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万吨有机肥生产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万吨有机肥生产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汉中市赛优生物工程公司万吨有机肥生产示范项目实施方案根据陕西省农业厅、陕西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11年省级农业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陕农业计财[2011]45号)文件要求,特制定万吨有机肥生产项目实施方案。

一、发展现状汉台区是汉中市农村沼气建设较早、较快的地方,近年来,又积极组织和实施了农村户用沼气国债建设、省户用沼气建设、大型沼气工程建设、国家新增沼气建设等项目。

截至2010年底,在本区14个乡镇132个已累计发展户用沼气池22570户,大中型沼气工程8处,“三结合”池11657口,年处理人畜粪便50万吨,年产沼气2700万立方米、沼液沼渣90万吨,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户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惠民工程。

近年来,汉台区按照北部丘陵8万亩柑桔园带、南部沿江10万亩蔬菜产业带、中部粮油莲藕桑园带和畜禽产业集群的“三带一群”产业发展思路,已形成了布局相对集中,区域特色明显的主导产业。

其中,以中部平川地带的粮食主产区为主的优质稻生产基地,总规模一直稳定在16万亩左右。

以铺镇新铺、南池,龙江张码头、桂花为主的畜禽养殖基地和皇冠、金园、赛优、龙兴、顺合为主的大型养殖场,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截至到2010年底,全区生猪养殖量达到54.2万头,家禽饲养量达到600万只;以铺镇、七里、龙江、舒家营为重点的蔬菜产业基地基本建成,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5万亩;在北部丘陵地区以河东店、汉王、武乡、宗营等镇乡规划了6万亩柑桔产业发展基地,果品种植面积达到3.3万亩,全区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及其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

随着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无污染、安全、卫生的绿色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畜禽粪便和秸秆资源大量增加,但利用率相对较低。

在我区畜禽粪便利用沼气池转化的不到5%,利用传统堆沤方式只占20%左右,工厂化利用方式不足1%,秸秆用于直接和间接还田的仅占总量的40%,由此引发畜禽粪便污染饮用水、焚烧秸秆影响交通运营等问题,严重破坏了城乡环境。

二、可行性分析(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从化肥市场角度看,目前我国有机肥料生产企业,约有500多家,大致可分三种模式:一是精制有机肥料类,以提供有机质和少量养分为主,生产企业占31%;二是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类,既含有一定比例的有机质,又含有较高的养分,生产企业占58%;三是生物有机肥料类,产品除含有较高的有机质外,还含有改善肥料或土壤中养分释放能力的功能菌,生产企业只占11%。

近几年随着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我国畜禽粪便和秸秆资源大量增加,但利用率相对较低,畜禽粪便利用传统堆沤方式只占50%左右,工厂化利用方式不足1%,秸秆用于直接和间接还田的仅占总量的40%。

因此,合理利用有机肥料资源,既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又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

从肥料使用上来看,我国农田一方面缺乏有机肥料,土壤养分失衡,地力下降;另一方面大量有机肥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造成污染环境。

究其原因,一是有机肥料积制方式落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笨重费力、污秽脏臭的传统有机肥投入方式已难以实施。

二是经济效益较低,粪便的产出集中,要均匀分散到广阔的农田,必然要远距离运输,这在劳动力价值上升的今天是不易办到的。

发展有机肥料产业化,实行工厂化生产、无害化处理,即通过就地收集、发酵、脱水、除臭、复混造粒等工序,生产有机肥料,解决有机肥积、制、运输和施用过程中的“脏臭、苦累、效低”等问题。

采用“先处理、后使用、效益好”的现代有机肥投入新途径,可以大大提高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

从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看,具有明显的特点:一是营养元素全,肥效持久,能够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通过处理沼渣、沼液生产的有机肥,不仅含有大量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同时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是一种既有速效,又有长效,既能全面满足农作物的营养需要,又兼有保水、保肥、缓释、改良土壤、生物活化和生物防治等作用,具有普通化肥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二是能改善作物品质。

根据我场经多年田间肥效对比试验证明,与同基质化肥相比,粮谷作物、果树等平均增产32%,蔬菜平均增产120%,同时可明显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水果含糖量和果实着色指数,提高蔬菜体内 Vc 、还原糖含量,降低重金属的含量。

三是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有机肥不仅减少化肥的施用量,而且进入土壤的少量化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处于稳定状态,有利于作物的吸收利用,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四是改良土壤结构,有利于中低产田改造。

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土壤团粒结构,从而使土壤疏松,减少土壤板结,有利于保水、保肥、通气和促进根系发育,为农作物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产品质量优势。

本项目的产品系绿色农作物专用肥料。

它以企业生猪规模养殖场产生的粪便为主要原料,经生物高温发酵技术处理,使其快速腐熟、除臭、脱水,有效地杀灭其中的病原菌、寄生虫卵及杂草种子、生产出优质的有机肥。

该项目生产的有机肥是粮油、蔬菜、柑桔生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和花卉、中草药、果树等经济作物的优质肥料。

根据不同作物对养分的特殊需求,配以一定的营养元素,还可研制出具有多功能的满足不同作物生长需要的专用优质有机肥,这种肥料速缓兼之,施用后可以克服土壤因长期偏化肥造成土壤中有机质微量元素的短缺,土壤肥力退化,农作物产量与品质下降等问题。

