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呼啸山庄》解读人性迷失和回归

从《呼啸山庄》解读人性迷失和回归

从《呼啸山庄》解读人性的迷失和回归摘要《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惟一的一部小说,被誉为“人间情爱的最宏伟史诗”,作者特立独行的文学思维以及作品本身耐人寻味的主题思想吸引着众多的读者与评论家,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不可多得的佳作。

艾米莉·勃朗特通过描述主人公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之间爱恨交织的情感世界,向世人诠释了人性的迷失与回归。

关键词:《呼啸山庄》人性迷失回归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呼啸山庄》这部作品富有丰富的人性内涵,渗透着作者艾米莉·勃朗特对社会、对生活的心灵体验。

许多学者对《呼啸山庄》所塑造的人物心理以及事物的象征意义做出分析,为我们研究作品中人物在人性上的迷失与回归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呼啸山庄》中的人物性格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其中希斯克利夫由爱到恨、由复仇到陷入对凯瑟琳苦思无法自拔等心理变化,生动地刻画出一个人从善良到迷失人性,最后人性得到回归的过程。

另外,凯瑟琳在人性上的迷失与回归也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这种人性的迷失与回归不仅成功塑造了两个具有争议的人物,并且能够使读者感受到人性原本的美好。

本文对主人公希斯克利夫以及凯瑟琳两个人物进行分析,试图从《呼啸山庄》中更好地解读出人性的迷失与回归。

二《呼啸山庄》内容梗概《呼啸山庄》叙述了三十多年中恩萧与林两个家族两代人的感情纠葛。

呼啸山庄的老主人恩萧先生收养了一个吉普赛弃子,取名为希斯克利夫,并对这名收养的孩子十分宠爱,这引来了小主人亨德雷的对希斯克利夫的嫉妒。

在老恩萧死后,亨德雷对希斯克利夫百般迫害,并贬为奴仆。

与希斯克利夫相爱的凯瑟琳因为其虚荣心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嫁给了画眉山庄的埃德加。

希斯克利夫出走后努力奋斗,终于在三年后致富回乡并开始走上了疯狂的报复之路,夺走亨德雷的财产,骗娶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贝拉并进行迫害,凯瑟琳在痛苦不堪中难产而死。

十年后,希斯克利夫又策划让自己即将死去的儿子小林迎娶了埃德加的女儿小凯瑟琳,并成功地将埃德加的财产全部归于自己名下。

终于,依旧苦恋着凯瑟琳的西斯克利夫无法从自己的矛盾情感中解脱出来,最后绝食而死。

小说的内容惊心动魄,成功地表现出这段错综复杂的爱情悲剧,不仅影射出当时的社会生活现状,同时所体现出的对人性的思考也发人深省。

《呼啸山庄》问世不久就遭受到很多的非难,由于作品内容的凄绝骇俗被认为是“一部恐怖的令人作呕的小说”,但在数年后尤其是20世纪以来引起了世界文学界与评论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了“惟一一部没有被时间的尘土遮没了光辉的杰出作品”,同时也成就了作者艾米莉·勃朗特在世界文学界崇高的地位。

小说中对爱情以及复仇的描写刻画出了一个畸形的社会,并描述了这个畸形社会对人性的扭曲。

主人公因为某种原因使人性迷失到人性复苏的过程是《呼啸山庄》这部小说的思想精髓,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对爱情的追求以及内心表现出的对世俗的反抗也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在爱与恨、善与恶的冲突中存在的,同时不断刺激读者来思考与寻找造成人性迷失与回归的原因。

三《呼啸山庄》中人性的迷失与回归人性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与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本性。

人性是受所处的外界环境影响的,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总是不停变化的,这就造成了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总有迷茫甚至是迷失的阶段。

所以,《呼啸山庄》中人性的迷失与回归应当从主人公所处的环境入手进行深入地分析。

1 凯瑟琳人性的迷失与回归(1)美丽的凯瑟琳凯瑟琳的童年可以说是很完美的,当老恩萧将希斯克利夫带回家后,凯瑟琳与他的哥哥亨德雷不同的地方表现了出来,哥哥亨德雷或者是出于被希斯克利夫欺负、或者是因为自己应得的爱被希斯克利夫分割了的原因,对希斯克利夫并没有好感,而凯瑟琳与希斯克利夫却青梅竹马,相处融洽。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凯瑟琳本身就有一种男子也不及的胸怀,作品中也形容她“比男人还要刚强,比小孩还要单纯”,所以童年时的凯瑟琳给读者的印象是心胸开阔坦荡、自由自在、自强并有一些野蛮。

