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将半径为2的圆形纸片折叠后,圆弧恰好经过圆心O ,则折痕AB 的长度为( )A .3B .2C .23D .()123+ 【答案】C 【解析】过O 作OC ⊥AB ,交圆O 于点D ,连接OA ,由垂径定理得到C 为AB 的中点,再由折叠得到CD=OC ,求出OC 的长,在直角三角形AOC 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 的长,即可确定出AB 的长.【详解】过O 作OC ⊥AB ,交圆O 于点D ,连接OA ,由折叠得到CD=OC=12OD=1cm , 在Rt △AOC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C 2+OC 2=OA 2,即AC 2+1=4,解得:3,则3.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勾股定理,以及翻折的性质,熟练掌握垂径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2.某一超市在“五•一”期间开展有奖促销活动,每买100元商品可参加抽奖一次,中奖的概率为13.小张这期间在该超市买商品获得了三次抽奖机会,则小张( )A .能中奖一次B .能中奖两次C .至少能中奖一次D .中奖次数不能确定 【答案】D 【解析】由于中奖概率为13,说明此事件为随机事件,即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详解】解:根据随机事件的定义判定,中奖次数不能确定. 故选D .【点睛】解答此题要明确概率和事件的关系:()P A 0=①,为不可能事件;()P A 1=②为必然事件;()0P A 1③<<为随机事件.3.如图,点D 在△ABC 的边AC 上,要判断△ADB 与△ABC 相似,添加一个条件,不正确的是( )A .∠ABD=∠CB .∠ADB=∠ABC C .AB CB BD CD = D .AD AB AB AC= 【答案】C 【解析】由∠A 是公共角,利用有两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相似,即可得A 与B 正确;又由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即可得D 正确,继而求得答案,注意排除法在解选择题中的应用.【详解】∵∠A 是公共角,∴当∠ABD=∠C 或∠ADB=∠ABC 时,△ADB ∽△ABC (有两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相似),故A 与B 正确,不符合题意要求;当AB :AD=AC :AB 时,△ADB ∽△ABC (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要求;AB :BD=CB :AC 时,∠A 不是夹角,故不能判定△ADB 与△ABC 相似,故C 错误,符合题意要求, 故选C .4.一次函数y ax c =+与二次函数2y ax bx c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像可能是( ) A . B . C . D .【答案】D【解析】本题可先由一次函数y=ax+c 图象得到字母系数的正负,再与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象相比较看是否一致.【详解】A 、一次函数y=ax+c 与y 轴交点应为(0,c ),二次函数y=ax 2+bx+c 与y 轴交点也应为(0,c ),图象不符合,故本选项错误;B 、由抛物线可知,a >0,由直线可知,a <0,a 的取值矛盾,故本选项错误;C 、由抛物线可知,a <0,由直线可知,a >0,a 的取值矛盾,故本选项错误;D 、由抛物线可知,a <0,由直线可知,a <0,且抛物线与直线与y 轴的交点相同,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抛物线和直线的性质,用假设法来搞定这种数形结合题是一种很好的方法.5.将1、2、3、6按如图方式排列,若规定(m、n)表示第m排从左向右第n个数,则(6,5)与(13,6)表示的两数之积是()A.6B.6 C.2D.3【答案】B【解析】根据数的排列方法可知,第一排:1个数,第二排2个数.第三排3个数,第四排4个数,…第m-1排有(m-1)个数,从第一排到(m-1)排共有:1+2+3+4+…+(m-1)个数,根据数的排列方法,每四个数一个轮回,根据题目意思找出第m排第n个数到底是哪个数后再计算.【详解】第一排1个数,第二排2个数.第三排3个数,第四排4个数,…第m-1排有(m-1)个数,从第一排到(m-1)排共有:1+2+3+4+…+(m-1)个数,根据数的排列方法,每四个数一个轮回,由此可知:(1,5)表示第1排从左向右第5个数是6,(13,1)表示第13排从左向右第1个数,可以看出奇数排最中间的一个数都是1,第13排是奇数排,最中间的也就是这排的第7个数是1,那么第1个就是6,则(1,5)与(13,1)表示的两数之积是1.故选B.6.如图数轴的A、B、C三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a、b、c.若|a﹣b|=3,|b﹣c|=5,且原点O与A、B的距离分别为4、1,则关于O的位置,下列叙述何者正确?()A.在A的左边B.