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作品

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作品

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在欧洲国家中,俄罗斯发展是比较晚的。

文学的发展更是如此。

十七世纪以前,除了一些民间文学作品之外,俄罗斯文学是一片空白。

十七世纪末彼得大帝向西方开放之后,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俄罗斯文学才发展起来。

十九世纪初,随着拿破仑入侵俄国的失败,俄军一直打到了巴黎。

一些俄军中出身贵族的年轻军官受到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反而成了拿破仑事业的继承者。

这就是十二月党人。

他们反对农奴制的起义,虽然也以失败而告终,但给了农奴制俄国以最初的沉重打击。

第一部分十九世纪初二十五年文学十九世纪头二十五年,由于1812年卫国战争后民族意识的觉醒和贵族革命的准备,加上西欧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上升到主导的地位。

消极浪漫主义的代表是茹科夫斯基。

他的诗歌不接触社会主题,有迷惘朦胧的神秘色彩,但诗歌语言纯正、优美,对俄国诗歌的发展有良好影响。

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是早期的普希金、莱蒙托夫和十二月党人诗人雷列耶夫)等。

十二月党人诗人以犀利的笔锋抨击专制暴政,揭露统治阶级对农奴的野蛮剥削,进行了革命的鼓动。

19世纪初期,到20年代上半期,浪漫主义文学成为俄国文学的主流代表作家:1、茹科夫斯基 :俄国浪漫主义诗歌奠基者。

2、代表最高成就的是普希金和莱蒙托夫。

后期都转向现实主义创作。

茹科夫斯基:继杰尔查文后成为俄国诗坛泰斗,是俄国第一个浪漫主义作家,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早期浪漫主义)普希金:俄国文学之父。

在俄国文学史上是继往开来的人物,他既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又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并对俄罗斯文学语言的改革作了划时代的贡献。

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

第一个在俄国把文学提高到民族事业的高度来认识,同时,他也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

高尔基称赞他为俄国文学之始祖。

•生平简介1799年生于一个贵族家庭。

12岁,进入皇村学校。

这里号称“自由的摇篮”。

18岁即在文坛锋芒毕露,他的“自由诗歌”影响与日俱增,沙皇当局对此极为恐慌。

1820年春被流放南方。

创作了一组叙事诗:《高加索俘虏》、《强盗兄弟》、《茨冈》等,都具有积极的、叛逆的浪漫主义色彩,是俄罗斯浪漫主义诗歌的重要成就。

代表作《茨冈》是诗人过渡到现实主义以前最后一部浪漫主义的叙事诗。

1830年,“波尔金诺之秋”:完成了《叶甫盖尼·奥涅金》,《别尔金小说集》——其中的《驿站长》(维林)开辟了俄国文学的“小人物”题材的先河。

32岁时与19岁的娜塔丽娅结婚。

38岁时因情感纠纷在决斗中被杀死。

在18-19世纪,俄国许多贵族作家,如莱蒙托夫、涅克拉索夫、托尔斯泰等都有过参加决斗的冒险经历,其中普希金、莱蒙托夫还为此断送了性命,给后人留下了莫大的遗憾。

代表作:(1)1814年,普希金在一次考试期间读自己的新作《皇村回忆》一诗,深得在场的老诗人杰尔查文的赞赏,称他是自己的继承者。

1814年,公开发表了第一首诗《致诗友》。

(2)抒情诗:普希金是这一时期俄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题材广泛、样式多样、感情真挚、流畅凝练。

(局限:有歌颂扩张之诗)a) 政治抒情诗:《致恰达耶夫》(十二月党人)、《自由颂》、《乡村》、《致西伯利亚囚徒》。

对希腊人们反对土耳其统治的斗争表示同情的《真诚的希腊女神》;哀悼拜伦的夭折《致大海》。

b) 爱情抒情诗:除早期大多为单纯歌颂爱情欢乐外,更多的是表现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默默的柔情。

《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是一首佳作。

c) 共同信念诗:《致普希钦》、《致西伯利亚囚徒》。

d) 哲理意味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e) 总结性的诗:《纪念碑》。

(3)叙事长诗:①普希金先后创作了十二部叙事长诗,其中最主要的是《鲁斯兰和柳德米拉》。

具有强烈的民间色彩。

②在南方流放期间写了五部叙事诗。

《加普利里亚德》是一首打油诗。

其余为《强盗兄弟》;《巴赫切萨拉伊的泪泉》具有浓厚东方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高加索的俘虏》和《茨冈》(阿乐哥)都是以“文明人”与“自然之女”的爱情为主要情节。

《茨冈》是他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的作品。

③《努林伯爵》俄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叙事诗。

&④《青铜骑士》是普希金30年代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4)历史剧:《鮑里斯•戈都诺夫》俄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历史悲剧。

(表现了“民众的公意”)(5)诗体小说:《叶夫盖尼•奥涅金》。

普希金作为俄国现实主义奠基人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部作品决定的。

小说中的主人公塔吉娅娜被普希金称为“我的亲爱的理想”。

她出生贵族,具有贵族小姐的性格特征。

(6)散文体小说:①《别尔金小说集》是普希金第一部完整的散文作品。

不加粉饰地描写了各阶层普通人物的日常生活。

主要有:《棺材匠》、《射击》、《暴风雪》、《村姑小姐》、《驿站长》。

&②《驿站长》是《别尔金小说集》中最优秀的一篇。

写一个小官员的生活悲剧。

文中人物“维林”是俄国文学中第一个成功的“小人物”形象。

③普希金在中篇《黑桃皇后》中通过人物内心自白、梦境、富于戏剧性的情节来刻画心理。

④普希金创作了直接反映18世纪普加乔夫运动的历史小说《上尉的女儿》。

(把叛军之首农民运动领袖写成“面貌端正”、“毫无凶杀气”,而且“相当可亲”之人。

)•早期的普希金,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高尔基把他的浪漫主义叫做“积极浪漫主义”以别于卡拉姆辛那样的“消极浪漫主义”。

