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与萧红女性意识的比较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女性一直是处于地下的位置,从三纲五常到女子无才便是德,各种针对女性的思想百出不穷。
但是,庆幸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意识开始的到了重视,女性开始追求自由解放。
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两个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女作家:丁玲和萧红。
她们的作品都表现了相同样的关注点:女性意识,但是在由于她们的生活经历不同,所以她们笔下的女性意识的表达也各有千秋。
她们所倡导的女性意识,指女性对自身作为人,尤其是女人的价值的体验和醒悟;对于男权社会,其表现为拒绝接受男性社会对女性的传统定义,以及对男性权力的质疑和颠覆;同时,又表现为关注女性的生存状况,审视女性心理情感和表达女性生命体验。
丁玲是五四运动以后第二代善写女性并始终保持女性立场的作家。
她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思想穿透力,在关于女性意识的作品创作中,她重写女性在工作与爱情方面的坚毅与独立,展现女性柔弱外表下蕴含的坚强的。
在丁玲的处女作《梦珂》通过塑造梦珂这个长相美丽,善于言辞的女子一步步走向悲剧人生的故事,表达了一个主题:做人难,做女人更难。
做女人要忍受屈辱,要出卖身体甚至灵魂。
同时,在后来她早期短篇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中塑造莎菲—一个敢与封建礼教抗争,追求“真的爱情”与个性解放的女性形象。
丁玲在创造梦珂与莎菲这些人物形象时已经倾注了女性意识,包括她往后的创作中,她笔下的女主人公都是有着相似的性格特征:善良、正直、坚强但是都很孤独。
她们坚持自己的追求,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敢于向封建与传统思想作斗争,都是腐朽思想禁锢时代下繁殖的新一代独立的女性。
不同的观念与经历会给作家带来不同的创作灵感与创作感受,另一位关注女性意识的作家萧红则不同与丁玲在工作与爱情上表现女性意识一般,她更多的是将女性意识与现实的生活相结合,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女性的痕迹。
作为一个出生与成长在北方的女子,萧红将视角注重在了北方农村女性的苦难生活中,她坎坷多变的人生让她对她们的悲惨遭遇饱含着深刻的同情与渗透血泪的控诉。
纵使丁玲的也经历了许多风雨,但是她幸运有一个勇敢的母亲,带着她突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所以在创作中,她并没有萧红那般的激进与愤懑,所关注的视角也大有不同。
萧红的女性意识表现的更为强烈,更为明显。
她深知农村底层妇女的生活,不仅生活不如意,更多时候只是传宗接代与被发泄生理欲望的工具,如小说《生死场》中的金枝,与成业结婚后一直被粗暴的对待,只被丈夫当成发泄的工具。
即使怀孕后也要起早摸黑的不停干活但是依然被成业嫌弃,生出的小孩是女儿更是被成业摔死。
成业代表的是典型的男权社会下出来的大男子主义的粗暴蛮横的人,而金枝便是默默受罪的妇女。
她强烈的谴责与抨击男权主义下男性粗暴、冷血与无情,赤裸裸的将女性的悲惨人生呈现给读者,试图从中唤起女性的价值与尊严。
自古以来,男女之间的情爱之事都被公认为是晦涩之事,不会大胆的在日常生活中交流,也很少作家会把她们这些描述写到文章中。
并且,由于传统思想的束缚,女性在性观念这方面缺乏主动性并且在当时的道德上也不允许她们有主动的成分在,但是丁玲和萧红并没有这么多的顾虑,而是在关注女性意识的过程中也关注女性的性观念,并大胆的将男女的情事写到作品中,但是二者也有不同之
处。
丁玲的描写更为大胆与直接,她将自己对女性精神与肉体的体验的深刻理解都深刻的描述在书中,并且在这过程在试图提高女性的地位也隐藏着如何颠覆男权意识。
相比之下萧红的描写更多的注重女性的身体,更多的去控诉男权社会下男性对女性身体的践踏与摧残,更多的致力于为女性的身体而呐喊。
“男女平等”这句口号提倡了很多年,随着时代的发展,男女也在一定程度上在某些方面实现了平等,尽管这是相对的,能取的一点的进步都是值得贺喜的。
而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因为有了丁玲和萧红这些关注女性意识的作家的出现,女性的悲惨与低落的地位才更多的被人理解。
丁玲和萧红都是那个时代文学星海里两颗璀璨的星星,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她们留给我们的精神都是永不磨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