介于A、B之间C.介于B、C之间D.在C的右边【答案】C【解析】分析:由A、B、C三点表示的数之间的关系结合三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即可得出b=a+3,c=b+5,再根据原点O与A、B的距离分别为1、1,即可得出a=±1、b=±1,结合a、b、c间的关系即可求出a、b、c的值,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解析:∵|a ﹣b|=3,|b ﹣c|=5,∴b=a+3,c=b+5,∵原点O 与A 、B 的距离分别为1、1,∴a=±1,b=±1,∵b=a+3,∴a=﹣1,b=﹣1,∵c=b+5,∴c=1.∴点O 介于B 、C 点之间.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值以及绝对值,解题的关键是确定a 、b 、c 的值.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关系分别找出各点代表的数是关键.7.如图,AD 是半圆O 的直径,AD =12,B ,C 是半圆O 上两点.若AB BC CD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6πB .12πC .18πD .24π【答案】A 【解析】根据圆心角与弧的关系得到∠AOB=∠BOC=∠COD=60°,根据扇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AB BC CD ==,∴∠AOB=∠BOC=∠COD=60°.∴阴影部分面积=2606=6360⨯ππ. 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扇形面积的计算,解题关键是利用圆心角与弧的关系得到∠AOB=∠BOC=∠COD=60°. 8.下列各数中是有理数的是( )A .πB .0C 2D 35【答案】B【解析】根据有理数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结合无理数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得答案.【详解】A 、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属于无理数,故本选项错误;B 、0是有理数,故本选项正确;C 是无理数,故本选项错误;D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分类,熟知有理数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是解题的关键.9.已知关于x 的方程()2kx 1k x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k 0=时,方程无解B .当k 1=时,方程有一个实数解C .当k 1=-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解D .当k 0≠时,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答案】C【解析】当k 0=时,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x 10-=有唯一解.当k 0≠时,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情况由根的判别式确定:∵()()()221k 4k 1k 1∆=--⋅⋅-=+, ∴当k 1=-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解,当k 0≠且k 1≠-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综上所述,说法C 正确.故选C .10.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a 4+a 5=a 9B .(2a 2b 3)2=4a 4b 6C .﹣2a (a+3)=﹣2a 2+6aD .(2a ﹣b )2=4a 2﹣b 2【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以及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详解:A 、a 4与a 5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本选项错误;B 、(2a 2b 3)2=4a 4b 6,故本选项正确;C 、-2a (a+3)=-2a 2-6a ,故本选项错误;D 、(2a-b )2=4a 2-4ab+b 2,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以及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11.如图,身高是1.6m 的某同学直立于旗杆影子的顶端处,测得同一时刻该同学和旗杆的影子长分别为1.2m 和9m.则旗杆的高度为________m.【答案】1【解析】试题分析: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列出方程,通过解方程求出旗杆的高度即可.