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通航业发展概述美国是当今公认的通用航空发展最发达、最领先的国家。
从1903年莱特兄弟的成功一飞开始,美国通航至今已拥有百年发展史。
根据美国通用航空制造商协会(简称“GAMA”)的数据,截止到2015 年全世界约有存量通用飞机 36.2 万架,其中,美国拥有通用飞机 20.4 万架;在美国5000多个公共机场中,只有不到500个机场服务于商业航空,其余均为通航所用;通航产业为美国经济每年贡献1500多亿美元,并创造了超过120万个工作机会。
1 通用航空的定义和起源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简称“ICAO”)定义,通用航空是指除军用航空和定期客货运航班(CAT)外的所有飞行活动。
事实上,二战结束前并未有“通用航空”一词的说法,通用航空的前身乃是私人飞行。
回到100多年前的美国,莱特兄弟于1903年成功试飞“飞行者一号”,揭开了私人飞行以及现代航空发展的序幕。
之后,随着飞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用途越发多样化。
二战结束后,以军事为目的的军用航空和以客载/货载为目的的商业运输航空,逐渐形成了两个成熟的产业而独立发展。
而飞机除继续用于私人飞行外,还被扩展至很多其他用途,如旅游观光、公司包机、警务执勤、农务作业等等。
这些飞机的应用在二战后被统称为“通用航空”。
(注:在中国警务航空有自己的体系,不属于通用航空)通用航空涉及的领域和范围广而复杂,既包括非商业性的飞行活动,从个人出行工具、飞行娱乐到空中作业等;也包含了商业性的活动,如观光旅游、公务包机和飞行俱乐部等。
而应用于通航的飞行器类别主要有:固定翼飞机、旋翼飞机(或称直升机)、滑翔机、热气球(类)、飞艇、实验类飞机等。
本文所谈及的通航飞机主要是以20座以下的小型固定翼飞机和旋翼飞机为主。
2 美国通用航空的发展历史私人飞行是美国通用航空发展的起源,也是美国军用航空和商业航空的起源。
从1903年至今,美国通用航空发展已有110多年历史。
这其中的过程更是坎坷起伏。
下面我们分为四个阶段来回顾它的发展历程。
(1)第一阶段(1903-1913):起步这一时期是私人飞行的起始期,也是美国航空的起步发展期。
飞机、飞机公司、飞行表演、航校等都首次出现在这一时期。
有三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深刻影响了这段时期的发展:莱特兄弟和格伦·柯蒂斯(Glenn Curtiss)。
1903年,莱特兄弟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攻克机翼、发动机以及控制系统这三大飞行难关,成功实现了人类首次的动力飞行。
这短短12秒的飞行时间拉开了现代航空的序幕,也为美国航空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之后,莱特兄弟继续不断对飞机进行改进,1905年10月实现飞行38分钟03秒、39.4公里,使飞机开始成为“具有实用价值并可销售的”产品。
于是莱特兄弟开始了航空商业化的操作,申请飞机专利的同时,也开始进行飞机销售工作,当时主要销售对象是欧美各国的政府部门。
1906年获得“飞行器专利”后,为了更好的展示其飞机、销售其产品,兄弟二人开始在各国做飞行表演,这可以说是飞行表演的最初原型。
这些公开飞行不但扫除了一切外界质疑,更在政府、航空界以及公众中引起了轰动,尤其是在他们一直受到质疑的美国掀起了航空热潮。
更多的美国人被吸引到了飞机研发的工作中,航空业的竞争也越发激烈。
1909年3月,美国人格伦·柯蒂斯先于莱特兄弟建立第一家美国飞机公司(1910年改名为“柯蒂斯飞机公司”),同年8月获得法国首届飞行大赛上的飞行速度冠军,名声大噪,后来成为莱特兄弟最大的竞争对手。
