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废水水处理技术案环境工程有限公司2014-5-6目录第一章概述 (5)1.1工程背景 (5)1.2设计单位 (5)1.3设计原则 (5)1.4排放标准 (5)1.5设计依据 (5)1.6设计及施工围 (6)第二章设计规模与标准 (6)2.1设计规模 (6)2.2设计进水水质 (6)2.3设计排放标准 (7)第三章污水处理法的比较和选择 (7)3.1该类污水特点和对处理的要求 (7)3.2工艺案的选择 (7)3.3工艺流程及说明 (8)3.4工艺原理及优势 (9)3.5主要污染物预期处理效果 (10)第四章工艺技术案 (10)4.1各单元设计描述及主要关键技术参数 (10)4.2电气设计 (11)4.3结构、建筑设计 (14)4.4消防、安全卫生及应急措施 (14)4.5工程进度计划 (15)第五章主要构筑物、设备一览表 (16)5.1主要构筑物一览表 (16)5.2主要设备一览表 (16)第六章质量保证、保修和售后服务 (17)6.1质量保证 (17)6.2保修围 (18)6.3保修期限 (18)6.4质量回访 (19)6.5回访人员组成及处理措施 (19)6.6维修程序 (19)6.7人员培训 (20)第七章工程投资估算 (20)7.1估算依据 (20)7.2工程总投资估算表 (20)第八章运行成本及经济效益分析 (23)8.1分析依据 (23)8.2电费 (23)8.3吨水处理费用 (24)第九章附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9.1平面布置图 (24)9.2工艺流程图 (24)第一章概述1.1工程背景某矿山处理的废水总量为12000立米/日,废水处理后进行回用。
1.2设计单位1.3设计原则□对废水中污染物进行分析比较,结合要求达到的处理后排放水水质标准,提出技术先进、工艺可靠、经济合理的工艺案。
□废水处理工艺力求达到节能、低耗,且技术先进、操作简便,占地面积少,投资省。
□以环保法规和有关规、标准为依据,确保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
□满足,企业的技术排放要求。
1.4排放标准以企业提出的COD排放要求为标准。
1.5设计依据(1)水质化验、实验情况(2)《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3)《室外排水设计规》GBJ14-87(4)《砌体结构设计规》GB50003-200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2(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7)《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设计规》GB50069-2002 (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GB50052-95(9)《低压配电设计规》GB50054-95(10)《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GB50060-92 (11)《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控制卷》(12)同类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运行资料(13)《污水排放综合标准》GB8978-1996(1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6设计及施工围负责处理现有污水处理厂出水口处废水。
负责添加设备的管道,电气,仪表等安装。
第二章设计规模与标准2.1设计规模按每日废水出水量12000m³设计。
2.2设计进水水质现阶段污水处理厂出水指标:COD为100-200 mg/L2.3设计排放标准需达到标准:COD小于60mg/L第三章污水处理的法比较与选择3.1该类污水的特点和对处理的要求选矿废水分别由铜精矿、铁精矿、硫精矿的浓缩池溢流水、滤液、过滤冲洗水及压滤车间尾矿压滤废水组成。
经过污水处理厂絮凝+沉淀工艺后,除COD高出排放标准,其它指标均可达到。
业主要求在较小的工艺改动与投资消耗下,出水COD小于60 mg/L,可正常排放。
3.2工艺案的选择根据现场采集的水样,分析、化验、实验后,选用水解酸化+生物滤池处理,能满足业主对COD去除的要求。
生化工艺分为: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SBR、BAF曝气生物滤池等。
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SBR工艺占地面积大,水体停留时间长,运营维护繁琐等缺陷,不适宜用在本工程水体上。
因业主要求:占地面积小,水体停留时间短,处理吨水成本低,处理效果显著等要求,根据废水水质特点本工程选择BAF曝气生物滤池工艺,节约了造价成本与运行成本,占地面积符合业主要求。
BAF曝气生物滤池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欧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该技术已被证明是一种高效能、低成本、和占地小的污水处理系统。
其作用在生物降解的同时,还结合有物理过滤吸附作用。
曝气生物滤塔可达到较高的COD去除率,固体颗粒也被截持,因此省去了二沉池,本生物滤池填料采用新型材料,有较高的生物附着性,大大提高了处理效率。
反洗气洗工艺解决了填料长时间使用堵塞问题,从而大大提高滤料的使用时间。
3.3工艺流程及说明工艺说明:原水经过原有的调节池,混凝池,助凝池,二沉池,通过预曝气调节ph 值到8--9,并除去氢氧化钙,然后进入BAF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水力停留时间为1-1.5a小时,出水经管道混合器加入氧化剂臭氧排入应急池。