普希金的浪漫主义是十二月党人起义前后俄国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不再是西欧文学的复制品。

十二月党人失败之后,他的创作更从浪漫主义转变为现实主义。

这一转变的标志,就是他的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

虽然由于它具有转变期特色,史论中一般将小说《红与黑》作为欧洲现实主义最早的作品,但《奥涅金》的发表比《红与黑》还要早些。

可见这时的普希金已经站在时代的前列了。

从普希金开始,十九世纪的俄罗斯文学一浪接着一浪,形成了欧洲文学中一个突出的高峰。

第二部分三十至四十年代文学30年代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并存30至40年代俄国文学完成了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过渡,经历了散文(小说)取代诗歌的过程。

•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形成于19世纪30年代,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30)奠定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并塑造了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这些形象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接受启蒙思想影响,厌倦上流社会生活,渴望有所作为。

他们的出现是社会意识觉醒的体现。

但这类形象多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缺乏行动的能力和勇气,因此在社会上无所适从,结局多是悲剧性的。

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塑造了俄国文学中的第一个“多余人”形象,另外还有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冈察洛甫的《奥勃洛摩夫》(1859)中的奥勃洛摩夫等。

从奥涅金到奥勃洛摩夫,“多余人”形象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奥勃洛摩夫的出现,标志着这类人物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一、作家、作品:3. 莱蒙托夫(1814~1841):莱蒙托夫是继普希金之后又一伟大诗人。

他的诗歌继承了普希金和十二月党人歌颂自由、反对暴政的光荣传统,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他的创作中积极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始终是交织在一起。

4.果戈理(1809.4.1.~1852.3.4):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伟大的讽刺作家。

写出了《钦差大臣》、《死魂灵》等不朽杰作。

对俄国和世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是真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家,从他开始了俄国长篇小说的辉煌。

以果戈理为标志,是真正批判现实主义思潮的开始。

)早期的作品有明显的民间、民俗色彩。

果戈理的“含泪的笑”在尼古拉统治的黑暗年代是鞭笞专制农奴制度的一种特殊方式,它使果戈理的作品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果。

•40年代自然派:“自然派”是出现于19世纪40年代的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别称。

•40年代中期具有强烈批判性的现实主义流派——自然派在俄国确立。

•“自然派”要求文学创作真实反映生活,揭露农奴制的黑暗现实,注重描写下层人民的命运,具有强烈的批判性。

果戈理的创作使这一文学流派的地位得以最终确立。

许多青年作家追随果戈理,如屠格涅夫、冈察洛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

批评家别林斯基则以自己的理论著作为这股潮流推波助澜。

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1、具有强烈的革命性、战斗性和民主倾向。

其突出内容即反专制和农奴制,提出并回答“谁之罪”“怎么办”的问题,并通过文学形象试图给予揭示和回答。

•2、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高尔基:“没有一个国家像俄国那样在不到百年的时间出现过灿若星群的伟大名字。

”•3、系列化形象的出现:“多余人”、“新人”、“小人物”。

•4、浓厚的宗教色彩与精神探索性。

其人物形象多属于探索型,或致力于探索俄国社会的出路,或探索人的精神归宿,表现出宗教意味的虔诚性。

第三部分五十至六十年代文学50年代,平民知识分子代替贵族知识分子登上历史舞台,也是文学作品中“新人”(平民进步知识分子)代替“多余人”(贵族进步知识分子)的时期。

•“新人”指的是19世纪中叶在俄国文学中出现的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倾向的平民知识分子形象。

这些形象尽管个性相异,但大多出身平民,具有坚定的意志、明确的理想,以及实干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

屠格涅夫在小说《前夜》中最早塑造出了“新人”英沙洛夫的形象,但车尔尼雪夫斯基小说《怎么办?》中的“新人”罗普霍夫等形象则更为典型。

一、主要作家、作品:3.屠格涅夫是19世纪俄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时代感强。

高尔基认为屠格涅夫给俄国文学留下了一份“绝妙的遗产”。

(1)《猎人笔记》是屠格涅夫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

主要思想是:反对农奴制。

(2)50~70年代先后共创作6部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多余人)、《前夜》、《父与子》(新人)、《烟》、《处女地》(民族运动),其中以前四部尤为卓越,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和深刻的社会政治意义。

(3)《罗亭》是屠格涅夫第一部长篇小说。

罗亭是俄国文学中继奥涅金、毕巧林之后又一“多余的人”形象。

(4)《前夜》是俄罗斯文学中最早的一部歌颂“新人”的长篇小说。

(主人公:英沙罗夫)(5)《父与子》主人公――医科大学生巴扎罗夫的形象:(大题)4.奥斯特罗夫斯基是俄国杰出的戏剧家。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俄语:Как закалялась сталь)是苏联作家于1933年写成。

小说通过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革命者在斗争中百炼成钢,是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六十至七十年代是文学杂志最为活跃的时期,最享盛名的杂志是革命民主主义者主办的《现代人》和《祖国纪事》。

这期间著名俄国文学家创作的文学名著以丰富的语言,鲜明的形象表现了俄国社会生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