柯蒂斯对水上飞机的研发贡献巨大,他在法国飞行大赛上向“水上飞机之父”法国人亨利·法布尔(Henri Fabre)取经后,对水上飞机进行不断地研究和改进,成功发展“实用型的水上飞机”,后更于1913年研制出具有革命性的船身式水上飞机,被美国海军广泛使用。
航空母舰的构想和实现也是起源于柯蒂斯对水上飞机的研发。
另外,1911年柯蒂斯的水上飞机成功营救了一名迫降在湖上的飞行员,开创了飞机用于“水上救援”的先河。
当时,柯蒂斯与美国海军展开了全面的合作,不但为其研发、制造飞机,还为海军培训飞行员,他对美国海军航空贡献巨大,因此被誉为“海军航空之父”。
1909年被认为是国际航空运动的起始点,之后几年也是美国航空急速发展的时期。
柯蒂斯在法国的获胜吸引了欧洲对美国航空业发展的高度关注,美国也开始不断举办国际性的飞行赛事,这不仅引来了国外的竞争,同时也带来了国际商机,如莱特飞机公司于1909年底向英、德、法等欧洲各国出售了飞机制造权。
这时,美国媒体的关注以及公众对飞行的兴趣都从侧面促进了航空业的发展。
莱特兄弟为了更好地宣传他们研发的飞机,在欧洲、美国各地不断地做公开飞行演示。
之后他们于1910年3月成立了第一所飞行学校(Wright Flying School),培训可驾驶他们飞机的飞行员,并组建了一支专业的飞行表演队,以在各大航展上做专业表演。
另外,莱特兄弟早期的飞机主要适用于飞行员培训和娱乐飞行,因此他们不但教授飞机购买者如何驾驶飞机,还收费带领乘客翱翔天空,这便是空中旅游业的雏形。
飞行赛事、表演、体验都极大地吸引了公众对飞行的兴趣。
公众对飞行表演技术和速度越来越高的要求也推动了飞机向更高性能的快速发展。
在各种早期的飞行活动如火如荼时,飞行表演和培训中不断发生坠机事故,这带来了人们对飞行安全问题的重视,以及对飞机技术不成熟的质疑。
莱特兄弟的飞行表演队和航校因为安全问题,最后都被迫解散和关闭。
另一方面,莱特兄弟发起的专利战也很大程度上压制了当时美国航空业的强劲发展势头。
1909年起,莱特兄弟先后将柯蒂斯和很多欧洲飞行家及飞机制造商告上法庭,起诉他们侵权。
莱特兄弟的强制垄断,阻碍了航空市场的良性竞争和健康发展。
以至于一战开始时,美国竟陷入了无本国制造的可用飞机而不得不使用法国战机这一尴尬境地。
(2)第二阶段(1914-1979):成长这段期间内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均参与其中。
而战争对美国航空业的影响是具有两面性的。
不利的方面是,两次战争期间,美国政府、飞机制造商们由于只重视军事领域的发展,把经费和精力全部转移投入到了军用飞机市场上,民用航空市场被忽视,发展一度停滞。
然而另一方面,战争也极大地促进了整个航空业的发展。
首先,正因为飞机在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让美国政府开始高度重视这个行业的发展,并愿意投入极大的人力财力,并推出各种政策以推动航空业不断地发展;其次,由于战争中不断地积累,如飞机技术、安全性能、生产效率等在战后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另外因战争需要而制造的大量军机、修建的大量机场以及培训的大量飞行员,在战后很多都流入了民间,这为美国通用航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我们分别回顾一下两次战争后,美国通航业的发展历程。
美国通航在一战后的发展(1919 ~1940)一战向人们首次展示了飞机的巨大威力和重要作用,战后各国政府对航空的发展纷纷给与高度的重视。
到二战开始前的这一段时期,航空技术上出现了很多重大突破和创新,如金属材料结构、单翼机、喷气发动机等;商业航空公司始出现并运营;环球飞行记录被不断创造;各种飞行竞赛、飞行表演、航展等活动如火如荼,这20年间也因此被称为是航空业的黄金年代(Golden Age of Aviation)。