解:∵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正比例.设旗杆的高是xm.∴1.6:1.2=x:9∴x=1.即旗杆的高是1米.故答案为1.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12.如图,圆柱形容器高为18cm,底面周长为24cm,在杯内壁离杯底4cm的点B处有乙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杯外壁,离杯上沿2cm与蜂蜜相对的点A处,则蚂蚁从外币A处到达内壁B处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答案】20 cm.【解析】将杯子侧面展开,建立A关于EF的对称点A′,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A′B的长度即为所求. 【详解】解:如答图,将杯子侧面展开,作A关于EF的对称点A′,连接A′B,则A′B即为最短距离.根据勾股定理,得2222'='+=+=(cm).A B A D BD121620故答案为:20cm.【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将图形展开,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和勾股定理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同时也考查了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13.如图,点A为函数y=9 x (x>0)图象上一点,连接OA,交函数y=1x(x>0)的图象于点B,点C是x 轴上一点,且AO=AC,则△ABC的面积为______.【答案】6.【解析】作辅助线,根据反比例函数关系式得:S△AOD=92, S△BOE=12,再证明△BOE∽△AOD,由性质得OB与OA的比,由同高两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对应底边的比可以得出结论.【详解】如图,分别作BE⊥x轴,AD⊥x轴,垂足分别为点E、D,∴BE∥AD,∴△BOE∽△AOD,∴22BOEAODS OBS OA,∵OA=AC,∴OD=DC,∴S△AOD=S△ADC=12S△AOC,∵点A为函数y=9x(x>0)的图象上一点,∴S△AOD=92,同理得:S△BOE=12,∴112992BOE AOD S S ==, ∴13OB OA =, ∴23AB OA =, ∴23ABC AOC SS =, ∴2963ABC S ⨯==, 故答案为6.14.如果关于x 的方程x 2+2ax ﹣b 2+2=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且常数a 与b 互为倒数,那么a+b=_____.【答案】±1.【解析】根据根的判别式求出△=0,求出a 1+b 1=1,根据完全平方公式求出即可.【详解】解:∵关于x 的方程x 1+1ax-b 1+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1a )1-4×1×(-b 1+1)=0,即a 1+b 1=1,∵常数a 与b 互为倒数,∴ab=1,∴(a+b )1=a 1+b 1+1ab=1+3×1=4,∴a+b=±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和解高次方程,能得出等式a 1+b 1=1和ab=1是解此题的关键.15.使得分式值242x x -+为零的x 的值是_________; 【答案】2【解析】根据分式的性质,要使分式有意义,则必须分母不能为0,要使分式为零,则只有分子为0,因此计算即可.【详解】解:要使分式有意义则20x +≠ ,即2x ≠-要使分式为零,则240x -= ,即2x =±综上可得2x =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性质,关键在于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16.如图,点A ,B 在反比例函数k y x=(k >0)的图象上,AC ⊥x 轴,BD ⊥x 轴,垂足C ,D 分别在x 轴的正、负半轴上,CD=k ,已知AB=2AC ,E 是AB 的中点,且△BCE 的面积是△ADE 的面积的2倍,则k 的值是______.【答案】【解析】试题解析:过点B 作直线AC 的垂线交直线AC 于点F ,如图所示.∵△BCE 的面积是△ADE 的面积的2倍,E 是AB 的中点,∴S △ABC =2S △BCE ,S △ABD =2S △ADE ,∴S △ABC =2S △ABD ,且△ABC 和△ABD 的高均为BF ,∴AC=2BD ,∴OD=2OC .∵CD=k ,∴点A 的坐标为(3k ,3),点B 的坐标为(-23k ,-32), ∴AC=3,BD=32, ∴AB=2AC=6,AF=AC+BD=92, ∴22229376()2AB AF -=-=.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勾股定理.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巧妙得出k 值是解题的关键.17.