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作报告之开题报告小结怎么写

工作报告之开题报告小结怎么写

开题报告小结怎么写【篇一: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格式及范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批表开题报告人姓名:丁春光申请学位类别:管理学学士所在院、系:文法学院年级:08级学科专业:公共事业管理拟定题目:大学生自主创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指导教师:郑杰开题报告时间:2012年4月18日一、阅读文献二、文献综述报告三、开题报告【篇二:个人总结的开题报告的写法及样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本人系xxx,本人的学位论文题目为《俄格冲突的原因及影响浅析》。

本人认为,该题目符合xxx专业的培养方向。

本人在长期的学习中,尤其是在进入本科阶段学习后,对国际时事与热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之余经常通过各种媒体来解除国际时事。

本人对俄罗斯这一北方邻国尤其感兴趣,对其动态一直都很关注,并在课余时间做了初步的相关资料搜集工作。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当天,格鲁吉亚一反奥运当天停战的国际惯例,出兵南奥塞梯地区,并与军事强国俄罗斯兵戎相见。

在此之后,本人对这场不对称的战争深感兴趣,做了一定的资料搜集工作,为写作这篇论文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意义:理论上,从俄格冲突中,不仅冲突双方在战场内外进行着博弈,与这次冲突密切相关的美国,北约也与俄罗斯进行了错综复杂的明争暗斗。

本专业的军事外交环境、军事外交理念、战时军事外交、西方国家的防务外交、多变军事外交均在这场冲突中有所体现。

在实践中,俄格冲突更是体现了本专业在实际中的运用:不论是从国力还是军力上来说,这都可以说的上是一场蚂蚁与大象之间的冲突。

就国力和军力因素来说,未战之前则胜负已分。

那么格鲁吉亚为何会主动挑起了这场冲突?这场冲突的背景,结果,影响,我国从中能够借鉴到什么,都值得探究。

由于外高加索地区特殊的地缘位置,该地区局势的变化将对后苏联空间、乃至整个欧亚大陆的政治经济形势造成巨大影响。

因此从地缘,历史,现实多方面来分析并研究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的这场冲突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我国的对外战略制定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总之,本选题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较好地体现本专业的特点。

在写作论文中本人可以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国际时事结合起来,逐步培养自己用所学理论追踪热点,洞察问题,分析其背后隐藏的深层含义的能力,不仅使自己更加热爱军事外交这门专业,还能使自己具备初步的归纳,整理,分析以及研究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主要研究内容:近年来,格鲁吉亚希望加入欧盟和北约,以换取西方的帮助,对抗北方来自俄罗斯的威胁,向西方靠拢,支持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甚至积极响应美国号召,派兵参与伊拉克战后重建工作,但是由于格鲁吉亚阿布哈兹与南奥塞梯的独立倾向,国内局势动荡,欧盟和北约一直以来都未吸纳格鲁吉亚为其成员国。

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问题便成了格鲁吉亚的一块心病。

俄格冲突前,为达到在外高加索地区的战略企图,西方国家有计划、分步骤地对格鲁吉亚实施了军事援助。

2008年8月8日,格鲁吉亚政府军大规模集结,向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发动进攻,从而挑起了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之间在南奥塞梯的武装冲突。

针对格鲁吉亚的挑衅行为,俄以保护南境内的俄罗斯公民为由,迅速出动战机和坦克予以回应。

10日,格鲁吉亚被迫撤退出南奥塞梯。

12日,欧盟轮值国主席、法国总统萨科齐先赴莫斯科,后飞第比利斯实行调停并达成6点初步协议,方使冲突停息。

13日,俄格就停火原则达成一致,俄罗斯官方宣布开始从格鲁吉亚撤军,并与22日完成撤军工作。

26日,俄罗斯宣布承认南奥塞梯独立,格鲁吉亚就此举动迅速做出反应,28日格议会通过决议,授予其行政机关权利,与俄罗斯断交,9月2日,格鲁吉亚正式宣布与俄罗斯断交。

这场冲突对高加索地区乃至整个西欧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对我国也不无借鉴意义。

一、俄格冲突的背景(一)格鲁吉亚地理位置(二)俄格关系的历史1. 历史上的俄格关系2. 苏联时期的俄格关系3. 冷战后的俄格关系二、俄格冲突的主要经过(一)冲突前格鲁吉亚的准备(二)俄罗斯对格鲁吉亚军事行动的反应(三)俄罗斯在这次冲突的经验教训三、俄格冲突的结果和影响(一)俄格冲突的结果(二)对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双方及其关系的影响(三)对俄罗斯与北约关系的影响(四)对俄美关系的影响(五)对我国的借鉴意义课题进度计划:3月15日前:确定论文大致方向,查阅相关资料,与导师见面,并进行沟通,在导师的指导下着手进行初步的资料查阅工作,完成论文提纲,并在导师帮助下逐步完成论文的框架,为写作论文打下基础; 3月24日前:确定论文题目,查阅相关资料,完成开题报告初稿,3月24日将论文选题审批表上交;3月30日前:指导教师帮助修改开题报告,论文开题,并于3月30日将开题告审批表与开题报告一同上交;4月15日前:完成论文初稿;4月25日前:与指导教师沟通,修改论文初稿;4月25日上交论文初稿;5月21日前:根据指导教师对初稿的指导意见,修改论文 5月21日:经毕业论文指导小组审核,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1][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俄]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未来十年俄罗斯的周围世界一梅普组合的全球战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6]顾志红.事实与真相—俄罗斯地缘政治与外交[mi.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7]许湘涛.俄罗斯及其周边情势之研究[m].台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8]邢广程.苏联高层决策七十年[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9]赵常庆等.苏联民族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0]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1]苏畅主编.格鲁吉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2]金亚娜主编.俄罗斯国情[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存在问题:俄格冲突如今已过去近三年,在此期间,俄罗斯和美国及北约的关系有所缓和,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也不像三年前那样像许多人预测的那样进入到新“冷战”的状态。

