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照明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照明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照明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照明大事记
1879 爱迪生发明电灯,当时他用的灯丝是炭精丝,第二年他又采用了碳化竹丝
1938 GE的研究人员伊曼发明了荧光灯,即俗称的灯管。

其可见光比白炽灯更亮,由于是电能激发气体发光,不经过热能的转化,光电转化效率远高于白炽灯
1969 第一盏LED灯(红色)问世
1980 飞利浦公司发明紧凑型荧光灯,即俗称的节能灯,人类自此进入节能灯时代
1998 发白光的LED灯开发成功,为LED灯用作照明奠定基础
2000 LED等应用于室内照明,但因成本过于高昂,现尚未普及应用
2010各国开始淘汰白炽灯
2、全球范围内
*照明行业已朝规模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现全球范围内,较为知名的品牌仅有这几个:飞利浦、欧思朗、GE、松下、索恩、奇胜、库柏等,近几年这些企业的销售份额共占全球的60-80%以上!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电光源和灯具生产大国
电光源总量占全球产量的80%左右,其中约80%出口;灯具出口比重47.05%.
*市场格局:
国外企业盘踞高端市场,国内企业厮杀于中低端市场!
3、我国电光源宏观形势:产值和销售额(2图片)
注释:工业总产值达600亿,2008年前年均增长在20%以上,其中2007产值和销售额增长达40%;
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销售额出现回落,出现短期负增长!
4、我国电光源宏观形势:产量和产品类型
注释:2008年产量突破150亿只,2009年突破160亿只;
*2008年出现CFL:白炽灯=1.2:1;
*产品结构中白炽灯43亿只,2020年前将被大幅替换;、
*中国白炽灯年用量14亿只,2008、2009年政府以财政补贴的方式推广节能灯
2.1亿只。

5、我国电光源的利润
*前期行业利润维持20%以上,高于白炽灯利润率;
*2008年后中低端市场竞争激烈,利润有所下降!
次贷危机导致2008年后外销萎缩,国内行业竞争环境恶化,中低端市场竞争激烈,利润有所下降!
注释:我国每年节能灯90%的产品用于出口,一方面是国内应用比率有限;另一方面是各种价格低廉的品质低劣的照明产品混于市场之中,消费者不容易分辨,反而在一些地区市场形成“劣品驱逐良品”的现象。

6、现状总结
* 1.产业集中度低,规模效应差。

“照明企业林林总总,诸多企业却大而不强”,至2009年2月底,中国照明灯具行业已有2963家企业,其中小型企业占据近90%的比例,大型企业只有15家。

企业数量虽多
但达到规模生产的电光源企业有限,灯具企业规模化生产的比例更小,无法产生规模效益。

照明灯具行业大而分散,产业集中度低,全行业没有一家企业的市场份额超过1%,大型企业累计市场份额在20%左右。

而在照明科技高度发达,业态相当成熟的德国、美国及日本等发达国家,整个照明行业几经整合,2--3家行业中的强势企业控制着全国95%以上的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很高。

*2. 行业出口比率较高
电光源出口80%,其中CFL出口占90%;照明灯具市场出口占47.05%,其中以室外灯具出口欧美数量最大,重点是庭院灯、草坪灯。

*3、产品档次低,自动化程度低,质量较差
国外老牌厂商盘踞高端市场,部分国内厂占据中低端市场。

从产品质量和档次来看,我国的照明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仍属于中低档产品; 从生产水平来看,生产设备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较低,大量采用手工制造;从原材料来看,激烈的价格竞争常常导致企业忽视产品质量,使用质量较次的原材料生产。

*4、自主品牌缺乏,技术力量薄弱
国内大中城市品牌前三甲雷士、飞利浦和欧普,国外OEM为主;在IC设计、电路设计、高效灯管制造、新产品开发、新材料研究等相对落后,研发力量薄弱。

如佛山照明OEM欧思朗、雷士OEM GE
7、发展趋势1
1、绿色照明工程的推广和应用不断加强,高效节能光源与节电设备普通被采用。

*2008年和2009年,中国政府已经以财政补贴的方式推广节能灯2.1亿只。

中国争取在几年内把全国所有的白炽灯更换为节能灯,中国照明用电量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2%,超过4300亿千瓦时,如果把全国的白炽灯全部更换下来,1年可以节电480多亿千瓦时。

*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照明器具”被列入节能重点领域。

轻工业振兴规划中提出设立照明等行业产业升级专项。

8、发展趋势2
2. 产品的结构不断优化,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紧凑型---T5/T4---T2---T1(小型化、资源消耗少);图片:产品结构变化
*演进路线:
HCFL—无极灯or CCFL—(LED?)—(OLED?)—?
*追求发光效率、显色性、长寿命、小体积
汞含量:T5 10mg T2:2mg以下
电光源科技发展的主要趋势是提高光源的发光效率, 改善电光源的显色性,延长寿命,开发出体积小的高效节能光源。

