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POWORLD 2012 No.8
(Apr)
146投
资建设以大钢铁、大码头、大化工、大电力为标志的曹妃甸工业
区正成为各方投资的热土,而现代工业先行区、循环经济示范区等国际领先的建设目标对城市的总体规划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本文通过对曹妃甸工业区总体设计和交通系统规划的介绍、研究,综合分析该类型工业区的规划特点,以期对其他项目的规划做出有价值的参考。
曹妃甸工业区介绍
地理位置
曹妃甸地处唐山南部的渤海湾西岸,位于天津港和京唐港之间,港址水深岸陡,不冻不淤。
岛前500米水深即达25米,海槽深部达36米,是渤海的最深点。
这里30米水深岸线长达6公里,是渤海唯一不需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30万吨级大型泊位的天然港址。
2004年12月27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包括曹妃甸工业区在内的《渤海湾地区港口建设规划》,曹妃甸工程随即被誉为“河北一号工程”。
2005年2月中央政府批准了首钢集团迁往曹妃甸工业区的计划,2005年10月
首钢与唐山钢铁集团共同成立了新的钢铁公司“首钢京唐钢铁联合公司”。
2006年3月,曹妃甸工业区被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
曹妃甸工业区近期规划人口规模14万、2020年人口规模110万,远景人口规模150万。
工业区将立足京津冀、背靠“三北”(华北、西北、东北)、面向世界,充分发挥地理区位、深水大港、资源组合和产业后发等优势,认真组织实施“依港促工、重化立城、港城互动”战略,大力
构筑现代港口物流、钢铁、石化和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建立健全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用地、环保六大基础支撑体系,努力把曹妃甸建成现代工业先行区、腹地发展龙头带动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创新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高开放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
曹妃甸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已成为各方投资的热土。
曹妃甸工业区地理位置如图1所示:
规划区域布局
曹妃甸工业区用地规划总规模为229.41平方公里,基本由围海造地形成,其规划区域如图2所示:
曹妃甸工业区的对外交通规划
公路
工业区将形成以唐曹高速公路、迁曹高速公路为主,1号路、工业区2号路、南曹快速路、滨海大道等为辅的对外公路网络。
铁路
工业区铁路运输线路将以迁曹、蒙曹(张唐)和远景规划的汉曹铁路为主,经核心站场接专用线进入各工业组团。
规划核心站场包括北站(编组站),曹妃甸站(工业站)。
分区车场、专业站包括:南站、化工站(石化、盐化)、煤码头站、装配站。
航空
在曹妃甸新城东北部、沿海高速附近建设冀东机场。
曹妃甸工业区对外交通规划如图3所示:
曹妃甸工业区的区内交通规划
根据曹妃甸工业区的交通特征和道路承担的主要交通流,将工业区道路划分为: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以及支路等。
规划快速路呈“三纵四横”的格局。
“三纵”即唐曹高速连接线、迁曹
曹妃甸工业区的总体设计及交通系统规划特点
文/柳立安
图1 曹妃甸工业区地理位置
图2 曹妃甸工业区规划区域布局图
P
LANNING & DESIGN
规划设计
147
2012年第8期
《交通世界》(4月下)
高速连接线、南曹快速,为南北向快速通道;“四横”即滨海大道、北环大道、西通大道、石化南路,为东西向快速通道。
主干路包括北边路(B1路)、A4路、A7路、A11路。
高新区的主要主干路呈现4纵4横的格局。
4纵:盐化大街、北通大街、高新大街、河北西路;4横:北边路(B1路)、北外路、河北三路、河北二路。
综合服务区北区主干路呈3横3纵格局,3纵为二号大街、一号大街、河北东街,3横:河北一路、河北二路、河北三路。
综合服务区南区为4纵6横,4纵包括经六路、唐曹高速连接线、二号大街、一号大街,6横纬一路、纬八路、纬九路、纬十路、纬十一路、钢厂北路。
石化区考虑到石化企业对用地需求较大的特点,增加了主干路之间的间隔,纵向主干路包括石化中街、东海大街,重要横向主干路包括石化一路、石化二路、石化三路、石化四路、石化五路、石化六路等。
次干路基本呈“井”字型布局。
石化区次干路主要布设与快速路一侧,承担集散交通和短距离交通的作用。
支路布设于综合服务区等对道路网密度要求较高的地区,主要为弹性道路。
曹妃甸工业区区内道路规划见图3所示。
曹妃甸工业区的总体设计和交通系统规划特点
由于曹妃甸工业区的发展模式基本确立为依托大型综合性深水港区,配以临港冶金、石化、能源、装备制造、建材等大型重化工业,同时以其独特的围海造地优势,可以十分方便的根据产业需求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六大功能区域,由内向外依次形成大模块的港区、钢铁物流区、石化区、装备区、高新区、生产服务区,实现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对接,即可产生明显的资源节约、集约发展的集群效应,又能形成循环经济的科学发展格局。
曹妃甸工业区的交通系统规划较为完备,实现了港口、公路、铁路、航空、管道及区内道路的高效组合,尤其是根据产业的布局特点,调整了各功能区域的路网间距,由南区的800~1000米过渡至北区的400~500米,并大幅提高了快速交通的路网密度,适度降低了慢性交通的路网密度,经测算仅其近期规划的149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快速路及重要主干道总长度就达到了295公里,已远超出现状我国主要城市的目前平均水平,另外经分析可见其交通用地已占城市总用地的27.92%,也超出国际20%~25%的比例范围,理论上可为工业区的快速发展提供高效的交通服务。
其规划各
部分城市用地比例统计如表1所示:
曹妃甸工业区的区内道路系统规划级别较高,一般道路的红线宽度规则为:快速路55、60米,主干路45、50米,次干路30、35米,支路20米,且快速路、主干道之间的交叉基本以互通立交为主,与铁路也均采用立体交叉型式,实现区域内的快速、便捷的交通体系。
曹妃甸工业区因地制宜的规划淡水河道约123.6公里,海水河道长约52公里,即探索出了国家科学发展示范区
的景观特征,展现了“城在海上,海在
城中”的魅力景观,又能实现中远期便利的水上公共交通。
曹妃甸工业区的交通系统规划建议
面对从造地开始的城市类型,更应注重中远期交通系统的空间布局规划,结合国内外的类似城市规划,加大城市停车系统的占地比例尤显重要,故应适当加大在各交通枢纽附近停车场的用地比例。
轨道交通作为新兴城市的重要交通组成部分,应结合工业区远期发展进行系统的空间先行布局,以免造成资源浪费。
注重加强航空交通与城市交通系统的对接通道,有效提升航空交通在区域内的辐射作用。
作者单位:唐山市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图3 曹妃甸工业区内外交通规划图
表1序号发展单元名称用地比例(%)1居住用地0.232公共设施用地 1.103混合用地 4.704工业用地43.425仓储用地12.896对外交通用地16.99 7道路用地
10.938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1.619绿地
8.1310
城市建设用地
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