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电监护仪监测指标临床意义及报警

心电监护仪监测指标临床意义及报警



要求病人指甲不能过长,不能有任何染色 物、污垢或是灰指甲。

有良好脉搏搏动的血管床部位都可作为测 量部位

婴儿可以测量脚 成人一般情况下手指是最常用部位
SPO2报警设置
下限 上限
100%
备注
正常
95%
异常
不低于90%
100%
根据医嘱,病情 (C理流程
心率/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正常心率:60-100次/分
年龄
性别
体型
活动、情绪
饮食、药物
脉率的正常范围与平均脉率
年龄 正常范围(次/分) 平均脉率(次/分)
出生~1个月
1~12个月 1~3岁 3~6岁 6~12岁 男 12~14岁 65~105
70~170
80~160 80~120 75~115 70~110 女 70~110 男 85
≥180 ≥140
和(或)
和(或) 和
100~109
≥110 <90
血压监测的护理

每次测量时应将袖带内残余气体排尽, 并保证血压袖套和监护仪的充气管通畅 ,不能缠结。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选择好合适的袖带。对成人、儿童和新 生儿是有区别的,必须使用不同规格的 袖带;

松紧程度应以能够插入1~2指为宜。过
中国高血压分类标准(2010版)
分级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高血压: 1级高血压(轻度)
收缩压(mmHg)
<120 120~139 ≥140 140~159 和 和(或) 和(或) 和(或)
舒张压(mmHg)
<80 80~89 ≥90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3级高血压(重度)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60~179
安抚患者及家属
记录护理记录单 呼吸未再次报警
血氧饱和度的评估
监测原理
解氧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对红外光和红光 的吸收情况换算而来;测定手指及其他血管丰 富的搏动性血液里的血红蛋白
正常值:95-100%(不吸氧)
影响因素
干扰因素:

静脉注射染料

传感器放置不到位 高压氧、磁共振 同侧测量血压 肤色的差异 血管收缩药
心电监护仪指脉氧饱和度监护发生报警 评估患者有无相关症状、体征 有 无 判断报警异常原因 根据病情需要现场紧急 处理,同时汇报医生 指脉氧饱和 度不稳 无参数显示 肢体温度低,传 感器损坏,佩戴 时间过长,同侧 测血压,环境中 有较强光源 肢体温度复温, 更 换传感器, 更换佩 戴指/趾,避免同 时测血压, 遮挡较 强光源
实际测量值 /遵医嘱
仅供参考
血压报警的处理流程
呼吸的评估与护理
呼吸电极的位置
原理:两个电极之间的阻抗
呼吸的生理变化
正常呼吸:16-20次/分 生理变化:


年龄: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新生儿44次/分 性别:女性较男性快 活动:剧烈活动加深加快;休息减慢 情绪:紧张、恐惧等加快 血压:血压升高,呼吸减慢 其他:环境温度升高,呼吸加深加快

测压的肢体应与病人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长期测压应经常观察远端肢体血运(水肿),更换不同肢体测量。
血压报警设置
下限 上限 备注
正常血压
异常 过 血压 高 过 低
90mmHg
90或遵医嘱
140mmHg
上浮10-20%或 根据病情、既往史、 遵医嘱 年龄、基础血压 140或遵医嘱 根据病情、既往史、 年龄、基础血压


合理设置报警值,避免报警疲劳;
报警值设定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基础状况、 医嘱或医生目标值来设置;原则:必须保证病 人安全; 及时发现并处理报警;
请谨慎地使用报警关闭的功 能!!!!

感谢聆听
参考文献: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
根据病情
心动 实际测量值/下 100或遵医嘱 过缓 浮5%/遵医嘱,
不能低于50次/ 分
根据病情
仅供参考
心率监测中的护理




安放监护电极时,必须留出并暴露病人的心前区,以不影响在除 颤时放置电极板。 安放电极前将人体的5个具体位置用电极片上的砂片擦试,然后 用75%的乙醇进行测量部位表面清洁,目的清除人体皮肤上的角 质层和汗渍,防止电极片接触不良。 定期更换电极片安放位置,防止皮肤过敏和破溃,电极应与皮肤 紧密接触,出汗时电极易于脱开,应根据波形图象显示的清晰程 度随时更换。 RESP的监护是依靠RA和LL两个电极两端的电压差变化而测得的呼 吸波形,故应对角安放白色和红色电极以便获得最佳呼吸波。 一般首选Ⅱ导联。 要排除干扰:交流电干扰、肌电干扰、基线漂移、振幅过低。

电刀干扰
指甲油 室内强光干扰






检测部位剧烈活动

影响因素
病理因素:

