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暂行技术要求

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暂行技术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暂行技术要求页脚内容1目录编制说明 (13)《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暂行技术要求》(报批稿) (13)编制说明 (13)第一部分总体要求 (17)第一章总则 (17)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系统的建设、运行与管理,保障全国高速公路和重要国省干线公路以及重要公路设施的稳定运行,加强国家干线公路网运行监测与科学管理,提升国家干线公路网安全性能和服务质量,提高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实现国家干线公路网全网、全时的“可视、可测、可控”的发展目标,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畅通、便捷、绿色的公路出行服务,制定本技术要求。

(17)第二条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公路管理机构应建立统一高效的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组织机构,承担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系统的建设、运行与管理任务,建立值班接警、信息处理、路网监测、调度指挥、预测预警、应急处置、出行服务等相关管理机制,配备稳定的岗位编制,制定严格的工作制度和高效的工作机制,确保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工作有序开展。

(18)(一)交通运输部主管国家干线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系统的建设、运行与管理工作,其设立的公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负责具体实施国家干线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系统的建设、运行与管理工作。

(18)页脚内容2(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公路管理机构主管省域干线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系统的建设、运行与管理工作,其设立公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负责具体实施辖区内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系统的建设、运行与管理工作。

(18)第三条本技术要求定义的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系统,简称“系统”,包括:18(一)部级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平台,简称“部级路网平台”; (18)(二)省级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平台,简称“省级路网平台”; (18)(三)路网监测点外场设施,简称“设施”; (18)(四)相关支撑系统。

(18)第四条本技术要求适用于新建、改建和已投入运行的部、省两级路网平台、设施及相关支撑系统的建设和完善。

地市级路网平台、设施及相关支撑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可参考本技术要求。

(18)第二章系统规划与建设 (18)第五条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系统应当遵循“统筹规划、总体设计、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开展规划与建设,并与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技术的发展相协调。

19(一)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系统总体规划由部公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负责组织编制,并报交通运输部批准后实施。

(19)(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平台、设施及相关支撑系统总体规划由省级公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负责组织编制,并报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省级路网平台的总体设计由省级公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负责组织编写,并报部公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备案后组织建设。

(19)页脚内容3第六条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系统的建设须符合本技术要求规定的功能要求与技术指标,并遵循满足应用、成本合理、性能稳定、维护方便、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系统的建设应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现有条件,充分利用公路现有联网监控和联网收费中心功能,综合利用已建信息采集设施和通信网络设施资源,补充必要的公路网运行状态监测手段和传输通道,加强与养护管理、收费管理、路政管理、治超管理、机电系统管理、交通情况调查等系统的集成应用,并充分利用社会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遵守现行国家、交通运输行业相关技术标准。

(19)第八条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系统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9)(一)路网监测点的布局与采集设施: (19)(二)部、省两级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平台; (19)(三)相关支撑系统及安全认证平台。

(20)其中,国家干线公路网的监测点包括:国家级路网监测点(I级监测点)、省级路网监测点(II级监测点)和其他路网监测点(III级监测点)三个层级体系。

(20)第三章系统运行与信息管理 (20)第十二条交通运输部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及其授权的公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负责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系统的运行管理、维护管理、数据管理和安全管理,建立系统运行的规章制度,保障部、省两级路网平台正常运行与互联互通,确保外场设施及相关支撑系统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

根据公路网运行管理的需要,各有关部门应及时补充和更新系统设施,完善系统功能,提升系统性能,确保系统满足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的各项要求。

(20)第十三条按照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相关标准和规范建立系统安全保护体系,采用行业统页脚内容4一的密钥安全认证服务体系对数据交互进行保护,确保交互数据的真实性和抗抵赖性。

(20)第十四条交通运输部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及其授权的公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负责各类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信息的管理与对外发布工作,未经授权其他机构不得擅自发布。

(20)第四章信息内容与采集 (21)第十五条公路网信息主要包括: (21)(一)公路基础信息; (21)(二)公路应急资源信息; (21)(三)公路网运行信息等。

(21)公路基础信息、公路应急资源信息的获取与管理应按照交通运输部有关规定执行,并作为系统的重要基础信息纳入系统应用与管理范畴。

公路网运行信息的采集、处理与应用是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系统的重要建设内容。

(21)第十六条公路网运行信息指以文字、语音、图像、数字等形式反映出来,通过网络传输与系统处理的各种表明公路网运行状态内容的总称。

国家干线公路网运行信息主要为路网监测点所采集的信息,主要内容包括: (21)(一)交通运行数据,包括: (21)断面交通量数据:指实测通过干线公路及重要节点的断面车辆数。