2、政策优势。

本项目属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项目,符合国家扶持循环利用资源、“零”排放的政策走向,生产出的产品全部符合农产品用肥的要求,是政府重点扶持的项目。

3、市场优势。

有机肥是农业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重点推荐的新型肥料,肥力强,成本低,无公害,是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必备生产资料,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按汉台区耕地复种面积40万亩,平均每亩施用有机肥50公斤计,市场容量即达2万吨。

同时,汉台区建有国家级万亩绿色稻米标准化示范基地,还有4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中药材、园艺、林果、花卉种植基地,这些都需要大量优质的有机肥源。

4、原材料优势。

本项目有机肥的主要原料来源于企业造成污染的生猪规模养殖场粪便等废弃物,经过沼气池发酵后在多重发酵工艺制成。

目前,全区有铺镇新铺、南池,龙江张码头、桂花为主的畜禽养殖基地和皇冠、金园、赛优、龙兴、顺合为主的大型养殖场,全区按年生猪出栏30万头计算,年产猪粪尿49.4万吨,干物质8.85万吨,原材料来源有保证,成本极低,永远不会发生原材料危机和枯竭。

5、实施基础优势。

汉中市赛优生物工程公司是赛优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分公司,拥有以繁殖和育肥优良瘦肉型猪的大型专业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标准高,设备先进,建有大型沼气池和沼气服务公司,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组织生产,是汉中市养猪业的龙头企业,目前饲养基础母猪850头,公猪30头,年存栏猪4600头,出栏商品猪8000头,仔猪12000头,日产鲜粪达到10t,冲洗及尿水60m3,足量的沼气生产原料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公司占地60亩,拥有固定资产480万元,有办公用房和猪舍9600平方米,水井2眼,饲料加工设备1套,配备有100KVA高压电线和供电设备,电网完善、电力充足。

还建有200亩蔬菜日光温室作为“猪—沼—菜”的试验基地,为该项目提供了良好的试验、示范、推广基地。

公司拥有一批具有10多年现代化养猪经验和管理经验的技术骨干队伍,配有专职大型沼气池维护、沼液沼渣综合利用实验人员,公司常年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汉中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汉台区蔬菜站、能源站等农业科技单位专家学者为顾问。

该项目是在汉中市赛优养猪场内建设,无需办理征地、拆迁等前期手续,道路、水电设施齐全。

同时,汉中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和汉台区农村能源站为本项目的技术依托单位,可为本项目提供以下技术服务:根据汉中市赛优生物工程公司场址和建设条件进行工程优化设计;工程期间,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工程建设完成后,帮助项目建设单位制定工程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培训工程运行管理人员。

综上所述,实施万吨有机肥生产示范项目利用畜粪等废弃物加工有机肥这一产业符合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和有机食品三大产业方向,将会进一步拓展沼气建设的惠农效能,促使再生能源技术与高效生态农业技术结合,充分发挥沼肥在绿色有机农业中的资源优势,为农村沼气建设迈向新阶段、高层次探路取经,为高效农业及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开启新的前景。

三、年度目标与预期效益(一)年度目标根据资源条件和产品市场容量,结合企业实际,本项目建设规模为:建有机肥加工生产线一条,年产有机肥10000吨,年处理养殖场沼渣、发酵床垫料等固废物15460吨。

(二)预期效益1、经济效益:项目投产后,年加工产出成品有机肥10000吨,其肥效不低于普通化肥,出售价格按照1500元/吨,年均销售额达到1500万元。

2、生态效益:赛优生物工程公司拟建的生物有机肥工程,年处理养殖场固废物15460吨,将极大地改善企业所在地的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对于促进企业所在地的工农业、旅游业的发展,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减少疾病,特别是对沼气综合利用、绿色无公害农业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将成为绿色汉中、绿色农业发展的一支新的助推剂。

3、社会效益: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使当地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项目投产后能安排就业岗位28个。

四、建设地点与规模(一)项目建设地选择该项目建设地点在汉中市赛优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该场位于汉中市汉台区宗营镇马王庙村,距城区2公里,距西汉高速公路汉中出口4公里,占地60亩,周围无居民,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四周无工厂和污染源,水、电、路配套齐全。

项目所在区汉台区总面积556平方公里,辖7镇2乡7个街道办事处,214个行政村,71个居民委员会,人口53.07万,其中农业人口28.36万,城市人口24.71万,流动人口50万。

总耕地16411公顷,土壤类型多为潮土型、黄泥型水稻土,有机质含量1.07—2.19%,含氨0.071—0.11%,含磷0.096%,速效磷120ppm。

主要发展水稻、小麦、油菜、蔬菜、果品、蚕桑等产业,养殖业主要是畜牧业和水产品养殖业。

2010年,粮油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蔬菜达到12.5万亩,柑桔达到3.8万亩,生猪饲养量达到54.2万头、家禽600万只,绿色、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面积达到6万亩,实现一产增加值8.9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60元,具有有机肥生产较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

(二)项目建设规模本项目建设地点拟选在赛优养殖场西南角,占地面积6亩左右,与养殖区和大型沼气池相连,是比较理想的有机肥加工生产线建设地址,不需征地费用,沼渣、沼液利用极为方便。

本工程在充分满足生产工艺及物料流程要求的基础上,力求各建筑工程简洁、美观、经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