处理后的废水1200外排,剩余废水进入生产回用。
回用期间要保证生物滤池+臭氧溶液对COD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以保证废水回用后COD的负集。
BAF曝气生物滤池采用反冲气洗法对滤料进行清洗。
反洗时间根据出水的变化进行,出水浑浊,水体上升流速变慢,SS值大幅增加时进行反洗。
一般为1-2个月反洗一次。
3.4工艺原理及优势与其它类型的生物过滤工艺相比,BAF工艺具有下列特性:(1)向上流生物过滤进水自滤池底部流向顶部,上流过滤在滤池的整个高度上持续提供正压条件,与下向流过滤相比提供了多优势。
(2)使用特制的过滤及生物膜支持煤介:复合型生物滤料。
确保获得较高的生物膜浓度和较大的截留能力,并加长了运行期。
(3)高性能曝气BAF工艺采用了特制的曝气头:它不仅能高效的供氧,而且节约能源、使用安全、易于操作和维护。
(4)流体完全均匀的分布空气和水流为同向流。
BAF生物滤池的滤板配有高效长柄滤头,该滤头的防阻塞设计通过均匀的配水使过滤效果优化。
BAF生物滤池原理:污水通过滤料层,水体含有的污染物被滤料层截留,并被滤料上附着的生物降解转化,同时,溶解状态的有机物和特定物质也被去除,所产生的污泥保留在过滤层中,而只让净化的水通过,这样可在一个密闭反应中达到完全的生物处理而不需在下游设置二沉池进行污泥沉降。
3.5主要污染物预期处理效果第四章工艺技术案4.1各单元设计描述及主要技术参数一:BAF曝气生物滤池:通过寄居在多填料上的好氧菌,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从而达到对废水的处理。
尺寸:L×W×H=7m×7m×6.5m 10个停留时间:1.0-1.5h有效水深:5.5m有效总容积:3185m3结构类型:钢砼结构数量:一座附属设施::1:设备名称:单膜曝气器型号:DN40:2:设备名称:单膜反洗气器型号:DN40(ABS管材):3:设备名称:长柄滤头型号:LMT-1C数量7200个4:设备名称:罗茨风机型号:NSR175功率:55KWQS:35.66m³/min压力:53.9kPa5:设备名称;罗茨风机(气洗反洗)型号:NSR200功率:90KWQS:61.4m³/h压力:58.8kPa6:设备名称:提升泵(4台,三用一备)型号:300GW480-15-45单级单吸功率45KW流量:480m³/h二:预曝气沉淀池:主要作用为降低废水中pH值,除去氢氧化钙为后续生化创造条件。
尺寸:L×W×H=20m×4m×20m停留时间:1-2h有效水深:4m有效容积:1200m3结构类型:钢砼结构数量:一座附属设施:1:斜板支架及填料:型号:100mm×100mm污泥泵:(两台)型号WQB6-14-1.52:罗茨风机型号:NSR200功率:90KWQS:61.4m³/h压力:58.8kPa3:曝气头三:氧化池尺寸:L×W×H=20m×4m×20m停留时间:1-2h有效水深:4m有效容积:1200m3结构类型:钢砼结构数量:一座附属设施:1:臭氧发生器:三台二用一备四:监控系统监控系统对预曝气沉淀池曝气生物滤池进出水ph值进行监控报警控制反应条件超出反应条件围开始报警,4.2电气设计4.2.1设计依据(1)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GBJ54-83(2)工业企业照明设计规GBJ50034-92(3)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规GBJ50055-93(4)工厂电力设计规(5)电器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4.2.2设计围包括污水站的电缆敷设设计、照明、提升泵、鼓风机、等设备电控的设计与选型。
不包括进站电力电缆的敷设。
4.2.3供电电源要求拟在管理房设置低压配电柜。
全站配电采用树干式与放射式相结合的式。
厂提供供电电源一路:380V/220V,50Hz。
配电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单相三线制,拥有接地保护系统。
4.2.4电缆的选型与敷设各支路的照明电源采用BVV型导线穿管沿墙(柱)、梁等式进行布线,向各照明灯具供电。
电力电缆选用VV型,控制电缆采用KVV型,照明电缆采用BVV型。
电力电缆采用沟槽敷设,其余为难燃塑料线管明敷。
4.2.5接地在0.4KV电源进线设置电气中性点重复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
各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低压配电间的低压配电屏的外壳必须可靠接地。
4.2.6电器控制根据工艺要求,提升泵、鼓风机均设有自动/手动控制。
当选择自动控制时,处理过程自动运行,出现设备运行故障时将发出报警信号。
当选择手动控制时,各个设备根据需要进行手动控制。
供电线路由总配电室引至配电柜,并作重复接地,接地电阻符合标准要求。
该控制系统设有失压保护,避免停电后突然来电时电动机的自起动,并设置有发生意外时的急停开关及异常情况下的故障报警。
4.2.7用电负荷表用电负荷统计表4.3结构建筑设计4.3.1地基与基础因无现场地质资料,以地质满足污水处理负荷要求为设计。
4.3.2抗震设计各贮水构筑物按《室外给排水抗震设计规》要求进行抗震设计;所有建筑按《建筑抗震设计规》(GBJ11-89)进行抗震设计。
4.4消防安全卫生及应急措施4.4.1消防(1)消防措施设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GBJ16-87(2001年版)。
(2)工业噪声控制依据《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GBJ87-85。
(3)本设计卫生标准采用《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4.4.2安全卫生(1)地下式构筑物均设有顶盖或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