其中,收费站交通量应含车辆出入收费站时间、出入收费站地点和行驶里程等。

(21)车辆速度数据:指实测干线公路及重要节点的断面地点车速(含方向)和时间平均速度等。

页脚内容5 (21)视频图像数据:主要包括各道路主线、互通立交、桥梁、隧道、收费广场、服务区、停车区、治超站点等公路节点的视频图像。

(21)(二)公路交通突发(阻断)事件信息,包括: (22)重特大公路交通突发事件信息:达到《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突发事件二级响应级别以上(含二级)的公路交通突发事件信息。

(22)公路交通阻断信息:指符合《公路交通阻断信息报送制度》规定的公路交通中断和阻塞信息。

(22)(三)重要基础设施运行数据,主要包括特大桥梁、长大隧道、大型互通立交等重要公路基础设施运行的监测数据。

(22)(四)路网环境信息,包括: (22)环境采集数据:主要包括干线公路及重要节点的断面气象数据,如能见度、温度、湿度、结冰、降水、风速等气象环境数据。

(22)环境共享信息:主要包括与气象、国土等部门共享交换的有关气象参数信息、公路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等各类环境信息。

(22)第十七条公路网交通运行数据、重要基础设施运行数据和气象环境数据主要通过各类感知设备及传感器系统自动采集。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应不断加强路网监测点自动采集系统建设,确保各类数据能够及时、准确、客观、连续地采集。

22第十八条公路交通突发(阻断)事件信息主要通过人工采集利用系统上报,并辅以交通事件自动感知技术自动采集与上报。

各级公路管理机构、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加大公路巡查力度,页脚内容6建立公路交通突发(阻断)事件信息采集员与发布员制度,确保突发(阻断)事件信息的准确采集与及时上报。

(22)第十九条相邻省份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和公路经营管理单位之间应加强相互协作,积极配合共同做好相邻区域公路网运行信息采集工作。

(22)第五章信息报送与传输 (22)第二十条各省级公路管理机构或其授权的公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应实行24小时值班工作制度,按照规定的具体时限与报送要求,充分利用系统资源和人工手段,及时、连续、全面报送或传输国家干线公路网运行信息。

(23)第二十一条路网监测点自动采集系统获取的公路网交通运行数据、重要基础设施运行数据和气象环境数据等,应采用网络传输方式自动实时或定时传输。

其中,国家级路网监测点自动采集的数据应在传输省级路网平台的同时,通过省级路网平台传输至部级路网平台,并不得通过非本系统数据传输链路等第三方平台或网络进行传输。

(23)第二十二条公路交通突发(阻断)事件信息以及无法通过自动感知设备获取的其他人工采集信息,应通过系统人工填报或利用电话、传真、邮件等方式向部、两级路网平台报送。

具体报送时限和要求应按照《交通运输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和处理办法》、《交通运输部公路交通阻断信息报送制度》等规定执行。

(23)第二十三条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系统的传输网络应充分利用行业内外各类通信传输资源,按照“公专结合”方式组网和联网。

(23)第六章路网协调管理 (23)第二十四条部、省两级公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应按照职责和管辖范围负责公路网运行的实时监测与日常协调管理,对采集的公路网运行信息进行处理与分析,汇总形成公路网运行状页脚内容7态指标,下达或执行协调指令信息。

(23)第二十五条公路网协调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23)(一)协调统一实施国家级和省级路网监测点的布设与信息采集管理; .. 23(二)统一实施公路网运行参数与指标管理,定期发布公路网运行指标;23(三)按照职责开展公路网运行日常协调管理,报送或下达协调指令信息,做好协调指令落实工作; (23)(四)指令协调相关路段利用车道告示牌、可变情报板、自备广播等系统设施采取同步信息告示; (24)(五)开展公路网通信传输通道和运行信息共享的协调管理; (24)(六)根据上级管理部门的指示,实施其它的日常协调指令。

(24)第七章路网应急处置 (24)第二十六条部、省两级公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应利用公路网运行信息,以及与相关部门共享信息开展公路网运行态势评估、预测预警等工作,科学制定灾害性天气、地质灾害等公路网运行预报预警内容和级别,并提供国家干线公路网运行趋势预报和特定区域公路网运行中短期预测预警服务。

(24)第二十七条部、省两级公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应围绕应急预案开展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具备重特大突发事件信息获取和汇总、预案组织管理、抢通方案制定、路网调度指挥、应急资源调配等应急处置功能,科学开展封闭(开启)公路路段、收费站的决策支持工作,必要时按照指令负责公路网实施调度指挥的具体执行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对局部拥堵路段进行交通分流和疏导,保障全国干线路网运行畅通。

(24)页脚内容8第二十八条部、省两级公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应根据应急预案和流程,实现公路突发事件信息接收、处理、综合显示、信息分发和指令下达;实现应急队伍、物资装备等应急资源的辅助调度和部署;实现应急处置指令跟踪、执行反馈、过程监督和效果评估等功能;实现对应急管理机构、应急队伍、物资设备、通信保障等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信息管理,包括资源监控(应急资源跟踪反馈、应急资源分布、应急资源状态等)以及物资储备、配置、调度和编码管理等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