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概论1、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应当包括(微观)与(宏观)两个方面。
2、所谓微观对象是指(图书馆)的多方组成要素以及馆藏文献中的知识和信息。
3、所谓宏观对象是指(图书馆及图书馆事业)。
4、一切与图书馆及图书馆事业有关的因素,都是图书馆学研究的(对象)。
5、我国较早提出“要素说”的是(陶铸)先生。
6、陶铸先生于(1929)年在(《图书馆广告学》)中说,图书馆,其要素有三:(书籍、馆员和读者)。
7、(1930)年(杜定友)先生在(《浙江图书馆月刊》)上发表的(《图书馆管理法上之新观点》) 一文中,认为图书馆有(书、人和法)三个要素。
8、(1934)年(刘国钧)先生在(《图书馆学要旨》)中提到图书馆要素有四种为:(图书、人员、设备、方法)。
9、(1957)年,刘国钧先生又写了(《什么是图书馆学》),其中指出:图书馆事业有五项组成要素,它们是(图书、读者、领导和干部、建筑与设备、工作方法)。
10、用(分析矛盾)的方法来确定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在我国大约开始于(五十年代末)的关于图书馆工作基本矛盾问题的讨论。
11、(矛盾说)的基本论点认为图书馆工作是(藏书)与(读者利用)这一对特殊矛盾的统一体。
12、藏是用的(条件),用是藏的(目的)。
13、管理是图书馆工作的(手段) ,科学管理是为社会利用服务的。
14、在图书馆学对象问题上,(规律说)是(矛盾说)的延伸和发展。
15、规律说的基本论点是:(图书馆事业)是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
16、交流说的基本论点,即图书馆学应研究图书馆在科学交流和情报传递中的(地位和作用)。
17、知识说的基本论点是把图书馆看成是社会知识交流链中的一个(环节)。
18、(普通图书馆学)是指研究图书馆学的(基本问题)。
19、(专门图书馆学)指的是(专门)研究图书馆的各种类型及其特点的图书馆学。
20、(应用图书馆学)可分为(狭义应用图书馆学)和(广义应用图书馆学)。
21、(狭义应用)图书馆学是以图书馆工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图书馆工作的环节、程序、方法和技术的学科。
22、将图书馆学的原理同有关学科某些实用研究结合起来,研究有关学科以及图书馆学本身所涉及的实践与应用方面的问题的新学科为(广义应用图书馆学)。
广义应用图书馆学大都是边缘学科,主要有(图书馆经济学、读者学、图书馆管理学、图书馆统计学、图书保护学、图书馆教育学)。
23、(比较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各国的图书馆事业。
它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图书馆、图书馆体制等问题进行比较研究。
24、(比较)图书馆学的比较方法,不是简单的类比,而是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多层次、纵横交错的对比。
25、图书馆学是一门具有(多种属性)的学科,在现阶段,它应当是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
26、图书馆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科学),其学科性质在不断变化,未来图书馆学的性质是(综合性)科学。
27、图书馆学是整体科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由于图书馆事业中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使图书馆学与(教育学、心理学、目录学、图书学、情报学、数学) 等学科的联系日益密切。
28、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哲学方法)(一般研究方法)(专门研究方法)。
29、图书馆学研究中的(哲学方法)在我国主要指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30、(一般研究方法)是指许多学科共同应用的方法,如(数学方法、系统论方法、观察实验方法、调查法、归纳和演绎方法)等。
31、图书馆学的(专门研究方法)有(图书馆统计法、读者调查法、移植法、比较法)。
32、加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的研究是图书馆学的(研究任务) 之一。
P533、影响图书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P534、图书馆发展特点是:一就世界范围看,图书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它在数量上的分配是以(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文化水平)为基础的;二图书馆由(封闭式向开放式)发展;三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在不断扩大;四图书馆的发展始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之一。
35、图书馆具有(社会性)(学术性)和(中介性)三种性质。
其中(中介性)是图书馆的本质属性。
36、图书馆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一它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二它的藏书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资源;三它的服务对象具有(广泛性);四是它的事业组织的(网络化)和(资源共享)的社会化。
37、就图书馆的整体来说,它的服务对象应具有社会(全民性)的范围。
38、图书馆不只是服务性的组织,也是一种(学术性)机构。
39、图书馆的学术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图书馆工作是学科研究工作的(前期)劳动;另一方面从图书馆本身看,它所开展的工作是带有(学术性)的。
40、中介性对图书馆的存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1、文献存在于图书馆之中,图书馆就是(文献介质),文献借图书馆得以传播。
42、图书馆在文献交流的过程中处于中介物的地位,它是联系文献与读者的(中间环节)。
43、图书馆工作的实质,就是转换文献信息,实现文献的(使用价值)。
