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火地岛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岛屿,西部和南部山地为安第斯山脉余脉。
东部和北部为平缓低地,覆盖第四纪冰川沉积和火山灰砾,多湖泊和沼泽湿地。
左图为火地岛及其周边区域图。
岛上雪线高度仅500~800米,有很多树木,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作“醉汉树”(右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火地岛叙述正确的是()①东部沿岸寒流减湿,西部沿岸暖流增湿②山脉大致呈南北向,由于山脉阻挡,形成西部多雨区和东部雨影区③岛上湖泊多为冰川作用形成④地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处,多火山地震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造成火地岛上雪线高度仅500~800米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B.海拔C.海陆位置D.地形3.据图推测“醉汉树”的树冠朝向()A.西北B.西南C.东北D.东南【解析】1.依据火地岛的位置与世界洋流分布可知,其西岸受秘鲁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东岸有巴西暖流流经,故①错;由材料可知火地岛西部南部为安第斯山脉余脉,其走向为南北走向;其纬度在53°S附近,地处西风带,所以西部为迎风坡降水较多,东部为雨影区,降水较少,故②正确;结合材料该岛屿覆盖第四纪冰川沉积且海岸线曲折,所以该岛冰川作。
用多,故③正确;根据板块分布,火地岛位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交界处,故④错误。
2.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有降水和气温,气温越低,降水越多,雪线越低。
影响一个地区整体雪线高度的因素是气温。
从图中可知,火地岛位于52°S到56°S之间,纬度高,年正午太阳高度小,气温低,导致其雪线整体较低,A正确;海拔高度、海陆位置和地形对某一地区整体雪线高度影响较小,B、C、D都错。
故选A。
3.由材料可知该岛地处西风带,盛行西北风且风力强劲,迎风面树枝易受损伤,背风面树枝正常生长,所以其树冠朝向背风面东南方向,D正确。
【点睛】需熟悉世界洋流分布、板块分布及影响雪线的因素。
伊朗是中东地区的大国,国土绝大部分在伊朗高原上,具有特殊的位置、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
长期以来,伊朗农业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也因此受到了明显的制约。
下图为伊朗部分区域示意图。
4.伊朗()A.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B.气候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C.河流流量小,多内流河D.a、b分别为咸海和里海5.伊朗的经济特征是()A.多山地和草原,农业只有畜牧业B.工业结构完善,基础雄厚C.农业机械化水平高,粮食能自给D.盛产石油,以石油开采和出口为主6.伊朗盐沼面积的季节变化特点是()A.全年无变化B.冬季面积变大C.冬季面积最小D.夏季面积变大【解析】4.伊朗属于西亚,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降水少,河流流量小,多内流河;图中的a、b分别为里海和波斯湾。
据此分析选C。
5.伊朗多山地和草原,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但也有绿洲农业;工业结构较为单一,工业基础并不雄厚;当地降水少,农业自然条件较差,需要进口粮食;该地盛产石油,以石油开采和出口为主。
据此分析选D。
6.盐沼的补给主要来自降水,支出是蒸发及生活生产用水。
该区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略多,水体面积增大,盐沼增多;冬季气温较低,蒸发较弱;冬季,该地区农业多处于休耕期,农业生产用水较少。
据此分析该地冬季盐沼面积变大,选B。
【点睛】伊朗卡维尔盐沼成因:卡维尔盐沼位于伊朗中部,在厄尔布尔土山脉东南。
由于气候干旱和强烈的地表蒸发使盐碱板结,覆盖在盐沼上,所以盐沼地区几乎无人居住。
该地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山脉阻挡海洋水汽进入,降水少,气候干旱;该地地处亚热带,气温高,蒸发旺盛,地表多盐分析出;河流多内流河,并在低洼处汇集;盐分随河流汇入低洼地。
另外,泥沼洼地,地表水难下渗,容易形成盐沼。
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读图回答问题7.据图示信息推断,甲乙丙丁四个城市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应该是()A.甲城市B.乙城市C.丙城市D.丁城市8.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是()A.调整农作物熟制B.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C.广泛建设人工水域D.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9.下列结论的依据,所用图示信息正确的是()A.河流稀少,有内流河,所以该国为内陆国B.中、东部城市分布较多,故该国中、东部为平原C.位于温带地区,导致该国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D.降水量稀少且呈条带状分布,使该国植被呈现东西延伸、南北更替【解析】7.人口数量最多的城市应位于自然条件最好的地点,从图中信息看,该地降水较少,故水资源为影响人口分布的最主要的因素。
从图可知四地相比,甲丁地年降水量大约在100mm,降水少,不是人口居住的理想地,AD不对。
乙虽然靠近河流,但海拔高,地形复杂,故人口分布少,B不对。
丙地海拔最低,热量条件最好,地形平坦开阔,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为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地区,C对。
故本题选C。
8.从图中的经纬度判断为该地位于中亚地区,地处内陆,降水少,主要的生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防治措施是防风固沙工程,D对。
调整作物熟制不能防治风沙,A不对。
该地降水少,不适合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不适合广泛建设人工水域,BC不对。
故本题答案选D。
9.有内流河不是判断内陆国的依据,是否临近海洋才是判断内陆国的依据,A错。
水源的丰富程度是影响人口、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B错。
图中没有温度的信息,C错。
图中的降水信息表现为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将使该国植被呈现东西延伸、南北更替,D正确。
