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第二十四章-补虚药3-(NXPowerLite)课件ppt

最新第二十四章-补虚药3-(NXPowerLite)课件ppt

2.肝阴不足、肝气不舒之胁痛、脘 腹疼痛、手足挛急疼痛 本品能补肝阴,益肝血,柔肝止痛。 ——逍遥散
——痛泻要药 ——芍药甘草汤
[应 用]
3.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 本品具有平抑肝阳作用。
——镇肝息风汤(配龙骨、龟甲、牛 膝等)
[应 用]
4.盗汗、自汗 本品具有敛阴止汗作用。 ——配牡蛎、生地等 ——桂枝汤(配桂枝、生姜、大枣等)
——归脾汤(配人参、当归、酸枣仁等)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大量30~60g。
[特 点]
补益心脾,善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 证。
运算
末尾带0的口算乘法
• 30×2 • 60×5 • 500×8 • 400×9 • 8×400 • 7×900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大量15~30g。 生用:功偏平肝、敛阴; 炒用或酒炒:功偏养血调经。
[使用注意]
反藜芦。
[特 点]
养肝血,柔肝急,平肝阳,敛肝阴。
何首乌
《何首乌录》
[药物来源]
为蓼科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何首乌 的块根。
[性味归经]
制首乌 甘、涩,微温。归肝、肾经 生首乌 甘、苦,平。归心、肝、大肠经
地黄
熟地黄
生地黄
熟地黄
[性味归经]
甘,微温。归肝、肾经。
[功 效]
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应 用]
1.血虚诸证 本品具有滋养补血作用,为补血要 药。
——四物汤(配当归、芍药、川芎)
[应 用]
2.肾阴不足之骨蒸潮热、盗汗、遗 精、消渴等 本品具有滋肾阴作用,为补阴要药。
——六味地黄丸(配山药、山茱萸等)
白芍
《本经》
[药物来源]
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的根。
杭白芍
亳白芍
白芍
兰州白芍
[性味归经]
苦、酸、甘,微寒。归肝、脾经。
[功 效]
养血调经,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敛阴止汗。
[应 用]
1.血虚之崩漏、月经不调 本品具有养血调经作用,为调经要 药。
——四物汤(配当归、地黄、川芎)
[应 用]
第二十四章-补虚药3(NXPowerLite)
[作 用]
1.补血。 2.部分药物兼有补阴作用。
[适 应 证]
1.心肝血虚证 证见面色萎黄,唇爪苍白,眩晕耳鸣,心 悸怔忡,失眠健忘,或月经愆期,量少色 淡,甚至经闭,脉细弱等证。 2.肝肾阴虚证 证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遗精,两目 干涩,脉弦细等证。
[功 效]
制首乌 补益精血,固肾乌须; 生首乌 截疟解毒,润肠通便。
[应 用]
1. 肝肾不足,精血亏虚诸证 本品(制)具有补血养肝,益精固 肾,乌须发,强筋骨作用。
——七宝美髯丹(配当归、枸杞子、菟 丝子等)
[应 用]
2.血虚诸证 本品(制)具有补血作用。
——配熟地、当归、酸枣仁
[应 用]
3.体虚久疟 本品(生)具有截疟作用。
[应 用]
血虚经闭者——四物汤 血瘀经闭者——配香附、桃仁、红花等 寒凝者——配肉桂、艾叶等 血热者——配赤芍、丹皮等
[应 用]
3.血虚、血瘀、虚寒腹痛 本品能补血活血,又性温散寒,味 甘缓急止痛。
(1)虚寒腹痛——当归建中汤 (2)血虚腹痛——四物汤 (3)血瘀腹痛——配川芎、桃仁、红 花等
[应 用]
[特 点]
补肝肾,益精血。
阿胶
《本经》
[药物来源]
为马科动物驴的皮经煎煮、浓缩制 成的固体胶。
[性味归经]
甘、平。归肺、肝、肾经。
[功 效]
补血,止血,滋阴润燥。
[应 用]
1.血虚诸证 本品具有补血作用,为补血之佳品。
——配熟地、当归、黄芪等
[应 用]
2.多种出血证 本品具有止血作用,尤宜于出血兼 见阴虚、血虚者。
——胶艾汤(配当归、芍药等)
[应 用]
3.阴虚证(虚烦不眠、阴虚风动) 本品具有滋阴作用。
(1)虚烦不眠——黄连阿胶汤 (2)阴虚风动——大定风珠
[应 用]
4.肺燥咳嗽 本品具有滋肺阴,润肺燥作用。
——清燥救肺汤(配石膏、桑叶、麦冬 等)
[用法用量]
入汤剂,5~15g,烊化兑服。 阿胶珠:功偏止血。
[性味归经]
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功 效]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
[应 用]
1.血虚诸证 本品具有益心肝而补血作用,补而 不滞,为补血要药。
(1)血虚证——四物汤 (2)气血两虚者——当归补血汤
[应 用]
2.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血虚或 血虚兼有瘀滞) 本品既能补血,又能活血,调经止 痛,故为妇科要药。
——何人饮(配人参、当归等)
[应 用]
4. 疮痈、瘰疬 本品(生)具有解毒作用。 疮痈——何首乌汤(配金银花、连翘
等)
瘰疬——配夏枯草、连翘、浙贝等
[应 用]
5. 肠燥便秘 本品(生)具有润肠通便作用。
——配当归、火麻仁等
[用法用量]
煎服,10~30g。 制首乌:功偏补益精血; 生首乌:截疟、润肠、解毒。
[应 用]
3.肝肾不足,精血亏虚之腰膝酸软、 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等 本品具有补肝肾,填精益髓作用。
——配制首乌、枸杞子、菟丝子等
[用法用量]
煎服,10~20g。
[使用注意]
1.性粘腻,有碍脾胃,故应配伍 行气健脾之品。 2.气滞痰多、湿滞脾胃、脾虚便 溏者慎用。
[特 点]
补血、滋阴,为补血滋阴之要药。
[使用注意]
本品性滋腻,有碍消化,胃弱便溏 者慎用。
[特 点]
1.补血止血,善治虚性出血证。 2.滋阴润燥,用治热病伤阴证。
龙眼肉
《本经》
[药物来源]
为无患子科常绿乔木植物龙眼的假 种皮。
[性味归经]
甘,温。归心、脾经
[功 效]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应 用]
心脾两虚之心悸、失眠、健忘等 本品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作用。
4.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本品补中有行,既补血,又活血 祛瘀止痛。
(1)风湿痹痛——蠲痹汤 (2)跌打损伤——复元活血汤
[应 用]
5.痈疽疮疡 本品具有活血消肿止痛,补血生肌 作用,为外科常用药。
(1)痈肿初期——仙方活命饮 (2)脱疽——四妙勇安汤
[应 用]
6.血虚肠燥便秘 本品具有补血润肠通便作用。
——济川煎(配牛膝、肉苁蓉、枳壳 等)
[用法用量]
煎服,5~15g。 一般生用;酒炒用:增强活血作用。 当归身:功偏补血; 当归尾:功偏活血; 全当归:和血(补血活血)。
[特 点]
补血活血,为调经之要药。
熟地黄
《本草图经》
[药物来源]
为生地黄经加黄酒拌蒸至内外色黑、 油润,或直接蒸至黑润而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