低氧血症 低温

显著的静脉搏动、静脉淤血 低灌注



血红蛋白异常

重度贫血(<7g)
血氧饱和度的意义

SPO2≤90% SPO2≤85%
低氧血症(氧分压≈ 60mmHg) 严重低氧血症(氧分压≈50mmHg )


心率报警的处理流程
血压的评估及护理
正常血压的评估
影响血压的因素:
每博输出 量
舒张压
收缩压的 高低
循环血量 血管容量
心率
缓冲
主动脉和 大动脉管 壁的弹性
外周阻力
舒张压的 高低
正常血压的评估
临床意义: 1、收缩压:保证脏器的供血 2、舒张压:维持冠状动脉灌注压
3、平均动脉压:与心排血量和体循环血管阻力有 关,反映脏器组织灌注良好的指标之一
显示传感器 脱落
评估有无呼吸道堵塞, 立 即清理呼吸道, 予以吸痰
遵医嘱吸痰
传感器损 坏或佩戴 不到位
血氧探头连接 线路松脱
遵医嘱准确用药观察患 者缺氧症状及病情变化
更换传感 器或规范 佩戴
重新连接血氧 探头线路
安抚患者及家属 记录护理记录单
指脉氧饱和度未再次报警



护士应掌握监护仪监测指标的临床意义; 护士能识别监护仪监测指标异常值;
监护I、II、III
(2)五电极 右上 左上 左下 右下 中间 (RA,白) (LA,黑) (LL,红) (RL,绿) (C, 棕) :放右锁骨下第二肋间,靠右肩(避开除颤部位) :放左锁骨下第二肋间,靠 左肩; :左锁骨中线肋缘下面。 :右锁骨中线肋缘下面。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监护I、II、III、aVR、aVF、aVL、V
84/54 95/65 105/65
年龄
14~17岁 成年人 老年人
血压mmHg
120/70 120/80 140~160/80~90
10-13岁
110/65
异常血压的评估
高血 压 成人
≥140/90 原发性、 继发性
低血 压
<90/60 大量失血、 休克、急 性心衰
脉压 异常 增大:主
动脉硬化 等 减小:心 包积液等
频发室早、房室传导阻滞、 逸博、无脉性电活动;
• >100次/分,发热、
甲亢、心衰、血容量不 足;体温每升高1度。心 率加快10次/分;儿童15 次/分;
室颤、无脉性室速、房 颤、室上速等;
心率报警设置
下限 正常心率
60次/分
上限
100次/分
备注
异 常 心 率
心动 60或遵医嘱 过速
上浮5%或遵医嘱
异常呼吸的评估
频率的异常
• 呼吸过速:>24 次/分(发热、 疼痛、甲亢) • 呼吸减慢:< 12次/分(颅内 高压、巴比妥 中毒)
深度的异常
• 深度呼吸:酸 中毒 • 浅快呼吸:呼 吸机麻痹、某 些肺与胸膜疾 病、濒死
节律的异常
• 间断呼吸 • 潮式呼吸
呼吸监测的护理

呼吸监护不适用于活动幅度很大或呼吸运动不明显的病人,否
根据医嘱
仅供参考
呼吸报警处理流程
心电监护仪呼吸报警处理流程
心电监护仪呼吸发生报警
评估患者有无相关症状、体征 无 判断报警异常情况 根据病情需要现场 紧急处理,同时汇 报医生

呼吸信号太弱/无信号
遵医嘱准确用药 观察患者病情变 化
按规范调整电极片位置或水平安放 RA 和 LA, 对角安放 RA 和 LL 或清洁 局部皮肤/更换导联线
心率/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心率/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皮肤准备 安放电极
确认监测仪电源接通
设置参数
观察指标
心率/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合理设定:病人类型、滤波方式、三/五导、正常值范围。

黑 棕
绿 红 五根导联线电极片标准安放位置
心率/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三根导联线电极片标准安放位置
正确安放电极位置:
(1)三电极 RA负极(白):右锁骨中点下缘或靠右肩; LA正极(黑):左锁骨中点下缘或靠左肩; LL接地电极(红):剑突下偏左或在左小腹上。
则可能导致错误的报警。

因呼吸参数容易干扰,所得的结果应与实际对比,只能作为参
考。使用呼吸机病人,应以呼吸机上的呼吸频率为准。

监护仪上显示呼吸暂停时,首先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胸廓起
伏、面色等)
呼吸报警设置
下限 上限
24次/分
备注
正常呼吸
12次/分
异 常 呼 吸
过快 12次/分
30次/分,不超 过35次/分
120
120 100 100 90 女 9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