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


>50~100
250
145
275
470
2)坑体滑动、坑底隆起、挡土构件嵌固段推移、锚杆与土钉拔动、支护结构倾覆与滑 移、土的渗透变形等稳定性计算和验算,均应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
Rk K Sk
(3.1.5-3)
Rk──抗滑力、抗滑力矩、抗倾覆力矩、锚杆和土钉的极限抗拔承载力等土的抗 力标准值;
Sk──滑动力、滑动力矩、倾覆力矩、锚杆和土钉的拉力等作用标准值的效应; K──稳定性安全系数。
• 3.1.2基坑支护应满足下列功能要求: • 1.保证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
道路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 2.保证主体地下结构的施工空间。(新增
强条)
• 本条规定了基坑支护应具有的两种功能。
• A:应具有防止基坑的开挖危害周边环境的功能, 这是支护结构的首要的功能。
• B:应具有保证工程自身主体结构施工安全的功能.
协调结构规范与岩土规范表达方式
• 3.1.5 支护结构、基坑周边建筑物和地面沉降、地下水控 制的计算和验算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
• 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 1)支护结构构件或连接因超过材料强度或过度变形的承 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应符合下式要求:

(3.1.5-1)
• 对临时性支护结构,作用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应按下式 确定:
• 3.1.6 支护结构构件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 计时,
• 1.作用基本组合的综合分项系数不应小于 1.25。
j 1
i2
m
n
Sd SGjk SQ1k
S ci Qik
j 1
i2
m
n
Sd SGjk
S qi Qik
j 1
i 1
• 结构荷载(作用):自重、使用活荷载、风、地震、温度 、水土压力(地下工程)、水浮力(地下工程) 、施工 荷载
• 基坑作用:水土压力、施工荷载、自重、温度
• 基坑支护与永久结构: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
• 两版规程依据背景: • 工程数量 • 基坑深度 • 设计主体的演变、质量保证体系的完善、注册师
制度的施行
• 从业人员 • 地下空间的开发 • 大量地方规程的颁布 • 主编风格
• 数易其稿:从内容增加较多、有争议→精 简、统一
• 形式改变较大:表达更直接、对初学者更 易理解
指标对应计算点的钢材厚度
材料强度设计值=材料强度标准值/材料分项系数
) (非本规范内容
Rd ——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应按各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
钢材牌号
钢材厚度 (mm)
抗拉、抗压、 抗弯
fa、f’a
强度设计值
抗剪 fav
强度标准值
端面承压 抗拉、抗压、
(刨平顶紧) 抗弯
fce
fak、f’ak
强度极限值 fau
≤16
215
125
235
375
Q235
>16~40 >40~60
205 200
120 115
325
225 215375 375>6源自~100190110
205
375
≤16
315
185
345
470
Q345
>16~35 >35~50
300 270
175 155
400
325 295
470 470
• 一、基本规定
• 3.1.1基坑支护设计应规定其设计使用期限。基坑支护的设 计使用期限不应小于一年。
• 关键词:设计使用期限
• 使用年限:对设计、施工、、建设各方的影响 • 基坑支护是临时措施 • 荷载一般不需考虑长期作用、材料耐久性。 • 避免超越设计状况,
• 支护结构的支护期限规定不小于一年,一年中的 不同季节,地下水位、气候、温度等外界环境的 变化会使土的性状及支护结构的性能随之改变,

(3.1.5-2)
• 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 由支护结构的位移、基坑周边建筑物和地面的沉降等控制 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应符合下式要求:

(3.1.5-4)
结构荷载组合简介(效应)(非本规范内容)
m
n
Sd
S S Gj Gjk
Q1 L1 Q1k
S Qi Li ci Qik
应为主体地下结构施工提供正常施工的作业空间及环境,提 供施工材料、设备堆放和运输的场地、道路条件,隔断基 坑内外地下水、地表水以保证地下结构和防水工程的正常 施工。
• 支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应把保护基坑周边 环境安全放在重要位置。
• 该条规定的目的,是明确基坑支护工程不 能为了考虑本工程项目的要求和利益,而 损害环境和相邻建(构)筑物所有权人的 利益。
3.4 设计指标(抗力)
钢材强度设计值为fy/R。R为抗力分项系数,对Q235钢 ,R =1.087;对Q345、Q390和Q420钢,R=1.111。 这样对Q345钢来说,比原规范的16Mn(R=1.087) 强度设计值有所降低。原因为: ① Q345钢包括旧标准的5种钢材,统计资料不足; ② 近年来发现16Mn钢质量不理想,稍厚(当t>20 mm)就容易分层。
• 内容改变不太多:吸收成熟的成果,增加双 排桩,
• 1.0.2适用范围:适用于一般地质条件下临时性建筑基坑支
护的勘察、设计、施工、检测、基坑开挖与监测。 • 对湿陷性土、多年冻土、膨胀土、盐渍土等特殊土或岩石
基坑,应结合当地工程经验应用本规程。
• 关键词:临时性建筑基坑

二、《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增加及调 整的主要内容和强制性条文
• 3、支护结构设计时应采用 :承载能力极限 状态 (细化了8点)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细化了4点),结构重要性系数未变。
协调结构规范与岩土规范表达方式
• 1.明确了:结构按分项系数表达岩土按按安全系数表达 • 2.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由材料强度控制的结构构件的破坏类型采用
极限状态设计法,荷载效应采用荷载基本组合的设计值,抗力采用结 构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值并考虑结构构件的重要性系数。 • 3.涉及岩土稳定性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采用单一安全系数法,本规 程的修订,对岩土稳定性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问题恢复了传统的单一 安全系数法,一是由于新制定的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 标准》GB50153-2008中明确提出了可以采用单一安全系数法,不 会造成与基本规范不协调统一的问题;二是由于国内岩土工程界目前 仍普遍认可单一安全系数法,单一安全系数法也适于岩土工程问题。 • 4.以支护结构水平位移限值等为控制指标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设计 表达式也与有关结构设计规范保持一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