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中的毒药

历史中的毒药


12、情花
• 情花据说就是白色曼佗罗.曼佗罗是一年生有毒草本,夏秋
开花,花冠漏斗状。又名风茄花、洋金花、山茄花。 宋人周去非《岭外代答》:“广西曼佗罗花,遍生原野,大
叶百花,结实如茄子,而遍生山刺,乃药人草也。盗贼采干而 末之,以置饮食,使人醉闷,则挈箧而趋。”曼佗罗的叶、花、 果、茎均可入药,含东莨菪碱、莨菪碱及少许阿托品等生物碱, 其中以花的含量最高,约0.34%。南宋窦材《扁鹊心书》记“睡 圣散”一方:“人难忍艾火灸痛,服此即昏不知痛,亦不伤人, 山茄花、火麻花共为末,每服三钱,小儿只一钱,一服后即昏 睡。” 曼佗罗花全株有毒,以果实以及种子毒性最大,干叶的 毒性则比鲜叶小,其叶、花、籽果、茎均可入药,含东莨菪碱、 莨菪碱及少许阿托品等生物碱,其中以花的含量最高,约0.34%。
• 鸟类学家们说,鵙鹟科鸟类中只有三四种是有毒的,其中最毒的是 冠林鵙鹟。这种毒鸟之所以拥有鲜艳外表,原因之一可能是它可以借 此警告自然界天敌不要轻易侵犯它。由于此鸟还散发出一股酸臭的气 味,当地的土著人还给它取了个“垃圾鸟”的别名。
• 冠林鵙鹟在我国没有分布。科学家在新几内亚丛林中发现的,学名 是黑头林鵙鹟Pitohui dichrous,目前唯一已知羽毛有毒的鸟类
• 中毒症状是最初出现头痛、头晕、烦躁、呼吸增强、 肌肉抽筋感,咽下困难,呼吸加重,瞳孔缩小、胸 部胀闷、呼吸不畅,全身发紧,然后伸肌与屈肌同 时作极度收缩,对听、视、味、感觉等过度敏感, 继而发生典型的士的宁惊厥症状,最后呼吸肌强直 窒息而死。解毒方法是使用中枢抑制药以制止惊厥, 如阿米安钠、戊巴比妥钠或安定静注。然后洗胃, 再后用甘草、绿豆、防风、铭藤、青黛(冲服)、 生姜各适量水煎服,连续服四剂。
• “宋政和初,上始躬揽权纲,御马新巡大 内,至后苑东门,有一库无名号,乃贮毒 药之所也,前代用以杀不廷之臣,言药共 七等,鸩犹在第三……。”
• 据《昨丰庵日纂》卷十一载,北宋宫内旧制,储有毒 药七种,均四川、两广所贡,鸩排在第三等,一、二等 的其毒更烈,用不到服食,只要鼻子闻一下就毙命。这 七种内廷毒药,如砒霜根本不在其列,是因为小巫见大 巫,不够宫廷毒品资格。
• 中国的鸦片与罂粟,都是在唐初由阿拉伯商人朝贡献给中国皇帝而逐渐流传开来的,那时的中国, 正是铁马金戈、国威远播的盛世。在阿拉伯世界被视为圣品的“底也伽”,到了物产丰富盛唐,似 乎并没有掀起任何波澜,它只作为治病救人的一味良药,仅此而已。由唐至明的600余年间,罂 粟与鸦片的药理与作用被历代名医日益认识并逐渐推广。
10、夹竹桃
• 夹竹桃又名柳叶桃,有毒,含有强心毒甙, 夹竹桃作用与洋地黄同,干燥的三克就能 使人死亡。
• 主要表现为洋地黄中毒症状。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心律紊乱、心跳缓慢、不规 则,最后出现室颤、晕厥、抽搐、昏迷, 或心动过速、异位心律,死于循环衰竭。
11、—钩吻
• —钩吻,也称葫蔓藤,又名野葛、毒根、胡蔓草、除腥、 黄藤、断肠草、吻葛,朝阳草、大茶药、大茶藤、虎狼草、 梭葛草、大炮叶,黄花苦晚藤、黄猛菜、发冷藤、藤黄、 大茶叶(广西名)大鸡苦蔓等。是马钱科植物.一年生藤 本。喜阳、卵状长圆叶对生,开小黄花,5萼漏斗状, 卵状蒴果,花期8-11月、果12-2月。浙、闽、粤、滇、 黔、桂都有分布。全株含钩吻素子(最多)、寅(最 剧)、卯、甲、丙、辰、乙等生物碱。 钩吻素寅动物实验致死量为0.8mg/kg(够狠)症状 为呼吸麻痹,钩吻素乙症状同,但有趣的是,此时动物 心脏仍跳动,而且麻黄碱等物质无明显的解救作用,这 就证明钩吻素不是作用于中枢神经或末梢神经,根据中 毒后有肌肉虚弱表现,故一般认为其是作用在脊髓运动神 经元上的。钩吻素甲毒性较弱,可用作镇痛剂与阿斯匹 林合用效果更好,但它们都没有麻痹神经节的作用,这 与箭毒科不同。对肾上腺素和平滑肌也有抑制作用,也 就是说可以抑制心脏和使血压下降。的工具,也 是旧时皇宫秘藏七种杀人毒药之一(砒霜 由于其毒性级别太低,不在此七种毒药之 列)。两千年来,鸩鸟飞行的身影总是晃 动在皇宫的天幕上,预示着开启一个个丧 生于阴谋者权术之下的死亡帷幕。同时, 鸟类的术语变化成政治上的术语:饮鸩止 渴。