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x +m -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m 的值为_________【答案】2.【解析】试题分析:已知方程x 2-2x 1m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可得:△=4-4(m -1)=-4m +8=0,所以,m=2.考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18.如图,在平行四边ABCD中,AD=2AB,F是AD的中点,作CE⊥AB,垂足E在线段AB上,连接EF、CF,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成立的是(把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在横线上)∠DCF=∠BCD,(2)EF=CF;(3)SΔBEC=2SΔCEF;(4)∠DFE=3∠AEF【答案】①②④【解析】试题解析:①∵F是AD的中点,∴AF=FD,∵在▱ABCD中,AD=2AB,∴AF=FD=CD,∴∠DFC=∠DCF,∵AD∥BC,∴∠DFC=∠FCB,∴∠DCF=∠BCF,∴∠DCF=12∠BCD,故此选项正确;延长EF,交CD延长线于M,∵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MDF,∵F为AD中点,∴AF=FD,在△AEF和△DFM中,{A FDM AF DFAFE DFM∠=∠=∠=∠,∴△AEF≌△DMF(ASA),∴FE=MF,∠AEF=∠M,∵CE⊥AB,∴∠AEC=90°,∴∠AEC=∠ECD=90°,∵FM=EF,∴FC=FM,故②正确;③∵EF=FM,∴S△EFC=S△CFM,∵MC>BE,∴S△BEC<2S△EFC故S△BEC=2S△CEF错误;④设∠FEC=x,则∠FCE=x,∴∠DCF=∠DFC=90°-x,∴∠EFC=180°-2x,∴∠EFD=90°-x+180°-2x=270°-3x,∵∠AEF=90°-x,∴∠DFE=3∠AEF,故此选项正确.考点: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三、解答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19.如图,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AC=DF,BE=CF,求证:AB∥DE.【答案】详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利用SSS证明△ABC≌△DE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DEF,再由平行线的判定即可得AB∥DE.试题解析:证明:由BE=CF可得BC=EF,又AB=DE,AC=DF,故△ABC≌△DEF(SSS),则∠B=∠DEF,∴AB∥DE.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0.如图,男生楼在女生楼的左侧,两楼高度均为90m,楼间距为AB,冬至日正午,太阳光线与水平面所成的角为32.3,女生楼在男生楼墙面上的影高为CA ;春分日正午,太阳光线与水平面所成的角为55.7,女生楼在男生楼墙面上的影高为DA ,已知42CD m =.()1求楼间距AB ;()2若男生楼共30层,层高均为3m ,请通过计算说明多少层以下会受到挡光的影响?(参考数据:sin32.30.53≈,cos32.30.85≈,tan32.30.63≈,sin55.70.83≈,cos55.70.56≈,tan55.7 1.47)≈【答案】(1)AB 的长为50m ;(2)冬至日20层(包括20层)以下会受到挡光的影响,春分日6层(包括6层)以下会受到挡光的影响.【解析】()1如图,作CM PB ⊥于M ,DN PB ⊥于.N 则AB CM DN ==,设.AB CM DN xm ===想办法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2求出AC ,AD ,分两种情形解决问题即可.【详解】解:()1如图,作CM PB ⊥于M ,DN PB ⊥于.N 则AB CM DN ==,设AB CM DN xm ===.在Rt PCM 中,()tan32.30.63PM x x m =⋅=,在Rt PDN 中,()tan55.7 1.47PN x x m =⋅=,42CD MN m ==,1.470.6342x x ∴-=,50x ∴=,AB ∴的长为50m .()2由()1可知:31.5=,PM m()∴=--=,9031.558.5AD m904231.516.5AC=-=,÷=,÷=,58.5319.516.53 5.5∴冬至日20层(包括20层)以下会受到挡光的影响,春分日6层(包括6层)以下会受到挡光的影响.【点睛】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1.制作一种产品,需先将材料加热达到60℃后,再进行操作,设该材料温度为y(℃)从加热开始计算的时间为x(min).据了解,当该材料加热时,温度y与时间x成一次函数关系:停止加热进行操作时,温度y与时间x成反比例关系(如图).已知在操作加热前的温度为15℃,加热5分钟后温度达到60℃.