这时,全球航空业的领先地位并不属于美国,而是欧洲。
但一战后,美国政府对航空业的发展变得极为重视。
很多参与到一战中的飞机制造商们后来都得到了联邦政府的资金支持,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制造商在后来的1929年股灾中存活下来、甚至发展壮大的原因。
一战的飞行员们回国后成为了美国民众心中的英雄,他们在战后航空文化的宣传推广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些飞行员在退役后,开始在全美各地做巡回飞行特技表演(Barnstorming),并在表演后向观众提供有偿飞行体验。
很多飞行员受聘于飞机制造商,通过驾驶他们的飞机进行飞行表演,以达销售飞机的目的。
除飞行表演外,全美还举办了很多飞行竞赛。
另美国飞行家林白于1927年,成功单人完成了不着陆飞越大西洋的飞行,创造了航空史纪录。
这些飞行活动重新唤起了美国大众对航空的热情。
由于一战时几乎所有飞机制造商都专注在战机的研发上,战后初期,用于飞行表演、飞行培训、市场上销售的飞机等都是由失去原本用武之地的价格低廉的剩余军机组成。
但由于技术逐渐落后、保养不善等原因,在使用过程中事故频发,之后这些军机及其发动机供应也出现不足,逐渐被淘汰。
其实大多数制造商在战争结束后都开始将业务转回到了战前产品上,他们不断研发更高性能的飞机和发动机,以适应市场的发展和客户的需求。
这一时期,飞机的设计有几个革新性的改变:首先是飞机从木布结构逐渐转为全金属结构;二是飞机从开放式机舱转为封闭式机舱,飞行员不用再佩戴头盔、护目镜等,受到的噪音干扰也大大减少;另一个是单翼机逐渐取代双翼机成为市场主流。
这些设计上的突破保证了飞机不断地向更高、更快、更远的方向发展。
众多老牌通用飞机制造厂商,如韦科(Waco)、塞斯纳(Cessna)、派珀(Piper)、穆尼(Moony)、比奇(Beechcraft)等,均是在此时期顺应市场需求而成立并发展的。
1939年,美籍俄罗斯人斯科尔斯基(Igor Sikorsky)研发的单旋翼带尾桨的直升机首飞,实用直升机起步发展。
一战后,飞机用途开始多样化,出现了实用类航空和公务航空。
一战时很多人见识并体会到了飞机的威力和作用,战后一些富于创新冒险精神的人开始将飞机逐步应用于实际的工作生活中,如空中摄影、农业喷洒、勘探执法等,这一领域后来吸引了大批的使用者,称为实用类航空。
随着一战后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一些大公司以及富人们出于业务需要,开始购买飞机作为自用的专机,以便直接飞往商业航空与铁路未能覆盖到的地区,从而节省时间和成本。
这正是公务飞行的起点。
飞机变得更为实用和有针对性。
另外,首个有关飞行员和飞机管理的法规《空中商务条例》也于这一时期出台。
20世纪早期,飞机还基本处于初期实验发展阶段,尽管有一些商业行为,也都是在飞机研发者间或和政府、军方等“内部圈子”进行的,驾驶飞机的人也仅限于这个“圈内”的人。
对于大众来讲,飞机还只是一个新鲜的玩意儿而已,因此尽管飞行事故频发,但造成的影响并不大,航空市场也没有任何法规条例来约束和规范。
一战后,飞机用途越来越多样化和实用化,大众航空商业市场开始形成。
这时高发的飞行事故、无序的行业状态对这个市场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为了整顿行业、规范市场、安定民心,让航空业可健康长远的发展,在一些业内领军人物的号召和催促下,美国联邦政府于1926年5月正式出台了首个航空业管理法案《空中商务条例》。
该法案的内容涉及了飞行员考试/资格证书制度、飞机的适航/审批/执照、安全条例的制定和执行、航线的定制和管理、空中交通导航协助和航空事故调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