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产税务处理的基本框架
(1)资产的基本概念:
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会计与税法一致。
(2)资产税务处理的内容
①资产的分类: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投资资产和存货。
会计与税法没有根本差异,分类不同
(税)无形资产(会)无形资产、商誉、部分投资房地产
(税)投资资产(会)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
(税)投资资产(会)长期股权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税)固定资产(会)固定资产、部分投资性房地产
②确认:经济利益流入企业、成本或价值能可靠计量
③计价:(税)历史成本(会)另补:重置成本、可变
现价值公允价值、
现值
④扣除: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折旧)
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投资资产(成本扣除)
存货(结转成本)
⑤处置:资产的处置收入减除资产的计税基础和相关税费,产生所得或损失。
(3)计税基础(相当于原税法“计税成本”)概念:企业在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税法规定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金额,称作该资产“计税基础”
计税基础=历史成本-(税)摊销、折旧(4)会计上相对应“账面价值”
账面价值=账面余额-计提准备-摊销、折旧等
(5)“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的相互关系
两者可能一致,亦可能不一致。
不一致举例:
①交易性金融资产:税:计税基础=历史成本
会:账面价值=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②存货:税:计税基础=历史成本
会:账面价值=历史成本-跌价准备
③固定资产税:计税基础=历史成本-税法折旧
会:账面价值=历史成本-会计折旧-减值准备
(6)历史成本原则:资产取得的计税基础为实际支付购买价格。
提醒:作为大型集团的会计人员,有必要建立一套资产的税务计税基础台账,备企业所得税汇算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