实现上述目的主要途径是进一步研究新的发光机理、开发研制出新型光源材料、采用新工艺开发新型电光源。

9、发展趋势3
3、在未来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期中气体光源仍将是最主要的功能照明光源,且产量增长率将维持9%-12%之间。

*照明行业在未来的3-5年的时间内,绿色节能置换照明工程产品将会成为整个照明行业发展的一种延续与补充,必将成为商家抢占市场的“焦点”(节能灯年复合增长率在30%左右)。

荧光灯类光源将继续以最快的速度发展,其中紧凑型荧光灯将随着白炽灯的退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抢占空出的市场,这是当前很多光源企业全力扩建或开避新的紧凑型荧光灯
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

* LED灯“叫好不叫座”,面临技术和市场的双重挑战。

*品质保障的LED灯40RMB/W;
*技术:光效、散热、光线质量有待改善;
案例1:日本札幌市的市政府办公厅安装9000支LED照明灯,使用后职员不断反映【眼睛疲劳】、【能看到残影】等问题,部分日本企业准备放弃LED灯管。

案例2:2010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在推广“绿色照明”的理念下,对LED路灯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后,发现LED路灯技术仍然没有达到商用水平。

国内LED路灯的芯片均来自欧、美等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把中国市场作为新技术的试验田,通过技术垄断拿走了LED路灯市场70%以上的利润,留下的是近期全国多地LED路灯纷纷暴光出光衰、发热严重等质量问题,这已经引起业内专家和企业高度警惕和强烈反应。

10、光生物安全与健康照明(图片)
可见光400~780nm,三基色RBG混合
11、光生物安全与健康照明
光生物学是研究光辐射作用与生物体相互关系的科学,包括生物体系或某些组成部分吸收光能后的一系列反应过程,以及光生物发光过程。

光生物安全研究光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即照射不足或照射过度的情况下,光辐射存在的潜在危害。

1.光致角膜炎/光致结膜炎
由上皮细胞的光化学反应导致,角膜和结膜最外层被破坏,角膜和结膜细胞不断
增生,1~2天可以恢复;
2.紫外辐射导致白内障(UV A、UVB)
长期紫外光照射,光化学反应改变组成晶状体的特殊蛋白质,导致细胞内色素沉着、晶状体不清爽,随着时间推移,效应越来越明显,直到散失视觉。

3.视网膜灼伤
强的光辐射照射到视网膜上,光辐射的热效应灼伤视网膜,不能修复。

435~440nm
4.视网膜蓝光危害
300~700nm的能对视网膜造成光化学危害,引发视网膜炎。

中等高强度、长期弱
光照射。

5.红外辐射导致白内障
多年受红外辐射会引发白内障。

780~1400nm,危害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举例:护眼台灯
家灯具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和复旦大学电光研究所测试结果却表明,采用高频镇流器生产的护眼灯,其频闪波动深度在7.27%至24.03%的范围,与白炽灯相比没有显著差异,而严格意义上的无频闪是指频闪波动深度小于5%,也就是说并没有达到无频的要求。

高频闪不等于无频闪,高频荧光灯不应借护眼之名促销产品。

12 日常生活中的小知识
1、是否有能效标识,及清晰、牢固的其他指示标志。

在能效标准方面,2003年,《普通照明用双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和《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两项荧光灯能效标准颁布实施。

据介绍,按照标准要求,两项荧光灯能效标准的能效等级均采用3级制。

1级是最高值也是目标值,目前市场上只有少数产品能够达到,数量大约只占市面上全部产品的5%左右。

2级是先进、高效产品,是节能评价值,达到2级的产品经过认证能够取得节能认证标志,大约占35%左右。

3级为最低等级,为能效限定值,3级以下为淘汰产品,禁止在市场上出售
2、区别卤粉灯,谨防“李鬼”。

灯管内涂布卤粉灯,便宜1/4,光效低1/3,寿命缩短一半。

有的“卤粉灯”卖到和白炽灯相差无几的价格。

3、色温选择(高色温偏蓝白色,照明效果象阴天)。

4、CFL忌频繁开关,否则会对灯管产生伤害,也会增加用电。

5、注意使用场合,不要“降寿命”使用。

节能灯由于对环境温度、使用温度有一定的限度要求,在受整体升温有很大影响的密封灯具中,不宜安装一体化节能灯,敞口式灯具比较适合,否则会影响节能灯的使用寿命。

6、不要把节能灯装在有调光装置的灯座内,节能灯出现启动故障时,不要在未断开电源的情况下自行拆卸。

启动或故障未关断的电路会产生瞬时高压,容易引发电击事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