分别求出将材料加热和停止加热进行操作时,y与x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工艺要求,当材料的温度低于15℃时,须停止操作,那么从开始加热到停止操作,共经历了多少时间?【答案】(1);(2)20分钟.【解析】(1)材料加热时,设y=ax+15(a≠0),由题意得60=5a+15,解得a=9,则材料加热时,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9x+15(0≤x≤5).停止加热时,设y=(k≠0),由题意得60=,解得k=300,则停止加热进行操作时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x≥5);(2)把y=15代入y=,得x=20, 因此从开始加热到停止操作,共经历了20分钟.答:从开始加热到停止操作,共经历了20分钟.22.尺规作图:校园有两条路OA 、OB ,在交叉路口附近有两块宣传牌C 、D ,学校准备在这里安装一盏路灯,要求灯柱的位置P 离两块宣传牌一样远,并且到两条路的距离也一样远,请你帮助画出灯柱的位置P .(不写画图过程,保留作图痕迹)【答案】见解析.【解析】分别作线段CD 的垂直平分线和∠AOB 的角平分线,它们的交点即为点P .【详解】如图,点P 为所作.【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熟知角平分线的性质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3.解分式方程:28124x x x -=-- 【答案】无解【解析】首先进行去分母,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然后按照整式方程的求解方法进行求解,最后对所求的解进行检验,看是否能使分母为零.【详解】解:两边同乘以(x+2)(x -2)得:x (x+2)-(x+2)(x -2)=8去括号,得:2x +2x -2x +4=8移项、合并同类项得:2x=4解得:x=2经检验,x=2是方程的增根∴方程无解【点睛】本题考查解分式方程,注意分式方程结果要检验.24.如图,在Rt△ABC中,∠ACB=90°,以AC为直径的⊙O与AB边交于点D,过点D作⊙O的切线.交BC于点E.求证:BE=EC填空:①若∠B=30°,AC=23,则DE=______;②当∠B=______度时,以O,D,E,C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答案】(1)见解析;(2)①3;②1.【解析】(1)证出EC为⊙O的切线;由切线长定理得出EC=ED,再求得EB=ED,即可得出结论;(2)①由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由勾股定理求出BC,再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即可得出DE;②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ODA=∠A=1°,于是∠DOC=90°然后根据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证明:连接DO.∵∠ACB=90°,AC为直径,∴EC为⊙O的切线;又∵ED也为⊙O的切线,∴EC=ED,又∵∠EDO=90°,∴∠BDE+∠ADO=90°,∴∠BDE+∠A=90°又∵∠B+∠A=90°,∴∠BDE=∠B,∴BE=ED,∴BE=EC;(2)解:①∵∠ACB=90°,∠B=30°,AC=23,∴AB=2AC=43,∴BC=22-=6,AB AC∵AC为直径,∴∠BDC=∠ADC=90°,由(1)得:BE=EC,∴DE=1BC=3,2故答案为3;②当∠B=1°时,四边形ODEC是正方形,理由如下:∵∠ACB=90°,∴∠A=1°,∵OA=OD,∴∠ADO=1°,∴∠AOD=90°,∴∠DOC=90°,∵∠ODE=90°,∴四边形DECO是矩形,∵OD=OC,∴矩形DECO是正方形.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圆的切线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切线长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5.如图,甲、乙两座建筑物的水平距离BC为78m,从甲的顶部A处测得乙的顶部D处的俯角为48︒,︒≈,测得底部C处的俯角为58︒,求甲、乙建筑物的高度AB和DC(结果取整数).参考数据:tan48 1.11 tan58 1.60︒≈.【答案】甲建筑物的高度AB 约为125m ,乙建筑物的高度DC 约为38m .【解析】分析:首先分析图形:根据题意构造直角三角形;本题涉及两个直角三角形,应利用其公共边构造关系式,进而可求出答案.详解:如图,过点D 作DE AB ⊥,垂足为E .则90AED BED ∠=∠=︒.由题意可知,78BC =,48ADE ∠=︒,58ACB ∠=︒,90ABC ∠=︒,90DCB ∠=︒.可得四边形BCDE 为矩形.∴78ED BC ==,DC EB =.在Rt ABC 中,tan AB ACB BC∠=, ∴tan58781.60125AB BC =⋅︒≈⨯≈. 在Rt AED 中,tan AE ADE ED ∠=, ∴tan48AE ED =⋅︒.∴tan58EB AB AE BC =-=⋅︒ 781.60781.1138≈⨯-⨯≈.∴38DC EB =≈.