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四大陆西岸0°-40°范围内年降水量分布的状况。
读图回答问题10.表示北美大陆西岸降水状况的是()A.①曲线B.②曲线C.③曲线D.④曲线11.M对应的地点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蒸发旺盛B.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C.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D.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解析】10.结合图中四条曲线分布纬度范围和降水量大小,再结合所学知识世界各大洲西海岸的气候类型分布相关知识。
南美西海岸的寒流势力最强大,沿岸降水量最少,所以①曲线表示南美西海岸降水状况;非洲西海岸赤道附近降水量最大,所以②曲线表示非洲西海岸降水状况;澳大利亚大陆面积小,跨纬度较小,所以④曲线表示澳大利亚西海岸降水状况;故③曲线表示北美大陆西岸降水状况,C符合题意。
故选C。
11.根据上题分析,①位于南美大陆西海岸,西侧有强大的秘鲁寒流影响,降温减湿,故降水量少,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乍得湖是非洲第四大湖,湖水水位常随季节显著变化。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2.乍得湖北部蕴藏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最有可能是()A.石油B.铜C.黄金D.金刚石13.乍得湖在短短40多年间面积萎缩90%以上,其最主要原因为()A.气候干旱,蒸发旺盛B.降水减少,旱灾严重C.过度放牧、砍伐森林及过度引水D.河流补给水源枯竭14.乍得湖流域国家开展了对此流域的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最切实可行的措施是()A.加强人工降雨力度,增加降水量B.引进物种,增加生物种类,提高生态环境的稳定性C.恢复植被、开凿人工河道引水入湖和推广节水措施等D.让乍得湖周围的居民大量迁移至别处【解析】12.乍得湖北部分布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故选A。
13.乍得湖地区的气候变化不大,所以蒸发量和降水量多少变化不大;河流的补给水源没有枯竭;而过度放牧、砍伐森林及过度引水,使注入湖泊的水减少,使湖泊的面积萎缩。
故选C。
14.人工降雨受大气条件的制约;引进的物种不适宜当地的种植条件;周围的居民大量搬迁是不现实的;而恢复植被,涵养水源,开凿人工河道引水入湖和推广节水措施等都会改变当地的水源条件。
故选C。
草树是澳大利亚特有植物。
耐火烧,火后易开花,花莛为开花部位。
木质茎(树干)是由无数叶子基部剩余部分因黏液黏合堆积而成,高约6~9 m,成熟需上百年时间;茎上有1 m以上常绿草状叶子,细长如钢丝,是良好的插花花材。
15.下列地理事物分布范围与草树分布范围存在重叠的是()A.大堡礁B.油橄榄C.大分水岭D.牧羊业【解析】本题考查澳大利亚农业。
15.“茎上有1 m以上常绿草状叶子,细长如钢丝”反映出适应热带草原气候,故可能与牧羊业分布区一致。
二、综合题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
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
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1)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1)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
(2)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
(2)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冬季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3)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
(3)河流附近,熊出没的概率大;山地地形,且有森林,便于隐蔽;降水较少,晴天较多,利于拍摄。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地区的气候、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
(1)该地气候区域差异主要有南北方向、东西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差异。
南北方向的气候差异主要是由于纬度造成;东西方向上的差异是由于勘察加半岛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垂直方向上的差异是由于山地垂直高差造成气候的垂直分布。
(2)勘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陆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可以从食物、栖息地等方面进行回答。
该地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该地地势起伏大,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该地冬季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
(3)此题回答要结合该地的地理环境和熊的生活习性进行回答。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河流附近,熊为获得食物与水源,熊出没的机率大;该地有森林,便于拍摄者隐蔽。
17.下图中B城为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2012年11月22日,以“未来能源的发展新能源”的主题赢得了2017年世博会举办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地势特点。
(1)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高西低);东部以山地、丘陵为主,西部以平原为主。
(2)指出图示地区气候最突出特征,并简述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干旱气候干旱导致河流稀疏,河流短小,水量不大;植被稀疏,多荒漠;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壤贫瘠;风蚀地貌、风积地貌分布广泛。
(3)图中A 地出产的苹果具有味甜汁多、含糖量高的特点,采摘上市时间较晚,严格控制在每年的10 月25 日霜冻期以后上市。
说明气候条件对A 地苹果生产的有利影响。
(3)该地晴天多,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采摘时间晚,苹果生长期长,有利于糖分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