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能由国家计划统一调拨分配,因为资源的供应和需求太复杂, 农民自己的组织,使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让这个组织为农
变动的系数也太大。除去少数特殊、稀少的资源由国家统一 民进入市场提供帮助,当农民的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出面
JIANGXI AGRICULTURE 109
农业资讯 农业信息
NONGYEZIXUN
提高,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不高,缺乏这些岗位所 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在内的社会
必需的技能,对他们而言,要进入这些企业是比较困难的。 化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外出劳动力就业市场的管理制度,规
目前,我国的农村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不断完善和农村人力资源 管理实践的不断深人,农村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也必将不断系 统和完善,从而从理论上指导并规范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活动。 1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任何资源都需要管理,农村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资 源不仅需要不断开发,同时更需要管理 。 [1-2] 1.1 农村人力资源自身的现状决定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和城 市人力资源相比,其数量特征体现在人口基数大和增长量大。 由于农村的人力资源基数较大,因此即使增长率较小,相对 增长的数量也会比较大,增长率与城市相比较高。因此,农 村每年的新增人口数量相当可观。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特征 主要表现为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 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同时,农村人力资源相对分散,即散居 在一家一户的独立经济单位,从事着分散的各自经营的个体 劳动,不像城市那样,劳动力主要集中在企业里,从事分工 协作集体的劳动。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社会化大生 产条件下,根据农业现代化、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趋势和 要求,对巨大的、分散的、独立的、素质低的农村人力资源 更需要加以管理 [3]。 1.2 提高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使用效率的需要 对农村人力资 源之所以要进行管理,从客观层面上看,一是为了合理配置、 科学开发和有效使用农村人力资源,力争农村向社会提供的 劳动力、人才与市场对劳动力、人才的需求达到平衡;从微 观层面上看,是为了实现农村人力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的合 理配置和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效能。 2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理也只限于通过户籍政策简单地把农民束缚在越来越有限的 土地上。尤其是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对农 村人力资源基本采取放任状态,农民如何务农、市场经济条 件下如何通过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配置和使用等,以促使 其实现正常流动与有序转移,没有相应的组织机构进行管理。 尽管有农村基层组织,但相当一部分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流动或转移问题上的作用也不大,有的甚至就没有发挥过相 应的作用。加上没有相应的针对性、操作性很强的有关农村 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制度、措施或法律法规,所以造成了农 村劳动力过剩、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过低、农村人力 资源浪费严重、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三农”问题日益突出。 2.2 对已转移城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管理现状 2.2.1 没有统一的组织领导 大部分地区没有统一的组织领 导,劳动力的流动半径较小,且大部分是以自发流动为主。 近年来,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农村劳动力的劳务输出,加强了 宏观指导和微观管理,但剩余劳动力转移从整体上看仍然处 于无序和自发状态。无论是从农村转移出来后留在农村乡镇 企业的劳动力,还是进入城市和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务工的农 村劳动力,他们的流动、转移行为基本上都是自发的。据有 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农村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非常低, 80% 以上的外出务工人员都是自发性外出的,进人乡镇企业 的农民一般是经由家人、朋友介绍,或通过招工广告宣传进 入其他企业。 2.2.2 法律法规不完善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规模化 管理的法律法规基本缺失,劳动力供求双方的行为均缺乏相 应的规范和约束。目前,我国在农民工的管理方面还没有一 套正式的法律法规,权益遭到侵害的民工能够诉求的法律只 有《宪法》第 42 条的原则性规定,以及缺乏具体实施细则的《劳 动法》,加上农民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在处理劳动纠 纷时往往不利于维护农民工的利益。 2.2.3 缺乏有组织的针对性较强的职业技能培训,转移的行 业和领域受限 现代制造业需要的是有某种专业技能和管理 能力的高素质劳动力,而我国现有的农民多数未经过有组织 的专门培训,不能适应大工业对人才的需要。在新的国际经 济格局和国际分工的条件下,我国传统的低廉劳动力比较优 势将逐步丧失,被技术、知识、信息和资本等竞争优势所替代。 随着城市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就业门槛会不断
改革开放以来,针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问题,不管 是理论界还是实际工作者等都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 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农村人力资 源无论从总体数量、质量还是从结构上看,都与我国现有生 产力发展水平所能提供的生产资料量和结构存在很多不相适 应的地方。农村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很多不容回避的 问题。 2.1 务农人员的管理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对农村人力资源 的管理仍然沿袭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农业行政管理体制。这 种管理形式只注重管理农作物的产量,而对农村人力资源管
农业信息
农业资讯
NONGYEZIXUN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倪锦丽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33)
摘 要 人类社会进人工业革命以后,大量农村人口涌人城市,雇佣劳动也随之产生,与此相适应,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也显得十分必要。 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不仅数量多、增长快,而且素质低、又相对分散。因此,如何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管理意义重大。 关键词 农村;人力资源;管理
3 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对策
范市场易行为,保证市场正常运转,提高市场效率;帮助
加强农村人力资源管理不是要把人力资源纳入计划分配 待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对转移成本、收益、风险做出正确的判断。
的范畴里。历史证明,人力资源和其他物质资源一样,不可 3.2.2 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 我国应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