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教学设计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教学设计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要让学生逐步认识实验在生物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要重视实验在知识学习中的作用,重视学生对生物全过程的理解,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重视学生对生物实验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

2、理论依据:
自然界中很多生物组织都富含有丰富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如何检测生物组织中这些有机物的存在?通过实验发现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与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通过相应的颜色就可以检测这些有机物的存在。

其中斐林试剂能够与糖类中的还原糖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的沉淀。

双缩脲试剂能够与蛋白质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

因此,可以根据与某些化学试剂所发生的颜色反应,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存在。

3、教学特色
传统教学中以往教师的教学策略是讲解该实验的原理与步骤之后,由学生进行操作验证某些生物组织的三类有机物。

经过教学实践之后,发现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对于实验理论和技能的掌握,但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因此,为了弥补这种教学策
略的缺陷,我将这一验证性实验设计成为验证和探究性相结合的实验。

设计思路为:在讲解实验原理和步骤的基础之上,先用富含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材料来做验证实验。

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进而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之上进行探究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的思路为:提出问题、做出假设--作出预测、分组探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针对还原性糖和蛋白质的实验既可检测物质的存在,还可探究合适的实验材料,以及不同实验材料还原糖和蛋白质含量的多少。

对于脂肪的检测,重点是通过颜色反应定性的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成分,学会脂肪鉴定的操作方法。

我在教学中对本实验采取验证物质存在和探究最佳实验方法相结合,即对不同的实验材料用不同的实验方法,看哪种效果较好。

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实验,学生所提出的探究问题会很多,很多实验材料做出的实验结果是怎样的,老师也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

所以在给学生上实验课前,老师一定要做充分的准备。

上实验课前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获得2-3种探究材料,根据所获材料进行实验操作。

二、实验教学分析:
1、内容分析
新教材把实验安排在学习蛋白质、糖类和脂质等知识内容之前,一方面为接下来的学习各类有机物奠定感性认识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实验内容的设置上注重学生对材料的选择,对检测结果的预期和
实验方案的设计,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为以后各章节的探究性实验的顺利开展搭建了一个较高的起点。

2、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的思维水平、学习能力已经发展到较高阶段,乐于并有能力接受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

同时学生对该实验感兴趣,有实验操作的基础。

由于实验可选择的材料多,任务繁重,因此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3、教学条件分析
由于该实验是高中生物实验会考经常考的一个实验,对实验的条件要求不是很高,因此高中生物实验室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验需求。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②推断组织液中有机物的种类和大致含量
2、能力目标:①学习实验探究的方法②初步掌握评价和报告实验结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严谨认真合作学习敢于质疑善于反思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实验所用材料多,试剂种类和使用方法多,课堂容量大。

突破:面对全体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材料仪器准备,学生的情感和知识准备。

课堂上发挥小组长的
协助管理作用,合理有序地组织教学。

五、实验准备:
1、还原糖的检测
实验材料:苹果、梨、葡萄、甘蔗、白萝卜、胡萝卜、白菜、番茄、菠菜、米饭、面粉、
红薯等植物组织。

斐林试剂、葡萄糖溶液。

实验器具:剪刀、解剖刀、试管、试管架、试管夹、滴管、大烧杯、小量筒、酒精灯、三脚架、
石棉网、火柴、研钵、石英砂、纱布等。

2、蛋白质的检测
实验材料:鸡蛋清、猪肝脏、虾、牛奶、酸奶、面粉、米饭、苹果、红薯、面筋、豆浆等。

双缩脲试剂。

实验器具:剪刀、解剖刀、试管、试管架、试管夹、滴管、小量筒、研钵、石英砂、纱布等。

3、脂肪的检测
实验材料:葵花子、花生种子、芝麻、烹调用的食用油、肥羊肉。

实验试剂:苏丹III染液、苏丹IV染液、50%的酒精溶液、蒸馏水。

实验器具:擀面杖、白纸、试管、双面刀片、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毛笔、显微镜。

六、教学流程图
八、问题研讨
1、今天检测的生物材料中有机物的种类,含量一样吗?对你选择食物有什么启发?
2、如何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脱脂奶粉是否合格的检测,
3、①加热后的豆浆(或牛奶)能与双缩脲试剂起颜色反应吗?
②斐林试剂可用做蛋白质检测实验吗?
③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顺序改变,情况怎么样?
④还原糖检测的斐林试剂甲液、乙液与材料分隔开加入,情况怎么样?
(提示:甲液——苹果汁——乙液;乙液——苹果汁——甲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