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流侵蚀和堆积地貌

河流侵蚀和堆积地貌

高一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
说课课题:河流侵蚀和堆积地貌
课题选自: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1)地理上册》
第四单元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说课者:泉州市第九中学地理组黄小红
《河流地貌的发育》说课稿
泉州第九中学地理组黄小红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外力作用部分,流水在地表外貌的变化中起到重要作用。

本节针对河流的作用进行探究,讲述了
2、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分析法,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使学生理解事物是发展的,发展有内部条件,也有外部条件。

3、教学重点
河流的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4、教学难点
河流侵蚀的不同类型。

5、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GOOGLE EARTH演示晋江流域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课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
二、教法学法
自主学习法:通过书籍、网络、野外考察收集有关河流地貌的地理信息,并把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

协作学习法:通过课堂中小组间生生协作、师生互动进行学习。

探究学习法:联系所学的知识进行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学习。

三、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学生分析;
2、野外考察:到洛江罗溪考察V形谷;到洛阳桥看堆积地貌;
3、问题收集:课前让学生找出书中的疑问,并将问题上交,教师针对问题集中分析;
4、将学生分成四个方块。

(导入)
以晋江流域为线导入,让学生先看看整条河流的地貌(利用GOOGLE EARTH软件让学生观看卫星图片,从而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地理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利用四张图片让学生判别它们分别是哪种地貌,是侵蚀地貌还是堆积地貌。

然后引入正题,河流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一)、河流侵蚀地貌
类型:1、溯源侵蚀:河流向源头伸长;
2、下蚀:河床加深;
3、侧蚀:河流横向发展(这部分让学生自己回答,老师作简单的解释,并用多媒体进行简单的演示)。

简单解释河谷跟沟谷的区别,可以先让学生先自己讨论一下二者的区别,然后让一两个同学回答,老师在黑板作简单的解释。

同时还可以让去野外的四个同学来回答二者的区别。

河谷是由沟谷变化过来的,只要沟谷有稳定的地下水源来供应就可以变成河谷。

同时还可以用两张图片让学生观察。

(活动):让学生看书,小组进行讨论,以四个小组长为中心。

讨论内容:(1)河谷形状的演变;
(2)河谷凹凸岸的特征。

花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回答讨论的结果,讨论完毕后让学生提出不解问题,并可让其他同学来回答。

教师:引导启发,等学生回答完后作出总结,并用多媒体演示河谷形成过程(讲解过程中针对收集的问题进行解答)
河谷的形成原理:
1、沟谷深及地下水层,地下水稳定补给。

发育初期发河谷的集水面积比较小,横剖面呈V字
型。

V谷形成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

2、河流在凸岸堆积,在凹岸侵蚀,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
3、河湾不断地向两侧扩展,最终将河谷展宽,并在河谷内堆积了大量泥沙。

这时河谷发育
进入成熟期。

成熟期的河谷比较宽,横剖面呈槽形。

(二)、河流堆积地貌
学生:1、自主学习常见的几种堆积地貌
2、协作探究:观察书中图片及多媒体图片进行探究
3、思考问题: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在河流的哪部位常见?
说明三者形成的原因。

4、发表观点
教师:1、引导启发激励
2、对各观点进行评价
3、总结三种地貌的成因,并用多媒体展示
总结:
1、常见的河流堆积地貌: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
洪积扇或冲积扇成因: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开阔——水流速度降低——搬运能力减弱
——泥沙堆积
河漫滩平原成因: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水下堆积体——河漫滩改道——河
漫滩被废弃——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平原成因:水下坡度平缓——水流速度减慢——泥沙堆积——三角洲——连接形
成三角洲平原
活动:探讨黄淮海平原农业生产
学生:探究黄淮海平原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有哪些利与弊?
教师总结:
(1)山前倾斜平原:地势较高,水质较好,土壤排水性良好、不易盐碱化,多为稳产农业区。

(2)冲积低平原:地形平坦,多为黏土,夏季容易积水发生涝灾,下下水的矿化度较高,且水位较高,土壤有不高程度的盐碱化现象,生产低山前于倾斜平原(3)滨海平原:地势极为低平,夏秋季节低洼易涝,组成土壤的物质以黏土为主。


于受海水浸渍作用,地下水矿化度高,土壤为盐土,这里是黄淮海平原低产田的主要分布区。

(小结)
布置学生作一个总结性的思维导图作为体堂课的小结。

(板书设计)
一、河流侵蚀地貌
类型:1、溯源侵蚀:河流向源头伸长
2、下蚀:河床加深
3、侧蚀:河流横向发展(这部分让学生自己回答,老师作简单的解释,并用多媒体进行简单的演示)
二、河流堆积地貌
洪积——冲积平原
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平原
(布置作业)思维导图,练习册课后作业。

五、板书设计:
2.5 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
1.锋面的概念
2.锋面及天气
二、高低气压系统
1.低压(气旋)系统及天气
2.高压(反气旋)系统及天气
3.锋面气旋及天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