• 封建皇帝为了攫取这种杀人不见血的工具, 把鸩鸟列入贡品,专门派人到二广深山捕 捉鸩鸟,拿回来贮藏在毒药库中。陆游 《避暑漫抄》中对之有简略的记述:
•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八方来朝、国力强盛的封建帝国,人人都有太平盛世的观念,宫廷中 迷漫着奢侈、纵欲的风气,鸦片正是在这种追求的氛围里成了贵族们热衷的"神品",连皇帝也莫 能例外。从此,吃鸦片由贵族传到了民间、由宫廷传遍了全国,社会上形成了一个吃鸦片的阶层
• 清中叶后,由于英国东印度公司确立向中国倾销鸦片的政策,也由于鸦片吸食法传到了中国, 吸毒风气更加泛澜,吸食者增加到200万人。中英之间关于鸦片与贸易的冲突,终于酿成了1840 年的鸦片战争。随着中国的失败,鸦片如潮水般涌入中国,被称为“洋烟”的外国鸦片在19世纪80 年代达到了最 高潮
• 乌头这个名称一般指的是川乌头,还有草乌头,一般指 的是野生种乌头和其他多种同属植物,比如北乌头(蓝 乌拉花)、太白乌头(金牛七)等,是中药学上的名称。 中毒表现为:呕吐、腹泻、昏迷、肢体发麻、呼吸困难、 脉搏血压体温下降、心率紊乱.
• 乌头含有多种生物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乌头碱、 川乌碱甲、川乌碱乙(卡米查林)、塔拉胺等。
7、金刚石
• 金刚石具有疏水亲油的特性,当人服食下 金刚石粉末后,金刚石粉末会粘在胃壁上, 在长期的摩擦中,会让人得胃溃疡,不及 时治疗会死于胃出血,是种难以让人提防 的慢性毒剂。文艺复兴时期,用金刚石粉 末制成的慢性毒药曾流行在意大利豪门之 间。
8.乌头
• 乌头,是毛莨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株高60-120cm,叶 互生,革质,卵圆形,三裂,两则裂片再2裂,中央裂 片再3裂,边沿有缺刻。5萼圆锥花序,花瓣2,果实为 长圆形,花期6-7月、果7-8月。辽、豫、鲁、甘、陕、 浙、赣、徽、湘、鄂、川、滇、贵、都有分布。
• 砒石为天然产含砷矿物砷华、毒砂或雄黄 等矿石的加工制成品。又名信石。主产于 江西、湖南、广东、贵州等地。商品有红 信石及白信石之分,药用以红信石为主。 凡砒石,须装入砂罐内,用泥将口封严, 置炉火中煅红,取出放凉,或以绿豆同煮 以减其毒。研细粉用。砒石升华之精制品 为白色粉末,即砒霜,毒性更剧。
• 至于一些属下的臣僚、将军,平素知道伴君如伴虎, 稍有过失或奸臣当权,马上会飞来杀身之祸。或出征将 领,兵败宁死不屈。他们平素贴身备有鸩药,一有不测, 马上仰药而死,以免生前受辱或身首异处。
• 传说鸩是一种猛禽,比鹰大,鸣声大而凄厉。其羽毛有 剧毒,用它的羽毛在酒中浸一下,酒就成了鸩酒,毒性 很大,几乎不可解救。久而久之鸩酒就成了毒酒的统称。 另一种说法:鸩不是一种传说中的猛禽,实际存在,即 食蛇鹰,小型猛禽,在南方山区分布较广,如武当山地 区。因其食蛇故被误认为体有剧毒。还有一种说法,鸩 是一种稀有未知鸟类,被人捕杀干净。在古代文献中, 关于鸩鸟的记载屡见不鲜,但于今却无此鸟记载。大约 宋朝灭亡以后这种毒鸟就不见记载,故有人说这种毒鸟 已经在古代被捕杀干净,现在已经灭亡。鸩羽画酒有毒, 即所谓鸩酒。鸩鸟有毒,古称羽可为毒酒。
13、冠林鵙鹟
• 冠林鵙鹟,是大自然中目前活着的鸟中已被科学家证实的唯一羽毛有 毒的鸟类。
• 1992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在大洋洲的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丛林 里首次发现了一种色彩鲜艳的毒鸟:研究人员刚刚把鸟拿在手里,就 闻到了一股强烈刺鼻的酸毒味,并且嗓子里有一种麻木和灼热的感觉。
• 此鸟学名叫“冠林鵙鹟”,是一种鸣禽、体如普通乌鸦那样大小,体 长约30厘米,头有羽冠,体具鲜明橙色,头、翅、前胸及尾黑色。科 学家解剖了那只鸟,偶然发现马鸟的皮肤及羽毛中具有一种强有力的 毒素,类似南美的箭毒蛙分泌的蛙毒素,可导致神经细胞中钠离子失 去平衡,引起机体痉孪、麻痹,甚至死亡。实验室化学分析表明,从 其皮肤及羽毛浸出液体中得到的毒素(10毫克),可在短短20分钟内 毒死一只老鼠。
• 乌头是古时的标准军用毒药,涂抹兵器,配置火药,关 公刮骨疗毒就是疗得乌头的毒.
