组。
SPSS组距分组的基本操作步骤如下
1选择菜单
[Transform]----[Recode into Different Variables]
2选择分组变量到[Numeric Variable->Output]框中,这里选择“人均面积”。
3在[Output Variable]框中的[Name]后输入存放分组结果的变量,并按[change]按钮确认,这里的变量名为mj。也可在[Lable]后输入相应的变量名标签。
忻州师范学院经济管理系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
班级
本1106
实验项目名称
数据分组的应用举例
指导老师
贾亚飞
姓名
党晓春
学号
201111211095
评分
实验地点
主楼701
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掌握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组的方法,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
要求:根据数据“住房状况调查.sav”进行分析,分析被调查家庭的人均住房面积的分布特征。
三、实验体会或结论
实验结论:从以上实验可以看出:
1数据显示第一组(人均面积10平米以下)的人甚少。大都集中在第二组数据中。
2第二组数据中人均面很稳定,并且人们的年龄也比较集中。
3处于第四组数据的人比较少,而且人们的文化程度也比较低。
实验体会:通过这次的SPSS课程实践,让我掌握了如何运用SPSS软件进行简单的数据操作,学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