凯瑟琳对希斯克利夫的感情在作品中这样写道:“不是因为他(希斯克利夫)漂亮,而是因为他比我更像我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我的最大的痛苦就是希斯克利夫的痛苦”,”我的生活中,他是我思想的中心,如果他能留下来,就算别的一切都毁了,我也能继续活下去”。

这说明凯瑟琳对希斯克利夫具有很深的感情,并没有受到当时社会中等级观念的影响,这样的凯瑟琳是让每一个读者所喜爱的。

(2)凯瑟琳人性的迷失即使是老恩萧死后,希斯克利夫被亨德雷百般迫害,并贬为奴仆,凯瑟琳依旧没有改变对希斯克利夫的心意。

然而凯瑟琳最终还是嫁给了别人,有一些确实存在的东西改变了凯瑟琳的心意。

对于凯瑟琳而言,这种存在的东西就是社会环境与社会舆论,或者也可以说是凯瑟琳自身的虚荣心。

当凯瑟琳与希斯克利夫进入画眉山庄,凯瑟琳被狗咬伤之后,这部作品就开始有了一种令人压抑的基调,这是凯瑟琳迷失人性的开始。

林夫妇将凯瑟琳留下疗伤,在疗伤期间,凯瑟琳发生了三点变化:首先是她认识了埃德加,这是最显而易见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其次是她尽力表现出温文尔雅的一面,而将原来的脾气遮掩起来;第三是当她见到希斯克利夫时,开始和希斯克利夫产生了距离感。

从作品的描述中可以发现,呼啸山庄与画眉山庄是两个不同的世界,相比较之下,呼啸山庄具有更多的原始、粗犷的特点,从呼啸山庄来的凯瑟琳走进画眉山庄而改变为另外一种性格,这也就证明着凯瑟琳正在逐渐迷失自己。

随着对世俗的认识以及旁人的劝说,最终凯瑟琳控制不住自己越来越膨胀的虚荣心,走进了被世人所认可与羡慕的富贵生活。

她对希斯克利夫的抛弃以及与埃德加的结合标志着凯瑟琳在强大的社会环境面前并不能再保持自己率真的性格,对世俗的迎合恰恰就是凯瑟琳自己人性的迷失。

婚后的凯瑟琳虽然也感觉出这种华贵的生活不是理想的世界,对丈夫埃德加也表现出一些鄙视并试图努力保持与希斯克利夫之间的友情,但是最终还是难以消除与希斯克利夫之间的隔阂,难以找回当初的自己。

从这点看,凯瑟琳是值得同情的,但是她在世俗面前的屈服也将自身的软弱突显出来。

(3)凯瑟琳人性的回归凯瑟琳对丈夫埃德加以及对富贵生活的选择出于自身性格的弱点以及世俗的压迫,但是不管什么原因,凯瑟琳的确失去了自己。

婚后的凯瑟琳难以压抑自身自由奔放的性格,这种性格的显露得到了丈夫埃德加的容忍,但是始终与所处的生活环境与社会环境不符。

当希斯克利夫再次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中时,一切都变得不太平静起来,希斯克利夫引起了呼啸山庄与画眉山庄的剧变,同时也使凯瑟琳内心充满了矛盾与痛苦,最后凯瑟琳做出了最极端的选择,她死在了希斯克利夫的怀里。

这象征着凯瑟琳回归了天性,回归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抛开了一切社会环境与社会舆论的影响,勇敢地面对了希斯克利夫,也勇敢地面对了自己。

死后的凯瑟琳灵魂游荡于荒野,她一直在寻找,一直在等待,直到与希斯克利夫的灵魂得到结合才真正找到了自己,使自己得到安息。

2 希斯克利夫人性的迷失与回归(1)希斯克利夫人性的迷失希斯克利夫人性的迷失是贯穿整个故事的重要线索,也是他成为西方文学史中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的原因。