9、见血封喉
• 又名“毒箭木”、“剪刀树”,国家保护的濒危植物,是世界上最 毒的植物种类之一。
• 树汁呈乳白色,剧毒。一旦液汁经伤口进入血液,就有生命危 险。古人常把它涂在箭头上,用以射杀野兽或敌人。秒杀。原 产东南亚。中国海南、西双版纳植物园中可见。
历史毒药
在历史书中以及武侠小说中 常有毒药杀人的记载,毒药 是古代权利斗争的利器,许 多名垂青史的历史名人都是 死于毒药之中,那么真实的 世界到底有那些毒药呢?让 我们看看这些真实的古代宫 廷毒药系列!这些至今仍然 存在的毒药!见血封喉、断 肠草、乌头……单看这些毒药 的名字,就感觉寒气浸骨, 实质上古代的一些毒药的功 力也确实足够令人心惊胆战。
4、鹤顶红
• 常在小说中出现,其实是红信石。鹤有鹤 肉、鹤骨和鹤脑可入药,但都无毒,而且
都是滋补增益的药。鹤顶红其实是红信石。
红信石就是三氧化二砷的一种天然矿物, 加工以后就是著名的砒霜。“鹤顶红”不过是 古时候对砒霜的一个隐晦的说法而已。砷
进入人体后,会和蛋白质的硫基结合,使
蛋白质变性失去活性,可以阻断细胞内氧 化供能的途径,使人快速缺少ATP供能死亡, 和氢氰酸的作用机理类似。
1.断肠草
• 断肠草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一年生的 藤本植物。其主要的毒性物质是葫蔓藤碱。 据记载,吃下后肠子会变黑粘连,人会腹 痛不止而死。一般的解毒方法是洗胃,服 炭灰,再用碱水和催吐剂,洗胃后用绿豆、 金银花和甘草急煎后服用可解毒。
• 断肠草还有一说是雷藤(《中药大辞 典》),绿豆、金银花和甘草实际上是万 用解毒药,同样的还有荔枝蒂、生豆浆等。 雷藤生于山地林缘阴湿处,分布于长江流 域以南各地及西南地区。根秋季采,叶夏 季采,花、果夏秋采。
• 见血封喉,又名箭毒木,为桑科见血封喉属植物,是世界上木 本植物中最毒的一种树。我国见于云南的西双版纳、广西南部、 广东西部和海南省等地。见血封喉为高大的常绿乔木,树高可 达30多米。它的茎杆基部具有从树干各侧向四周生长的高大板 根。春夏之际开花,秋季结出一个个小梨子一样的红色果实, 成熟时变为紫黑色。这种果实味道极苦,含毒素,不能食用。 在我国,见血封喉现已被列为三级珍贵保护植物。 箭毒木的乳汁中含有弩箭子甙、见血封喉甙、铃兰毒甙、铃兰 毒醇甙、伊夫草甙、马来欧甙等多种有毒物质。当这些毒汁由 伤口进入人体时,就会引起肌肉松弛、血液凝固、心脏跳动减 缓,最后导致心跳停止而死亡。人们如果不小心吃了它,心脏 也会麻痹,以致停止跳动。如果乳汁溅至眼里,眼睛马上也会 失明。人和动物若被涂有毒汁的利器刺伤即死,故叫"见血封喉 "。当地人用这种毒汁涂在箭头上,或把箭头插于树干上,取之 射兽,兽中箭三步之内立即死亡,但兽肉仍可食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