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诗词欣赏
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叹息”。从此辛弃疾投奔
南宋,官为江阴签判。
A
3
A
4
《鹧鸪天》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忆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禄,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A
5
二、青壮年时期:
1162年至1181年,从辛弃疾23岁到42岁,
20
A
21
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 莫随鸿雁
南飞。”
——郭沫若
A
16
鹧鸪天·送人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 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 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 别有人间行路难。
A
17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A
18
鹧鸪天·代人赋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A
19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A
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
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
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
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
句》。
A
2
一、青壮年时期。止于23岁南渡以前。这是
他一生最为意气风发的时期。
辛 弃 疾 诗 词 鉴 赏
A
1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
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
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
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
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
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
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
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佗胄当政,一度起用,
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
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
A
6
不失为一个有清醒政治头脑忧国忧民的好官。
A
7
三、中晚年时期:
1182年至1207年,从43岁到68岁。
这期间除了53岁至55岁一度出任闽中外,
两次遭弹劾,有18年在江西家中度过,
是他一生被迫归隐时期。在长期隐居生
活中,他寄情田园,留恋山水,追慕陶
渊明,写了大量田园词,山水词,有浓
郁的乡土气息。他的爱国激情在某些唱
和赠答词中,也有强A 烈表达。
8
A
9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是一生中游宦时期。这一时期的辛弃疾,雄
心勃勃,壮志凌云。他先后上了一系列奏疏,
力陈抗金抚国方略。但他的意见并未被当权
者采纳。
在此期间,他由签判到知州,由提点刑狱到
安抚使,虽然宦迹无常,但政绩卓著。他出
任滁州知州仅半年,当地“荒陋之气”一洗
而空。他在湖南帅任,创置“飞虎军”,
“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他
马作的卢飞快,弓 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 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 名。可怜白发生!
A
12
昔人已去,壮词永存!作为今人,你读了《破 阵子》后想对词人辛弃疾说点什么吗?
生不逢时
一
万
篇
般
壮
豪
词
情
抒
思
胸
报
臆
国
A
13
上联:稼轩一生不作牛衣泣 下联:放翁百岁常怀塞外音
A
14
A
15
“铁板铜琶, 继东坡、 高唱大江
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22岁的辛弃疾
聚众二千人树起抗金旗帜。未几,率部归耿京起
义军,并力劝耿京归宋,以图大业,1162年,辛
弃疾奉命南渡,联系起义军的归宋问题。不料叛
徒张安国杀了耿京,率部投金。辛弃疾在返回途
中得知此消息。辛弃疾率领五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名骑兵,奇袭
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此举“壮声英概,懦士
A
10
辛弃疾64岁高龄时,仍不以久闲为念,不以 家事为怀,奉令出任。但事未成就又遭罢免。
辛弃疾自66岁秋,罢居铅山后,虽屡见 封召,乃至授以兵部侍郎,枢密院都城旨要 职,但总以年老多病,力辞未就,卒年68岁。
A
11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 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 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 声。沙场秋点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