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三地理最新-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精品
高三地理最新-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精品
知识点二
1.方向
地图的三要素
(1)一般地图: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指向标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3)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 指示东西方向。 2.图例与注记 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而注记则 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
▲泰山 的文字。例如 1 532.7米 中“泰山”和“1 532.7米” 是注记,“▲”属于图例。
(1)简述甲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2)简述甲地区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乙地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 形成该特点的原因是 。 (4)当图示气压中心强劲时,甲地区容易出现的气 象灾害是 。此时图中出现的气压中心名 称是 ,其对应的高空等压面呈 (上 凸、 下凹)状分布。
容越简略。
③大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小范围地图多
选用较大的比例尺。 ⅱ.实地范围相同时
①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
②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 (5)比例尺的缩放 ⅰ.比例尺缩放的计算 ①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 比例尺×(1+n)。
(2)经度的判断 ①自西向东(或顺地球自转方向)数值逐渐增大则 为东经,数值逐渐减小则为西经。 ②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已知一条经 线的经度为x,则与它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 y=180°-x(x、y所属的东、西经不同) 3.主要经纬线及其作用
经线 主要经 纬线 纬线
本初子午线、180°经线、 赤道、南北回归线、 20°W、160°E 南北极圈 20°W~0°~160°E为东 半球, 160°E~180°~20°W为 西半球 赤道划分南北半球; 低、中、高纬度的 划分;热带、温带、 寒带的划分
读下图,回答(1)~(2)题。
(1)某人从Q点以北40千米处出发,依次向正南、
正东、正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他位于( A.出发点 C.出发点东北 B.出发点以西 D.出发点以东 )
(2)图示中A点到B、P两点的实际距离最短的分别是 (
A.AEB ADP C.AEB ACP B.ADP AEB D.ACP AFB
作 用
划分 半球
定
距 离 定 作 位
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度
的水平距离约111千米
在纬度为φ的纬线上每一
个经度的纬线长度约是 111·cos φ千米
地球仪上,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利用经 纬网可确定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地理坐标——纬
用
置
定 方 向
度、经度)
指示南北方向(北极是地球 指示东西方向(劣弧 上最北的地点,南极是地球 定向) 上最南的地点)
(1)纬度的判断 ①某地的纬度,也就是该地向地心做的铅垂线与赤 道平面的夹角。 ②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是该地看北极星的仰角,
或者说就是北极星的地平高度(南半球看不到北极
星)。 ③自南向北数值增大者为北纬,数值减小者则是南
纬。
④纬度相隔1°,其间的经线长度约为111千米,因 此,南北方向两点相隔的纬度数,大致等于其直线 距离除以111千米得到的商。
3.比例尺
图上距离 (1)概念:比例尺= 。 实际距离
(2)表示方法: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3)大小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越 大。
(4)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ⅰ.图幅大小相同时 ①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 容越详细。 ②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
解析 考查比例尺的计算及应用。第(1)题,需知 中国疆域南北距离(约5 500 千米)及东西距离(约 5 000 千米),且注意地图四周存在空白边界。第 (2)题,四张地图图幅相同。但上海地图所表述的 实地范围最小,故比例尺最大。 答案 (1)D (2)B
考向一 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示例1】(2009· 盐城调研)读“区域经纬网分布 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有关地图绘制的相关知识,回答 (1)~(2)题。 (1)用长、宽各1米的纸张绘制中国地图,采用的 比例尺应最接近 ( )
A.1∶5 500 000
C.1∶4 500 000
B.1∶5 000 000
D.1∶6 000 000
(2)下列四张地图图幅均相等,其中比例尺最大的
是 A.中国地图 C.四川省地图 B.上海地图 D.世界地图 ( )
)
解析 第(1)题,①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即向正南、正北 走的100千米所跨的纬度都相同。②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减 小,即纬度越低纬线越长,故东西距离相同的两个地点,在较 低纬度所跨经度数小,而在较高纬度所跨的经度数大。
如下图:
第(2)题,球面上两点之间最短距离是沿大圆所在 的劣弧距离,则A点到B点的最短距离是AEB,A点 到P点的最短距离是ACP。 答案 (1)D (2)C
专题一 地理学科能力培养
第一讲 地球仪与地图
知识点一 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
1.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纬线 经线
在地球仪上与地轴 在地球仪上连
定义 垂直并顺着赤道方 接南北两极, 向,环绕地球一周 并和纬线垂直 的圆圈 相交的线
半圆;两条正
线圈 形状 特 点
圆;每一条纬线均可自成 相对的经线组 纬线圈,只有赤道能平分 成经线圈且每 地球 个经线圈均可 平分地球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
③将原比例尺缩小到
1 比例尺× n 。
1 n
,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
④将原比例尺缩小 例尺×(11 n
1 n
,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
)。
ⅱ.比例尺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后图幅面积的倍数,是其比 例尺放大(或缩小)到倍数的平方。 ⅲ.实地面积的计算
实地面积=图上面积÷地图比例尺2。
长度
赤道最长,在两极收缩成 所有的经线长 一个点。南、北纬度数相 度都相等 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相互关系
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
所有经线都会聚 于南、北两极点 任意两条经线间 的间隔,在赤道
间隔度数相同的任意 间隔 两条纬线间的间隔相 等
上最大,向两极
递减
指示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指示南北方向
2.经纬度的分布及判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