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公司会计核算管理制度

2020年公司会计核算管理制度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会计核算管理制度目录第一章总则 (13)1.1目的、依据和适用范围 (13)1.2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13)1.3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4)1.4会计计量 (16)第二章资产 (17)2.1资产的定义、确认要求及分类 (17)2.2货币资金的定义和核算要求 (18)2.3金融资产 (20)2.3.1 金融工具的定义及分类 (20)2.3.2 金融资产 (21)2.3.3 嵌入衍生工具 (26)2.3.4 金融资产的重分类 (28)2.3.5 金融资产的计量 (30)2.3.6 金融资产的减值 (35)2.3.7 利得和损失 (35)2.3.8 金融资产转移 (37)2.4存货 (50)2.4.1 存货的定义 (50)2.4.2 存货的确认与计量原则 (50)2.4.3 存货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 (50)2.4.4 存货管理 (54)2.5长期股权投资 (55)2.5.2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56)2.5.3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61)2.5.4 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70)2.6投资性房地产 (72)2.6.1 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 (72)2.6.2 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 (73)2.6.3 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 (73)2.6.4 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 (75)2.6.5 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76)2.7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 (76)2.7.1 固定资产 (76)2.7.2 在建工程 (85)2.7.3 工程物资 (87)2.7.4 固定资产清理 (88)2.8无形资产 (89)2.8.1 无形资产的定义 (89)2.8.2 无形资产的确认 (89)2.8.3 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91)2.8.4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92)2.8.5 无形资产的处置和报废 (95)2.9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 (96)2.9.1 处置组的定义 (96)2.9.2 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的分类 (96)2.9.3 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的计量 (98)2.10其他资产 (99)2.10.1 长期应收款 (99)2.10.2 长期待摊费用 (99)2.10.4 递延所得税资产 (100)2.10.5 使用权资产 (100)2.11资产减值 (100)2.11.1 总体要求 (100)2.11.2 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估计 (101)2.11.3 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的估计 (102)2.11.4 存货减值 (106)2.11.5 金融工具减值 (108)2.11.6 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 (116)2.11.7 商誉减值的处理 (117)2.11.8 持有待售资产的减值 (118)2.11.9 其他资产减值 (120)第三章负债 (128)3.1负债的定义、确认要求及分类 (128)3.2应付职工薪酬 (130)3.2.1 职工范围 (130)3.2.2 职工薪酬的定义和范围 (130)3.2.3 短期薪酬的确认和计量 (131)3.2.4 离职后福利的确认和计量 (134)3.3金融负债 (138)3.3.1 金融负债的定义 (138)3.3.2 贷款承诺 (139)3.3.3 金融负债的确认和终止确认 (140)3.3.4 金融负债的分类 (141)3.3.5 金融负债的终止确认 (142)3.3.6 利得和损失 (144)3.4.1 应交税费 (146)3.4.2 递延收益 (146)3.4.3 未确认融资费用 (146)3.4.4 专项应付款 (146)3.4.5 预计负债 (146)3.4.6 递延所得税负债 (147)3.5借款费用 (147)3.5.1 借款费用的定义 (147)3.5.2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确认 (147)3.5.3 借款费用的计量 (150)第四章所有者权益 (152)4.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152)4.2实收资本(或股本) (153)4.3资本公积 (153)4.4其他综合收益 (153)4.5盈余公积 (154)4.6未分配利润 (155)第五章收入 (155)5.1收入及客户合同的定义及确认 (155)5.2客户合同收入的确认 (155)5.3客户合同收入的计量 (160)5.4合同成本 (164)5.5特殊交易的会计处理 (165)6.1费用的定义和确认条件 (170)6.2费用的分类 (171)6.3费用的核算要求 (172)第七章利润及利润分配 (173)7.1利润 (173)7.2利润分配 (175)第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176)8.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确认 (176)8.2商业实质的判断 (177)8.3公允价值能否可靠计量的判断 (178)8.4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179)8.4.1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179)8.4.2 以账面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182)第九章债务重组 (183)9.1债务重组定义及方式 (183)9.1.1 债务重组定义 (183)9.1.2 债务重组方式 (184)9.1.3 债务重组中不适用范围 (184)9.2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185)9.2.1 以资产清偿债务 (185)9.2.2 将债务转为权益工具清偿债务 (186)9.2.3 采用修改其他条款方式清偿债务 (186)第十章或有事项 (188)10.1或有事项 (188)10.1.1 或有事项的定义 (188)10.1.2 或有事项形成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 (188)10.2预计负债 (189)10.2.1 预计负债的确认 (189)10.2.2 预计负债的计量 (189)10.3亏损合同 (190)10.3.1 亏损合同的定义 (190)10.3.2 亏损合同的计量 (190)10.4重组义务 (191)10.4.1 重组的定义 (191)10.4.2 重组的计量 (191)10.5预计负债的复核 (192)第十一章政府补助 (192)11.1政府补助的定义 (192)11.2政府补助的确认 (194)11.3政府补助的计量 (194)第十二章所得税 (195)12.1计税基础 (195)12.1.1 