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皮肤人体解剖学
透明层
5.角质层
多层扁平细胞 细胞角化、死细胞 LM:细胞均质状嗜酸性 EM:角蛋白丝束 桥粒
角质层
表皮的结构变化反映了 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分化为角质细胞,最终脱落的动态过程 角质形成细胞参与表皮角化的过程
表皮赋予皮肤保护功能 对物理和化学刺激具有耐受性 阻挡外界物质进入表皮、防止组织液外渗
(二)非角质形成细胞
皮肤
皮肤
组成:表皮 + 真皮 作用:屏障保护 感觉 调类
角质形成细胞:主要细胞,数量多 非角质形成细胞:数量少
(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梅克尔细胞)
(一)表皮的分层和角化
角质形成细胞 表面→基底 角质层 透明层 颗粒层 棘层 基底层
角质层 透明层 颗粒层 棘层
1. 黑素细胞 基底细胞之间 突起 黑素体 生成黑色素 保护皮肤
2.朗格汉斯细胞
棘层浅部细胞之间 EM:伯贝克颗粒 抗原呈递 引发免疫应答
3.梅克尔细胞
数目少,扁平状,突起, 含致密核心的小泡 接受机械刺激
梅克尔细胞 神经末梢
二、真皮
表皮下面 分为乳头层和网织层 真皮乳头 环层小体
谢谢
基底层 ——
1.基底层
单层 立方形或矮柱状 核大 圆形 胞质强嗜碱性 干细胞
2.棘层
5-10层 体积大 多边形 核大 圆形 桥粒 核糖体 角蛋白丝 板层颗粒
3.颗粒层
3-5层 较扁的梭形细胞 透明角质颗粒(强嗜碱性)板层颗粒增多
4.透明层
2-3层 扁平梭形细胞 细胞核和细胞器消失 细胞透明均质状 强嗜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