答:甲建筑物的高度AB 约为125m ,乙建筑物的高度DC 约为38m .点睛: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首先构造直角三角形,再借助角边关系、三角函数的定义解题,难度一般.26.如图,某数学兴趣小组想测量一棵树CD 的高度,他们先在点A 处测得树顶C 的仰角为30°,然后沿AD 方向前行10m ,到达B 点,在B 处测得树顶C 的仰角高度为60°(A 、B 、D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请你根据他们测量数据计算这棵树CD 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m ).(参考数据:≈1.414,≈1.732)【答案】这棵树CD的高度为8.7米【解析】试题分析:首先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求得∠ACB的度数,得到BC的长度,然后在直角△BDC 中,利用三角函数即可求解.试题解析:∵∠CBD=∠A+∠ACB,∴∠ACB=∠CBD﹣∠A=60°﹣30°=30°,∴∠A=∠ACB,∴BC=AB=10(米).≈5×1.732=8.7(米).在直角△BCD中,CD=BCsin∠CBD=10×2答:这棵树CD的高度为8.7米.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四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M,P,N,Q,若点M,N表示的有理数互为相反数,则图中表示绝对值最小的数的点是()A.点M B.点N C.点P D.点Q【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点M,N表示的有理数互为相反数,∴原点的位置大约在O点,∴绝对值最小的数的点是P点,故选C.考点:有理数大小比较.2.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cm,动点P从B点出发以3cm/s的速度沿着边BC﹣CD﹣DA运动,到达A点停止运动;另一动点Q同时从B点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着边BA向A点运动,到达A点停止运动.设P点运动时间为x(s),△BPQ的面积为y(cm2),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是()A.B.C.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得BQ=x.①0≤x≤1时,P点在BC边上,BP=3x,则△BPQ的面积=12BP•BQ,解y=12•3x•x=232x;故A选项错误;②1<x≤2时,P点在CD边上,则△BPQ的面积=12BQ•BC,解y=12•x•3=32x;故B选项错误;③2<x≤3时,P点在AD边上,AP=9﹣3x,则△BPQ的面积=12AP•BQ,解y=12•(9﹣3x)•x=29322x x;故D选项错误.故选C.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3.如图,小明要测量河内小岛B 到河边公路l 的距离,在A 点测得30BAD ∠=︒,在C 点测得60BCD ∠=︒,又测得50AC =米,则小岛B 到公路l 的距离为( )米.A .25B .253C .1003D .25253+ 【答案】B 【解析】解:过点B 作BE ⊥AD 于E .设BE=x .∵∠BCD=60°,tan ∠BCE BE CE=, 3CE x ∴=, 在直角△ABE 中,3x ,AC=50米, 3350x x =, 解得253x =即小岛B 到公路l 的距离为253故选B.4.《九章算术》是中国传统数学的重要著作,方程术是它的最高成就.其中记载:今有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各几何?译文:今有人合伙购物,每人出8钱,会多3钱;每人出7钱,又会差4钱,问人数、物价各是多少?设合伙人数为x 人,物价为y 钱,以下列出的方程组正确的是( )A .8374y x y x -=⎧⎨-=⎩B .8374y x x y -=⎧⎨-=⎩C .8374x y y x -=⎧⎨-=⎩D .8374x y x y -=⎧⎨-=⎩【答案】C 【解析】分析题意,根据“每人出8钱,会多3钱;每人出7钱,又会差4钱,”可分别列出方程.【详解】设合伙人数为x 人,物价为y 钱,根据题意得8x-y 3y 7x 4=⎧⎨-=⎩ 故选C【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列方程组解应用题.解题关键点: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a 4+a 5=a 9B .(2a 2b 3)2=4a 4b 6C .﹣2a (a+3)=﹣2a 2+6aD .(2a ﹣b )2=4a 2﹣b 2【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以及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详解:A 、a 4与a 5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本选项错误;B 、(2a 2b 3)2=4a 4b 6,故本选项正确;C 、-2a (a+3)=-2a 2-6a ,故本选项错误;D 、(2a-b )2=4a 2-4ab+b 2,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以及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6.