希斯克利夫出身贫寒,是吉普赛弃儿,呼啸山庄老主人恩萧在利物浦之行中将其收养,并十分疼爱。

但是由于他身份的特殊性决定了他只能得到老恩萧以及凯瑟琳的好感。

老恩萧的儿子亨德雷因为希斯克利夫夺取了自己应得的宠爱而对其心存怨恨。

另外,恩萧太太对希斯克利夫也没有好感,作品中这样写道:“恩萧太太已经暴跳如雷了,她还要立即把他从门口扔出去。

”恩萧一家人对这个外来者希斯克利夫的态度就这样一直持续下来,这也是造成希斯克利夫后来性格扭曲的重要原因。

希斯克利夫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而在这个环境中充满了对自己的厌恶与冷遇,虽然他有了自己的名字和属于自己的生活,但是每个人更加需要的是自尊,但是在被歧视中成长的希斯克利夫找不到除了老恩萧以及凯瑟琳外给予的任何温暖,也因为如此,才决定了凯瑟琳在希斯克利夫心中的重要位置,对于他而言,凯瑟琳就是自己的一切。

当希斯克利夫在陌生的、备受冷遇的环境中逐渐适应之后,他更想做的就是报答老恩萧以及凯瑟琳,当他接受凯瑟琳并向凯瑟琳敞开心扉后,他们渐渐地产生了爱情。

一次转折出现在老恩萧死后,已经成婚的亨德雷继承了呼啸山庄,并掌控了呼啸山庄中所有人的命运,在这种情况下,他对希斯克利夫展开了迫害,希斯克利夫失去了原来的生活而成为一个彻底的奴仆。

这种残酷的童年势必会对一个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希斯克利夫难以保持应有的天真,倔强与叛逆使他的性格不断扭曲,他会不断地冒出一些想法,比如期待自己是个有钱人,期待自己是个高贵的人,等等,在面对亨德雷的迫害时会很平静地思考:“我希望他(亨德雷)活得好好的,不要在我找到他清算前就没命了。

”而能够抑制这种扭曲心智的惟一力量就是他还拥有他与凯瑟琳之间的爱。

当凯瑟琳嫁给埃德加之后,惟一能抑制希斯克利夫心理扭曲的力量消失了。

希斯克利夫心中惟一一个值得爱的人抛弃了他,而他从画眉山庄主人埃德加的身份也意识到了他所处的世界是一个以金钱为主宰的世界。

凯瑟琳的抛弃与距离感使希斯克利夫完全处于失望和崩溃的边缘,于是他真正地实践了心中想过很久的报复计划。

此时,希斯克利夫的人性彻底迷失,就像一条海上的船再也看不见灯塔。

他认为变得富有才能够实现他疯狂的报复计划,而这个报复计划真的在三年之后希斯克利夫致富归来后成真了。

希斯克利夫依旧爱着凯瑟琳,正因为如此,才使报复如此地疯狂,他将自己一切的苦难全部归结到亨德雷与画眉山庄的头上。

希斯克利夫说:“凭他那瘦小的可怜的身子,即使拼命爱上80年,也抵不上我一天的爱!”这证明了希斯克利夫对凯瑟琳爱的自信,也从侧面反映出希斯克利夫失去凯瑟琳的绝望以及要疯狂报复的决心。

希斯克利夫的归来也预示爱情悲剧的开始。

希斯克利夫成功地取得了呼啸山庄的全部财产,并使画眉山庄埃德加的妹妹遭受迫害。

报复似乎到这里应该停止了,但是凯瑟琳的死使希斯克利夫的报复达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希斯克利夫将报复的矛头指向了画眉山庄的下一代。

凯瑟琳死了之后,希斯克利夫再次沉浸在痛苦之中:“没有了生命,我如何活下去?失去了灵魂,我如何活下去啊?”这句话不禁使读者对希斯克利夫产生一丝的同情,这是希斯克利夫在性格扭曲、人性迷失后痛苦的呐喊,期望能够与凯瑟琳在一起是希斯克利夫报复的惟一目的。

(2)希斯克利夫人性的回归希斯克利夫实现一切报复计划后,并没有感到报复带给他的快感,也并没有实现与凯瑟琳在一起的美好愿望。

他开始反思自己的报复是否具有任何的意义,他说:“无止境的报复智慧带来糟糕的结局。

”他发现小凯瑟琳与哈里顿相爱后,他开始放下继续报复下一代的念头。

此时希斯克利夫的人性逐渐得到回归,他希望摆脱罪恶,于是死亡成了希斯克利夫最好的归宿,他死后与凯瑟琳葬在一起,实现与凯瑟琳灵魂一起的安息,或者是命运对两者人性回归后给予的最好安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