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泌尿系结石的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泌尿系结石的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19
临床表现——膀胱刺激症
20
临床表现——血尿
21
上 尿 路 结 石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血尿、脓尿、晶体尿
尿细菌培养
血、尿生化:钙、磷、镁、尿酸、肌
酐、草酸等
肾功能检查
22
影 像 学 检 查
B超:初诊或补充检查 优点:简单、方便,无放射性,能发现小结石和阴性结 石。能显示肾结构改变。 局限:受设备和检查者经验影响,输尿管结石受肠道气体 干扰。 泌尿系平片(KUB):首选检查 优点:简单、直观,95%为阳性结石,可显示。 局限:阴性结石不显影,不能了解形态、功能变化 静脉肾盂造影(IVP):决定治疗方案最根本检查 优点:显示尿路形态,功能,部分阴性结石可显示。 局限:碘过敏,造影剂肾毒性,结果受肾功影响。
8
成石学说
成核作用、结石基质和晶体抑制物质学说是结石形 成的三种最基本学说。根据上尿路结石形成机制的 不同,有人将其分为与代谢因素有关的结石和感染 性结石。代谢性结石是由于代谢紊乱所致,如甲状 旁腺机能亢进,各种原因引起的高尿钙症,高尿酸 尿症和高草酸尿症等。高浓度化学成份损害肾小管, 使尿中基质物质增多,盐类析出,形成结石。感染 性结石是由于产生尿素酶的细菌分解尿液中的尿素 而产生氨,使尿液碱化,尿中磷酸盐及尿酸铵等处 于相对过饱和状态,发生沉积所致。细菌、感染产 物及坏死组织亦为形成结石之核心。
9
尿路结石的病理生理 损伤、梗阻、感染是尿路结石引
起的三大病理损害。 三者互为因果关系,结石引起梗
阻,梗阻促进感染,感染导致结 石。
10
分类
(一)病因分类 1. 代谢性结石 2. 感 染性结石 3.药物性结石 4. 特发性结石 (二)晶体成分分类 1. 含钙结石 2. 非含钙结石 (三)部位分类 1. 上尿路结石 2. 下尿路结石 (四)X线分类 1. 阳性结石 2. 阴性结石
2
泌尿系统解剖与生理 解剖: 泌尿系统包括肾, 输尿管,膀胱和尿 道。主要功能是排 出机体中溶于水的 代谢产物,同时还 有非常重要的内分 泌功能。肾盂,输 尿管及膀胱上皮为 移行上皮。
3
肾 脏
4
输 尿 管
输尿管左右各一,长约20-30cm,内径约0.5-0.7cm, 起于 肾盂,终于膀胱,沿腰大肌前面下行,分腹段,盆段及壁 内段,有三个
膀胱壁由粘膜,粘膜下 组织,平滑肌与外膜构 成。在膀胱底内面有两 侧的输尿管口和尿道内 口,共同构成膀胱三角 (特点?)。是结核和 肿瘤好发部位。
6
尿 道
男性尿道全长18-20cm, 内径 约5-7mm。分前列腺部,膜部 和海绵体部。
女性尿道长约3-5cm,内 径约8mm。
7
成石机制
总体上讲,尿路结石的形成是尿液中液态物 质转变为固态物质的过程。尿中成石物质含 量过高所致的尿过饱和是驱动结石形成的能 量来源。 过饱和super saturation(SS)是指溶液中溶 质的浓度超过其溶解度。 结石抑制因子:枸橼酸盐,镁,焦磷酸盐, TH蛋白,降钙素,尿桥蛋白和葡胺聚糖等。 这些结晶抑制因子主要是针对临床上最常见 的草酸钙和磷酸钙结石而言。
色或棕色,X线片中分层,形成
鹿角 形结石 胱氨酸结石:光滑,黄色,蜡样外观 尿酸结石:
碳酸盐结石
质硬,光滑,黄至红棕色,X光片 不显示
14
尿结石成分及其性质
1)草酸钙结石:质硬,粗糙, 桑椹样,棕褐色。 2)磷酸钙、磷酸镁铵结石: 易碎,表面粗糙,灰白色或 棕色。常形成鹿角形结石。
3)尿酸结石:质硬,多发, 黄或红棕色。 4)胱氨酸结石:光滑,蜡样 外观。
15
上尿路(肾脏、输尿管)结石
Upper urinary tract calculi
16
上 尿 路 结 石
诊 断: 病 史: 与活动有关的血尿和疼痛 血尿 恶心、呕吐 膀胱刺激征 并发症表现 体 检: 肾区叩击痛 鉴别诊断
17
临床表现——肾结石
18
临床表现——输尿管结石
㈠ 病因治疗
㈡ 保守治疗
适应症: 结石<0.6cm,光滑,无梗阻及感染 纯尿酸及胱氨酸结石 结石<0.4cm,90%能自行排石
30
1 大量饮水:保持每天尿量﹥2.0-2.5L以上 强调睡前及半夜饮水 2 饮食调节:限制高钙、高草酸食物 避免高动物蛋白、高糖和高动 物脂肪饮食习惯 尿酸结石不宜食用动物内脏
26
27
28
治
疗
依据下列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结石大小、数目、部位、成分 肾功能和全身情况 有无明确病因及代谢异常 有无梗阻、感染及其程度 结石的复发趋势
尿石症的治疗必须实施病人个体化治疗,有 时需要综合各种治疗方法
29
治
疗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切除腺瘤 尿路畸形 矫正畸形 尿路梗阻 解除梗阻
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与治疗
甘肃省人民医院西院区泌尿外科 王 新 平
1
尿石症概述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之一,在 泌尿外科住院病人中占居首位。 欧美国家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5%~10 %的人在其一生中至少发生1次泌尿系结 石,欧洲泌尿系结石年新发病率约为 100~400/10万人。 我国泌尿系结石发病率为1%~5%,南 方高达5%~10%;年新发病率约为 150~200/10万人,其中25%的患者需 住院治疗。 近年来,我国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有增加 趋势,是世界上3大结石高发区之一。
23
影 像 学 检 查
逆行肾盂造影: IVP的补充 优点:不受肾功影响,显示病变较IVP更清楚、 直接。 局限:侵入性检查
CT平扫:发现小结石及输尿管中下段结石
MRU:显示结石部位及积水情况 放射性核素肾扫描:评价肾功能受损及恢复情况 内镜检查:肾镜、输尿管镜、膀胱镜
24
25
11
主要成分分类 5大类:胱氨酸, 尿酸,磷酸铵镁,纯磷酸钙, 草酸钙或混合性结石。前四种 占15-20%。上尿路大多为草酸 钙结石,膀胱结石多为磷酸铵 镁结石。
12
尿石症的临床分类
上尿路结石 肾结石 输尿管结石
下尿路结石 膀胱结石 尿道结石
13
尿结石成分及其性质
草酸钙结石:质硬,粗糙,不规则,棕褐色 磷酸盐结石:易碎,粗糙不规则,灰白、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