一次函数满足,且随的增大而减小,则此函数的图象不经过(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得:k <0,又kb >0,则b <0,故此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即不经过第一象限.故选A .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7.4-的相反数是( )A .4B .4-C .14-D .14【答案】A【解析】直接利用相反数的定义结合绝对值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详解】-1的相反数为1,则1的绝对值是1.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和相反数,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A B C '''由△ABC 绕点P 旋转得到,则点P 的坐标为( )A.(0,1)B.(1,-1)C.(0,-1)D.(1,0)【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网格结构,找出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即为旋转中心.试题解析:由图形可知,对应点的连线CC′、AA′的垂直平分线过点(0,-1),根据旋转变换的性质,点(1,-1)即为旋转中心.故旋转中心坐标是P(1,-1)故选B.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9.A种饮料比B种饮料单价少1元,小峰买了2瓶A种饮料和3瓶B种饮料,一共花了13元,如果设B 种饮料单价为x元/瓶,那么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2(x-1)+3x=13 B.2(x+1)+3x=13C.2x+3(x+1)=13 D.2x+3(x-1)=13【答案】A【解析】要列方程,首先要根据题意找出题中存在的等量关系,由题意可得到:买A饮料的钱+买B饮料的钱=总印数1元,明确了等量关系再列方程就不那么难了.【详解】设B种饮料单价为x元/瓶,则A种饮料单价为(x-1)元/瓶,根据小峰买了2瓶A种饮料和3瓶B种饮料,一共花了1元,可得方程为:2(x-1)+3x=1.故选A.【点睛】列方程题的关键是找出题中存在的等量关系,此题的等量关系为买A中饮料的钱+买B中饮料的钱=一共花的钱1元.10.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则下面式子中正确的是()①b<0<a;②|b|<|a|;③ab>0;④a﹣b>a+b.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是考察数轴上的点的大小的关系.解析:由图知,b<0<a,故①正确,因为b点到原点的距离远,所以|b|>|a|,故②错误,因为b<0<a,所以ab<0,故③错误,由①知a-b>a+b,所以④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11.如图,⊙M的半径为2,圆心M(3,4),点P是⊙M上的任意一点,PA⊥PB,且PA、PB与x轴分别交于A、B两点,若点A、点B关于原点O对称,则AB的最小值为_____.【答案】6【解析】点P在以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上,P是两个圆的交点,当⊙O与⊙M外切时,AB最小,根据条件求出AO即可求解;【详解】解:点P在以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上,∴P是两个圆的交点,当⊙O与⊙M外切时,AB最小,∵⊙M的半径为2,圆心M(3,4),∴PM=5,∴OA=3,∴AB=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能够将问题转化为两圆外切时AB最小是解题的关键.12.已知抛物线y=x2-x-1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m,0),则代数式m2-m+2017的值为____.【答案】1【解析】把点(m,0)代入y=x2﹣x﹣1,求出m2﹣m=1,代入即可求出答案.【详解】∵二次函数y=x2﹣x﹣1的图象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m,0),∴m2﹣m﹣1=0,∴m2﹣m=1,∴m2﹣m+2017=1+2017=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问题,求代数式的值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m2﹣m=1,难度适中.13.分解因式:4ax2-ay2=________________.