资产的计税基础 (195)12.1.2 负债的计税基础 (195)12.2暂时性差异 (196)12.2.2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196)12.2.3 特殊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197)12.3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 (197)12.3.1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197)12.3.2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198)12.3.3 其他计量规定 (200)12.4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200)12.4.1 当期所得税 (201)12.4.2 递延所得税 (201)12.4.3 所得税费用 (202)第十三章外币折算 (202)13.1外币交易的定义 (202)13.2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202)13.2.1 公司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202)13.2.2 境外经营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203)13.2.3 记账本位币的变更 (204)13.3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204)13.3.1 交易日的会计处理 (204)13.3.2 资产负债表日外币交易余额的处理 (205)13.3.3 外币业务记账方法 (206)13.4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 (207)13.4.1 境外经营财务报表的折算 (207)13.4.2 包含境外经营的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特殊处理 (208)13.4.3 境外经营的处置 (209)第十四章企业合并 (209)14.1企业合并的定义 (209)14.2合并日或购买日 (209)14.3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210)14.3.1 同一控制的企业合并的定义 (210)14.3.2 同一控制的企业合并的处理 (210)14.4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212)14.4.1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定义 (212)14.4.2 非同一控制的企业合并的处理 (212)14.4.3 被购买方资产负债公允价值的确定 (215)14.4.4 企业合并成本或合并取得的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暂时确定的情况 (216)14.4.5 被购买方的会计处理 (218)14.5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 (218)14.6业务合并 (219)14.6.1 构成业务的要素 (219)14.6.2构成业务的判断条件 (219)14.6.2判断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组合是否构成业务,也可选择采用集中度测试 (220)第十五章套期会计 (222)15.1套期会计的定义和分类 (222)15.2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定义和指定 (223)15.2.1 套期工具 (223)15.2.2 被套期项目 (225)15.3运用套期会计的条件 (228)15.3.1 运用套期会计的条件 (228)15.3.2 套期有效性评价 (229)15.4套期会计确认和计量 (232)15.4.1 公允价值套期的核算 (232)15.4.2 现金流量套期的核算 (233)15.4.3 境外经营净投资的核算 (235)15.5信用风险敞口的公允价值选择权 (238)第十六章租赁 (240)16.1租赁的定义和分类 (240)16.1.1 租赁的定义 (240)16.1.2 租赁的相关概念 (240)16.1.3 租赁的分类 (242)16.2融资租赁中承租人的会计处理 (243)16.2.1 租赁期开始日 (243)16.2.2 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 (243)16.2.3 租赁资产折旧的计提 (245)16.2.4 履约成本和或有租金的处理 (245)16.2.5 租赁期届满时的处理 (245)16.3融资租赁中出租人的会计处理 (246)16.3.1 租赁期开始日的处理 (246)16.3.2 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分配 (247)16.3.3 未担保余值发生变动时的处理 (247)16.3.4 或有租金的处理 (247)16.3.5 租赁期满时的处理 (248)16.4经营租赁中承租人的会计处理 (249)16.5经营租赁中出租人的会计处理 (249)16.6售后租回交易 (250)16.6.1 售后租回交易的定义 (250)第十七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251)17.1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定义 (251)17.2会计政策 (251)17.2.1 会计政策的定义 (251)17.2.2 会计政策变更 (252)17.3会计估计 (254)17.3.1 会计估计的定义 (254)17.3.2 会计估计变更 (254)17.4前期差错 (255)17.4.1 前期差错的定义 (255)17.4.2 前期差错更正 (255)第十八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256)18.1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定义 (256)18.2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256)18.3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 (258)第十九章关联方交易及披露 (259)19.1关联方的定义 (259)19.2关联方 (259)19.4关联方披露 (261)第二十章财务会计报告 (262)20.1财务报表 (262)20.1.2 资产负债表 (267)20.1.3 利润表 (270)20.1.4 现金流量表 (273)20.1.5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276)20.2合并财务报表 (277)20.2.1 合并财务报表的定义 (277)20.2.2 合并范围 (278)20.2.3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程序 (284)20.2.4 合并资产负债表 (286)20.2.5 合并利润表 (287)20.2.6 合并现金流量表 (289)20.2.7 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290)20.2.8 报告期内增减子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的反映 (291)20.2.9 特殊交易的会计处理 (293)20.3中期财务报告 (295)20.3.1 中期财务报告的定义 (295)20.3.2 中期财务报告的内容 (295)20.3.3 确认和计量 (297)20.4分部报告 (298)20.4.1 报告分部的确定 (299)20.4.2 分部信息的披露要求 (301)20.5财务报表附注披露 (302)20.6财务会计报告的报送原则 (305)第二十一章附则 (30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