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胫腓骨骨折 ppt课件

胫腓骨骨折 ppt课件


腓骨干骨折若不伴有胫腓骨上、下关节分离,也无需特殊治疗。为
减少下地活动时疼痛,用石膏固定3-4周。
2
牵引复位:不稳定的胫腓骨干双骨折可采用跟骨结节牵引,纠正 缩短畸形后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6周后去除牵引,改用小腿 功能支架固定,或行长腿石膏固定,可下地负重。
手术治疗
手法复位失败,损伤严重或开放性骨折者应切开复位, 选择钢板螺钉或髓内钉固定。
专科理论学习
胫腓骨干骨折
主讲:林淑燕
一、定义
胫腓骨干骨折:指胫骨平台以下至踝以上部分发生的骨折,约占全 身各类骨折的13%-17%,是长骨骨折中最常见的一种,以青壮年 和部疼痛、肿胀、不敢站立和行走。
2.体征 患肢可有反常活动或明显畸形。由于胫腓骨表浅,骨折常合并软 组织损伤,形成开放性骨折,可见骨折端外露。
胫骨上1/3骨折可致胫后动脉损伤,引起下肢严重缺血甚至坏死。 胫骨中1/3骨折可引起骨筋膜室压力升高,胫前区和腓肠肌区可有张 力增加。 胫骨下1/3段骨折由于血运差,软组织覆盖少,容易发生延迟愈合或 不愈合。 腓骨颈有移位的骨折可损伤腓总神经,可出现相应感觉和运动障碍。骨折 后期,若骨折对位对线不良,使关节面失去平行,改变了关节的受力面, 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小儿青枝骨折表现为不敢负重和局部压痛。
若固定牢固,手术4-6周后可负重行走。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 有外周神经血管功能障碍的危险 与骨和软组织损伤、外固定不当 有关。
2
潜在并发症:肌萎缩、关节僵硬。
护理措施
1
病情观察:参见第四十三章骨科病人的一般护理。
2
指导功能锻炼:复位固定后尽早开始趾间和足部关节的屈伸活动, 做股四头肌等长舒缩运动以髌骨的被动运动。有夹板外固定者可进
行踝关节和膝关节活动,禁止做膝关节伸直情况下旋转大腿,以防
发生骨不连。去除牵引或外固定后遵医嘱进行踝关节和膝关节的屈
伸练习和髋关节各种运动,逐渐下地行走。
THANKS
辅助检查
X线检查应包括膝关节和踝关节,可确定骨折的部 位、类型和移位情况。
处理原则
目的是矫正畸形
恢复胫骨上、下关节面的平 行关系
恢复肢体长度
非手术治疗
1
手法复位外固定:稳定的胫腓骨干横形骨折或短斜形骨折可在手法 复位后用小夹板或石膏固定,6-8周可扶拐负重行走,单纯胫骨干 骨折由于有完整腓骨的支撑,石膏固定6-8周后可下地活动。单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