【答案】a(2x+y)(2x-y)【解析】首先提取公因式a,再利用平方差进行分解即可.【详解】原式=a(4x2-y2)=a(2x+y)(2x-y),故答案为a(2x+y)(2x-y).【点睛】本题考查了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一个多项式有公因式首先提取公因式,然后再用其他方法进行因式分解,同时因式分解要彻底,直到不能分解为止.14.如图,点A(3,n)在双曲线y=3x上,过点A作AC⊥x轴,垂足为C.线段OA的垂直平分线交OC于点B,则△ABC周长的值是.【答案】2.【解析】先求出点A的坐标,根据点的坐标的定义得到OC=3,AC=2,再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知AB=OB,由此推出△ABC的周长=OC+AC.【详解】由点A(3,n)在双曲线y=3x上得,n=2.∴A(3,2).∵线段OA的垂直平分线交OC于点B,∴OB=AB.则在△ABC中,AC=2,AB+BC=OB+BC=OC=3,∴△ABC周长的值是2.15.如图,把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50°,则∠2=_____°.【答案】40【解析】如图,∵∠1=50°,∴∠3=∠1=50°,∴∠2=90°﹣50°=40°,故答案为:40.16.若a+b=3,ab=2,则a2+b2=_____.【答案】1【解析】根据a2+b2=(a+b)2-2ab,代入计算即可.【详解】∵a+b=3,ab=2,∴a2+b2=(a+b)2﹣2ab=9﹣4=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对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形应用能力,要熟记有关完全平方的几个变形公式.17.如图,在△ACB中,∠ACB=90°,点D为AB的中点,将△ACB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当CB经过点D时得到△A1CB1.若AC=6,BC=8,则DB1的长为________.【答案】2【解析】根据勾股定理可以得出AB的长度,从而得知CD的长度,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BC=B1C,从而可以得出答案.【详解】∵在△ACB中,∠ACB=90°,AC=6,BC=8,∴22226810AB BC AC++=,∵点D为AB的中点,∴152CD AB==,∵将△ACB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当CB经过点D时得到△A1CB1.∴CB1=BC=8,∴DB1=CB1-CD=8﹣5=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点的性质和旋转的性质,能够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 的长是解题的关键.18=_______________.,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得解.=..【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运算,正确对二次根式进行化简是关键.三、解答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19.为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某市政部门招标一工程队负责在山脚下修建一座水库的土方施工任务.该工程队有,A B 两种型号的挖掘机,已知3台A 型和5台B 型挖掘机同时施工一小时挖土165立方米;4台A 型和7台B 型挖掘机同时施工一小时挖土225立方米.每台A 型挖掘机一小时的施工费用为300元,每台B 型挖掘机一小时的施工费用为180元.分别求每台A 型, B 型挖掘机一小时挖土多少立方米?若不同数量的A 型和B 型挖掘机共12台同时施工4小时,至少完成1080立方米的挖土量,且总费用不超过12960元.问施工时有哪几种调配方案,并指出哪种调配方案的施工费用最低,最低费用是多少元?【答案】(1)每台A 型挖掘机一小时挖土30立方米,每台B 型挖据机一小时挖土15立方米;(2)共有三种调配方案.方案一: A 型挖据机7台,B 型挖掘机5台;方案二: A 型挖掘机8台,B 型挖掘机4台;方案三: A 型挖掘机9台,B 型挖掘机3台.当A 型挖掘机7台, B 型挖掘机5台的施工费用最低,最低费用为12000元.【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即可;(2)利用总费用不超过12960元求出方案数量,再利用一次函数增减性求出最低费用.详解:(1)设每台A 型,B 型挖掘机一小时分别挖土x 立方米和y 立方米,根据题意,得35165,47225,x y x y +=⎧⎨+=⎩解得30,15.x y =⎧⎨=⎩ 所以,每台A 型挖掘机一小时挖土30立方米,每台B 型挖据机一小时挖土15立方米.(2)设A 型挖掘机有m 台,总费用为W 元,则B 型挖据机有()12m -台.根据题意,得43004180W m =⨯+⨯ ()124808640m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