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城市交通噪声测量
一、实验小组成员
XX XXX 二、实验目的
1.城市交通噪声的测量方法。
2.掌握HS5633数字声级计的使用 三、实验要求
1.了解城市交通噪声的基本量值及车流量变化引起交通噪声变化情况。
2.了解道路两侧的交通噪声分布规律。
四、实验时间、地点
2013年3月23号13点到17点;西北工业大学西门外主干道。
五、实验环境
由于避过下班高峰期,此时主干道车流量相对稳定。
天气晴朗,风速小。
六、交通噪声分布图
测点选在两路口之间的交通干线路边的人行道上,离车行道20CM 处,此处距路口大于50M ,在垂直道路方向上由近及远设测点测量,每个测点之间相距约2M ,总计测量12个点,此时噪声级降到临近道路功能区的允许值。
隔5秒读一瞬时A 声级,连续读取的200数据。
同时记录了主干道上10分钟的车流量为417辆。
根据公式:
n L PAi L n i T
Aeq lg 1010lg 101.01,-⎥⎦
⎤⎢⎣⎡=∑= 算出等效连续声压级。
按照L Aeq ,T 或累积百分声级绘制道路两侧的交通噪声分布图,
一般以5dB 为以等级,以不同颜色或阴影线表示各噪声污染等级,如下表所示。
噪声带 颜色 阴影线
35dB 以下 浅绿色 小点,低密度 36~40dB 绿色 中点,中密度 41~45dB 深绿色 大点,高密度
46~50dB 黄色 垂直线,低密度 51~55dB 褐色 垂直线,中密度 56~60dB 橙色 垂直线,高密度 61~65dB 朱红色 交叉线,低密度 66~70dB 洋红色
交叉线,中密度 71~75dB 紫红色 交叉线,高密度 76~80dB 蓝色 宽条垂直线 81~85dB
深蓝色
全黑
七、噪声评定
主干道两侧噪声变化较大,易受车辆鸣笛、速度与路人的影响,噪声的大小随机性很强,且随车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当车流量比较平稳时,噪声级的波动范围较小;主干道两侧的噪声随着距离增加而减小,呈现指数衰减。
八、讨论、思考题
1.可否以所测路段的噪声代表该城市的噪声水平?
答:不可以。
噪声随车流量、人流量以及时间段的不同而不同,该路段为两路口之间的交通主干道,车流量和人流量较大,只能代表该区域的噪声水平,不能代表整个城市的噪声水平;要测量该城市的噪声水平,应该在该城市的不同区域分别测量噪声级,然后做整体处理才能得出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噪声水平。
2.道路两旁的噪声分布符合什么样的规律?
答:道路两侧的噪声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少,且距离越大减少量越小,所以道路两侧的噪声大体符合指数衰减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