究竟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何去何从,现在判断难度较大。

开题报告的写法【篇三:开题报告小结】篇一:有效小结课题开题报告“普通高中历史有效课堂小结行动研究”开题报告清远市清新县第三中学杨彩云一、课题提出的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理念、新尝试、新成果不断渗透着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一个方面,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开始慢慢得到该变:有效的教学语言、每节课外史料的有效运用、有效课堂管理、有效的复习方法、有效课堂奖励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等等,这一切的努力,我们无非是为了真正实现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即使在各种各样的探索和尝试中取得成功的经验和成果,但我们会发现普通中学的学生,特别是农村生源的普通高中学生,他们对历史的困惑主要是:1、对历史发展的线索无法清晰掌握,导致记忆效率低。

2、对众多的类似历史时间、地点、事件难于科学记忆。

3、记忆方法停留在死记硬背、机械记忆上较多,没有整合出有效的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4、历史教师在改革中很少涉及“个人记忆方法”的引导,学生课堂上或课后的记忆基本靠沿袭个人学习经历以来的基础方法,无法突破,造成历史学习困难增大,最后出现学生对历史的感兴趣和主体性只是昙花一现。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延伸历史教师改革的视线:新课程改革不要集中在导入、学习过程等环节上,最后5—10分钟的小结这个环节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一节课最后的5—10分钟学生学习心理疲累的时候鼓励、奖励学生的个人小结和创造记忆方法,将会进一步刺激学生的主动细胞,延伸学生主体学习的积极性。

2、利于学生创造、整合学习经历以来的记忆方法:对于每一节课堂里需要理解记忆的内容由学生自己创造发明适合自己、利于自己的记忆方法,长期积累而成的方法将促使学生整合成个人的记忆方法大全,惠及其它学科,因此锻炼而成的创造能力贯穿一生。

3、见效快、收效大,利于巩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坚持:每一节课的有效小结、有效记忆都是在该节课的最后时间里完成和出现的,学生的成功感瞬间得到满足,可以推动学生加快进一步探索新的小结方法、记忆方法,从而源源不断的保持主体性学习的动力。

4、利于历史学科整体改革的推进:历史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互相衔接的,互相影响的,充满激情的小结是下一节课的源头。

三、课题的内涵界定1、“课堂小结”的界定:每一节课最后的5—10分钟是教师、学生对整节课的归纳、整理、反思的时间,往往会放任自流导致前面的良好效果无端流失,这是一节课的第二个关键期。

在这个关键期里要让学生自己去归纳,可以用文字、用图、用表格、用一两句成语。

在小结过程中,引导学生创造适合自己记忆的方法,在小结中体现记忆,在记忆中完成小结。

这5—10分钟时间可以安排“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小组成果展示”的模式进行。

2、“有效”的界定:有效果:每一节课里出现的基本知识点或学习要求、教学目标能在小结里马上运用自己的特别的方法理解、记忆成功,每一单元的如此,每一时段的如此,每一模块如此,学生能顺利、高效完成学习任务。

有效率:创造发明记忆方法的过程中充分发展了学生的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与实践能力等等。

有效益:每一节课里学生都期待最后的5—10分钟,那么说明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学得成功,这一节课就是有效益的课了,不是浪费时间、浪费人力、浪费物力的一节课了。

3、“有效课堂小结”的思考:同一节课里,不可能所有学生都有同样的表现、反应,不可能达到同样的教学目标。

学生的进步是不同步的,学生的发展是不同深度的,课堂的有效是建立在参差不齐的基础上的,因此我们最终的有效教学真正的目的在于关注每一个人的发展,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

课堂上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参差不齐的个体,让每一个个体都有发展的机会,允许每一个个体发展的高度参差不齐。

同时,我们的眼光要面向全体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只有全体学生的发展,才是真正的人类的发展。

有效性不等于不计较成本去追求有效,即“用较少的师生精力和时间,取得较大的进步和发展”,不能盲目追求有效性。

要彻底该变过去由老师华丽总结收场的做法,一开始避免不了要有对学生的引导和示范,要有对学生漫无边界的小结和创造记忆做界定,教师的主导性仍然存在。

在每一节课堂里,师生是互动的,学生的创造性小结和记忆方法发明,理应推动教师的反思和发展:如何在下一节课更有效地进行教学?只有不断的如此推进,才会真正实现课堂的可持续有效,而不是刻舟求剑。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一)课题研究的内容1、每节课的小结模式:引导学生对这一节课的整体认知进行自我重新整合,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整合成便于自己记忆的体系,可以用简短的文字、用图、用表格、用一两句成语、用一个比喻、用寓言故事、用个人类似经历、用身边的人和事、用时事热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