44、图书馆的中介性是图书馆(社会性)的基础,是图书馆(依辅性)的依据,是图书馆(学术性) 的前提。
总之,图书馆的社会性、依辅性、学术性是由(中介性)派生出来的,并受其制约。
45、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主要有:(社会文献流整序)(传递文献信息)(开发智力资源与进行社会教育)、以及(搜集和保存文化遗产)。
46、(国家)图书馆是担负着国家总书库职能的图书馆。
完整、系统地搜集(本国)主要出版物,这是国家图书馆应担负的主要任务之一。
藏书中心 目录中心 馆际互借中心 国际学术交流中心47、(省、市、自治区)图书馆是由国家举办的、综合性的向社会开放的(公共)图书馆。
48、(高校)图书馆是根据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需要,搜集、整理和提供各种知识情报载体为广大师生服务的,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
49、(科学、专业)图书馆属于(专门性)图书馆。
(P9包括)如大型厂矿企业的技术图书馆及其他专业性图书馆属于(科学、专业图书馆)。
科学、专业图书馆是(直接)为科学研究和生产技术服务的图书馆50、我国图书馆事业结构是以行政关系为基础,按图书馆的(领导)系统组合而成的。
51、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即是科学文化发展的要求,又是图书馆事业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52、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将全部出版物收集齐全。
53、图书馆法是经国家立法机关,依据一定的(法律)程序制订的(法律或法令)。
54、图书馆网是(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产物。
它发端于图书馆之间的(协作),是各种图书馆之间合作的扩大和发展。
55、组织图书馆网即把分散在各地区、各系统的各类型图书馆组织起来,成为一个(统一整体) 。
56、(系统图书馆网)是按领导关系、专业性质组织起来的,即“条条”。
57、(地区图书馆网)是按行政区划、根据就地就近的原则组织起来的,即“块块”。
58、加强各系统、各类型图书馆间的协调与协作,是我国图书馆网现阶段活动的(中心)内容。
59、(业务辅导)工作是图书馆事业组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促进图书馆事业组织的(网络化)。
60、业务辅导是一种(对外联系和业务交流)的工作。
61、图书馆(业务) 工作都是从文献搜集工作开始的,文献搜集是整个图书馆工作的基础。
62、文献(搜集) 的方式主要有(订购、选购、邮购、委托代购、交换、接收、征集、复制)等。
63、图书登录有(两)种,即(个别登录)和(总括登录)。
64、经过登录的各种文献,还需要进行加工整理。
(文献的整理) 包括(分类、标题、著录和目录组织)等内容。
65、(藏书组织)包括书库的划分、图书排列和图书保护。
66、读者工作是一项开发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服务)工作。
67、图书馆工作整个体系是由(文献)的(搜集整理)和(传递使用)两大系统组成的。
在这两大系统中包括了(搜集、整理、典藏、服务)四个部分。
68、图书馆藏书是指图书馆所藏的各种出版物的(总和)。
69、图书馆藏书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P13 1):根据本馆的性质、任务、读者对象、发展方向和地方特点,确定藏书建设原则、收藏范围、采购标准。
并根据需要与可能,制定当前和长远的藏书建设计划。
2)根据已确定的本馆藏书建设原则、范围、标准和计划,通过各种途径选择必要的书刊资料3)加强与本地区其他图书馆互相协作,切实搞好馆际藏书协调工作4)定期对馆70、现代出版物的特点为:(数量大、增长快)(类型复杂,形式多样)(时效性强)(传播的速度快)出版物的(内容)交叉重复。
71、图书馆藏书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目的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分工协调原则)(藏书剔旧原则)。
72、图书馆藏书建设的目的性原则首先应考虑图书馆的(方针任务)。
73、图书馆应根据(重点)服务对象的(需要),建设(重点藏书)。
74、藏书的(系统性) 、完整性是图书馆性质与职能的要求,也反映了藏书建设的特点。
75、图书馆之间藏书建设的分式协调,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整体性需要,也是(图书资源)保存和共享的要求。
76、(补充新书、剔除旧书)是(藏书建设)的两个方面。
77、藏书(剔旧) 包括审查图书、剔除图书和处理图书几个环节。
78、藏书补充的方式多种多样,大体上可分为(购入)与(非购入)两大类。
购入的方式包括(订购、选购、邮购和复制);非购入的方式包括(呈缴本、接收与调拨、征集与交换)等。
79、(个别登记)是按每册书进行的,每册书给一个号码,作为这本书的财产登记号。
80、(总括登记)是按照每批收入图书的验收凭证(如收据、拨交或赠送图书的目录等)或者每批注销图书的批准文据分别将每批书的总册数、总价值、各类图书的种数、册数等登入“图书馆藏书总手登记簿”。
81、总括登记回答图书馆收进、注销和实存图书的总数和总价,起藏书(总帐)的作用;个别登记只具体反映收进和注销的个别图书,它起到(明细帐)的作用,即图书馆藏书的清册。
82、藏书组织工作即是(组织藏书)(划分书库)的工作。
83、藏书的布局也称(书库)的划分。
我国大中型图书馆组成以基本书库为中心,以辅助书库和特藏书库为分支的(藏书体系)。
84、(基本书库)也称(总书库),其对(辅助)书库、(特藏)书库起着(调节)的作用。
85、(保存本)除特殊需要外,一般不(外借),仅供特殊需要者在馆内查阅。
86、(特藏书库)也称(专门书库)。
(特藏)书库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图书馆的藏书特色。
87、(分类)排架法是按(藏书内容)所属的(学科体系)排列的方法。
排架法的优缺点:P17优点:1)能使图书按学科门类集中地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有逻辑性的科学体系;2)便于馆员和读者直接在架上找到同类或相近类别的图书;3)馆员通过分类排架,可以系统地了解藏书,熟悉和研究藏书,便于宣传推荐和阅读辅导;4)便于读者因类求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