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
审计是指由专设机关依照法律对国家各级政府及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的重大项目和财务收支进行事前和事后的审查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机制,其实践活动历史悠久。
跟踪审计:
跟踪审计是一种全新的审计方法,是指单位审计部门组织对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合法性、真实性、规范性进行跟踪审计监督,是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尽可能小的费用、用尽可能快的速度和优良的质量,建成预期的项目,使其实现预期的功能。
2018年9月25日晚,中国审计署发布2018年第二季度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结果公告。
设立背景: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基建、农业、社保、环保等领域的投入力度。
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效防止重大的投资项目、重大的民生工程、重大的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搞劳民伤财、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和“豆腐渣”工程,审计机关及时调整思路,一改过去的事后审计为事前介入、事中跟踪,对政府投资项目、财政专项资金等尝试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跟踪审计应运而生。
基本含义:
关于跟踪审计的定义,理论界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
国内对跟踪审计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工程项目上。
在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理论
研究中,研究的对象也有差异,有的研究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有的则仅限于施工阶段跟踪审计。
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审计工作实践,我们认为,跟踪审计是指审计人员旨在提高被审计对象的绩效。
这里的绩效既指经济效益,也指被审计对象的合规性、合法性等,对被审计对象进行适时评价、持续监督和及时反馈的一种审计模式。